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新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除了当官的都是吹寄巴

大凡高门大户,基本上都在自己府里设了私塾,请了读书人回来教导府里子弟。苏家在燕京属于顶级名门,府里自然也有私塾。

不过嘛,苏家大抵是应了那句古话。

富不过三代!

如今的苏家私塾,基本上是放羊地。

“舜哥,你不用太紧张,私塾根本就没几个人,便是午时再去也无妨。”

巷子里,两名少年并肩而行。

说话的少年名叫苏廷佑,苏家三房子弟。他年纪比苏廷舜小一岁,今年十三,个子也不高,矮矮瘦瘦的,唯一值得称道的是眼睛里有光。

苏廷佑的爹是府里管家之一,因此他对族学的事情知道的比较多。

苏廷舜抿抿唇,轻呼口气。

以他的想法,本不打算入族学。天大地大,哥们有手有脚,还怕混不出来?

但是没办法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贯穿炎黄子孙生生世世。

上辈子考。

这辈子还得接着考!

如果说上辈子考是为了光明正大的躺平,那这辈子是不考也得考。

否则,遭人打脸还得笑脸相迎。

对他来说,想要翻盘,想要有点尊严的活着,必须考上去。

毕竟,他是偏房庶子,可不能指望靠着祖辈功勋踏入仕途。

在新明只有一种职业。

当官的。

除此之外都是吹寄巴。

考考考,考他娘的什么玩意儿!

唉,但是不考他就得跟着老爹去颠勺了。

而一辈子颠勺,则意味着被人打完左脸打右脸。

心里吐槽着,苏廷舜随口问道:“小侯爷没入族学?”

“小侯爷?”苏廷佑一怔,奇怪的看着族兄那张清秀的脸。

“怎么了?”苏廷舜挑眉。

这小子眼神什么意思,怎么感觉像是看沙雕一样。

“舜哥,你好歹问个其他人呀。人小侯爷和我们可不一样,就算不读书不科举,将来也能进国子监读书,更有大房那两位在,将来怎么说也不会做不入流的事,咱们怎么能跟他比。”

我靠,这酸味,你小子恰了多少柠檬啊。

话糙理不糙。

嫡系大房子弟确实有偏房庶子们羡慕不来的优待。

一代武侯和二代武侯都是靠着军功上位,三代武侯也就是现在这位苏家族长,不仅没有靠军功上位,更没有靠科举,而是走的国子监入仕。

在新明,国子监不是读书人的地方,应该是‘勋贵读书人’的地方。

“再说,人小侯爷可是说了,男儿都是泥做的骨肉,浊臭逼人,他怎么会愿意待在茅厕呢。”苏廷佑讥讽的说。

苏廷舜眼皮一跳,下意识就想接一句,‘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清爽可人’。

不对不对,小侯爷姓苏不姓贾。

在脑袋里面对照一下苏家和贾家的情况,苏廷舜心情稍安。

没事,苏家没有一个大姑娘在宫里。

苏家族长现在混的也不差,不是贾家那几个酒囊饭袋能比的。

还好还好。

一边自我安慰,一边拐过墙角,入得院门,进入私塾小院。

苏家的私塾是一座独立的小院子,占地不大但胜在精致,建筑风格走的江南风,纯的。

没办法,理解一下,燕京勋贵家庭祖上十有八九都是旧明南直隶人。

明光武帝那会儿世传南直隶出了两条龙嘛。

掠过一排排窗户,苏廷舜跟着苏廷佑进入学堂。

嗯。

里面很干净,很安静。

中间的书桌上趴着一名灰袍中年人,他听见脚步动静,抬头看见站在门口的苏廷舜和苏廷佑,翻了翻白眼,打发道:“三国说完了,想听新故事等两天吧。”

苏廷舜:“......”

虽然有过心理建设,但说实话,听见这种话,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出现有点像是小丑。不难看出来,苏家的私塾,大概率苏家的子弟都不读书,而是当成听书的地方。

“先生,我们是来学习的。”苏廷佑恭敬的说。

苏廷舜诧异的看了一眼这个相熟的族弟,没想到这小子说话不着调怪里怪气的,却对这个私塾先生很尊重。

“坐着吧。”

私塾先生头都没抬,继续埋头看书。

俩兄弟对视一眼,走到一旁坐下。

苏廷舜没有近视眼,鹰的视力一下子让他看见私塾先生手中那本书的名字。

“大明策论要典”。

这什么书?

私塾先生不应该看四书五经吗?

苏家的这个私塾先生基本情况他从苏廷佑那里听过一点,很老套的故事。

私塾先生姓于,一个贫寒出生,来燕京想要通过科举搏一个光明前途的苦寒读书人。因为盘缠不够,才学还行,被苏家族长看中请回家教导族中子弟。

于姓中年人一直没说话,苏廷舜和苏廷佑自然也没有‘调皮捣蛋’,而是安静的等待着。

一直等到晌午,只等来另一名上学的少年。

少年名叫罗睿,今年十岁,府里大太太外孙。

按辈分,苏廷舜是他舅。

“两位舅舅好。”小罗睿年纪虽小,生的也娇怯怯的,但很有礼貌。问候了先生,跟着便问候苏廷舜。

另外,苏廷舜方才也看见那位于先生给了小罗睿一个笑脸。

看得出来,于先生比较喜欢这个学生。

“唔。”苏廷舜点点头。

他和小罗睿真不熟,俩人也就逢年过节见过几次,因此俩人也没什么可聊的。

这时,于先生抬头看向苏廷佑,“今日午食怎得还没送来?”

苏廷佑纳闷道:“这个时辰,应该早送来了。”

“先生,今日应该是没有午食了。”罗睿小声提醒。

“为何?”

“二太太说,左右没有几个人在族学,让孙管家以后不要再给这边送中晚食。”

闻言,于先生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而后干咳一声。

“你们先温书,我去看看。”

言罢,匆匆离去。

从他的肢体动作可以看出来,一顿饭对他来说很重要。

苏廷佑懊恼道:“早知道这样,我就该带些来学堂吃,这下得饿着了。”

苏廷舜也挺无语,他虽然觉得于先生为了一顿饭匆匆离开的样子很狼狈,但是考虑到苏家族学具体情况,他也就没了话说。

“我......娘给我准备了一点,舅舅不嫌弃,我们一起吃吧。”

罗睿打开自己的小包袱,里面是各式糕点,他朝着苏廷舜二人露出腼腆的笑容。

“那感情好。”苏廷佑话刚说完,看见苏廷舜的眼神,立刻止住话头。

“睿哥儿,这些糕点是你娘做的?”苏廷舜问。

罗睿点头,“嗯,很漂亮吧,娘特地做成小兔子的样子呢。”

他拿起一只兔子形状的糕点,十分开心的向两个舅舅介绍。

苏廷舜道:“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罗睿一怔,凝思道:“这是《孝经》?我好像听娘说过。”

苏廷舜点头,解释道:“睿哥儿,这话的意思呢,就是对待亲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使他们安心,这是最好的孝顺。这些糕点是你娘做给你吃的,她的本意是不希望你饿着肚子听学,你可不能让你娘担心。”

“可,舅舅们怎么办?”他懵懵的问。

苏廷舜道:“放心,我们会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