
第一部分 作业
迭代图案

1.意大利面(Spamgetto)(2009),意大利设计事务所Todo用代码生成的墙纸,面条上的文字来自大量垃圾邮件的信件内容。
迭代图案
生成纹理,做织物设计
概述
写出一段代码,生成壁纸或纺织品上的拼贴图案或者纹理。写代码时需要考虑对称、律动、色彩、不同尺度的细节、形状的精确控制、自然和几何形式的平衡等美学问题。
你所设计的图案应该可以无限制地平铺或扩展。想象一下这个图案被铺在墙上、地板上或者穿在身上的效果,然后再做设计。把设计好的图案用高解析度的文件格式导出,然后打印出来,尺寸越大越好。把打印好的效果图交给同学或朋友进行评论。注意,要首先画好草图。
学习目标
● 学会使用笛卡儿坐标系和绘图函数完成视觉设计。
● 学会使用函数抽象封装代码构造设计元素,实现模块化设计。
● 能够使用对称、重复等方法生成图案。
引申
● 尝试使用各类2D图形变形函数,比如旋转、缩放和镜像。
● 学习使用嵌套函数,用来生成二维的律动图案,或者各类网格状视觉结构。
● 编写帮助函数,解释在你的设计中是如何生成复杂的视觉元素(如流体、动物、水果、传统符号)的。
● 只用代码实现真实存在的织物或墙纸图案。
● 把照片或视频导入你所设计的图案中,通过对称、反射等方式实现万花筒的效果。
● 把你所设计的图案打印到真实的织物上,或者是真实的墙纸上。还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控制的设备,如激光切割机、编织机或花边机,把你所设计的图案做成实体。
● 做出“动态壁纸”,在视频会议的时候作为背景播放。要确保你所设计的图案在不同的画面解析度下都能够正确显示[1]。
按语
图案是我们感知世界和接触世界的起点。从远古时期开始,在马赛克镶嵌、日历、挂毯、绗缝、珠宝、书法、家具、建筑等事物中,就出现了各类功能性、装饰性、表达性的图案。图案设计同视觉律动、几何、数学、迭代算法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本次练习就是让学习者理解这些艺术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本次作业的“引申”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通过数字印刷、编织、大型打印等方式,把计算机代码在物理上实现。这可能是从软件艺术嬗变为实体艺术的起始点。

2.Georg Pólya(1924)设计的17个周期性对称平面图案。他的设计思路对于M. C. Escher的算法图案理论有着深刻影响。

3.马拉喀什(Marrakech,摩洛哥城市)17世纪的陶制马赛克拼图。这幅拼图镶嵌严密,图案规则,画面多变。

4.Casey Reas的作品《每日一片清醒药》(One Non-Narcotic Pill A Day)(2013),用记录的视频生成一种动态的拼图效果。

5.Alison Gondek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他在上编程入门课时使用p5.js创作了这个图案。这个图案的灵感来自电视剧《神秘博士》(Drotor Who)中博士使用的语言“圆形加里弗雷语”(Circular Gallifreyan)。

6.Vera Molnár是最早一批使用计算机的艺术家之一。她在1974年创作了这幅没有起名的图案作品。图案通过迭代函数和随机消解的方式产生。

7.Leah Buechley将计算机艺术和手工艺结合到了一起。她使用各种迭代函数和受控随机函数,采用Processing语言编写代码,最终完成激光切割的窗帘(2017)。
相关项目
Dave Bollinger, Density Series, 2007, generative image series.
Liu Chang, Nature and Algorithm, 2016, algorithmic images, satellite imagery, ink on paper.
Joshua Davis, Chocolate, Honey and Mint, 2013, generative image series.
Saskia Freeke, Daily Art, 2010-2020, generative image series.
Manolo Gamboa Naon, Mantel Blue, 2018, ink on paper.
Tyler Hobbs, Isohedral III, 2017, inkjet print on paper, 19x31”.
Lia, 4jonathan, 2001, generative image series.
Holger Lippmann, The Abracadabra Series, 2018, generative image series.
Jonathan McCabe, Multi-Scale Belousov-Zhabotinsky Reaction Number Seven, 2018, generative image series.
Vera Molnár, Structure de Quadrilateres (Square Structures), 1987, ink on paper.
Nontsikelelo Mutiti, Thread, 2012-2014, screen print on linoleum tiles.
Nervous System, Patchwork Amoeba Puzzle, 2012, lasercut plywood.
Helena Sarin, GANcommedia Erudita, 2020, inkjet printed book.
Mary Ellen Solt, Lilac, 1963, concrete poetry.
Jennifer Steinkamp, Daisy Bell, 2008, video projection.
Victor Vasarely, Alom (Rêve), 1966, collage on plywood, 99 1/5x99 1/5”.
Marius Watz, Wall Exploder B, 2011, wall drawing, 9x3.6m.
参考文献
David Bailey, David Bailey's World of Escher-Like Tessellations, 2009, tess-elation.co.uk.
P. R. Cromwell, “The Search for Quasi-Periodicity in Islamic 5-fold Ornament,” The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 31 (2009):36-56.
Anne Dixon, The Handweaver's Pattern Directory: Over 600 Weaves for 4-shaft Looms (Loveland, CO: Interweave Press, 2007).
Ron Eglash, African Fractals: Modern Computing and Indigenous Design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9).
Samuel Goff, “Fabric Cybernetics,” Tribune (blog), August 23, 2020.
Branko Grünbaum and G. C. Shephard, Tilings and Patterns (New York: W. H. Freeman & Company, 1987).
“Wallpaper Collection,” Collections, Historic New England, historicnewengland.org.
Owen Jones, The Grammar of Ornament (London: Bernard Quaritch Ltd., 1868).
Albert-Charles-Auguste Racinet, L’Ornement Polychrome (Paris: Firmin Didot et Cie, 1873).
Casey Reas et al., {Software} Structures, 2004-2016, artport.whitney.org.
Petra Schmidt, Patterns in Design, Art and Architecture (Vienna: Birkhäuse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