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千年悼词
赵王点了点头,接过钜子大人手里的丹药,放入嘴里。
刹那间,他只觉得他周身似如置身于太阳下面,一股暖流从他经脉里四处流去,浑身充满生机,感到无比舒服。
钜子大人也瞧着赵王脸色上的变化逐渐恢复正常。
他回过头来,又仔细打量了几眼雨痴,微笑说道:“很好,没想到你如今在军队里成长为一名将军了!”
稍顷,钜子大人又微笑说道:“陛下如今可好?”
“陛下他从云中郡到蜀郡去了吗?”
雨痴自是知晓钜子大人这时已经知道她是女儿之身了,又躬身对钜子大人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如今还在蜀郡!”
“不过,晚辈从蜀郡前来南越这里时,陛下曾说,他要去参加稷下学宫的诗词大会呢!”
“陛下要去参加稷下学宫的诗词大会?”
钜子大人微笑说道。
“嗯,陛下应该还在稷下学宫这边。”
“稷下学宫在中原东南边,与南越这里倒是很近呢。”
“前辈,陛下这里有旨,南越这里还需要你啊!”
雨痴说着,从一个跪着的士兵手里,取过两卷圣旨,高举过头,将其中一道圣旨躬身呈送给钜子大人。
“什么?”
“陛下要老朽暂代南越郡守?”
钜子大人阅读雨痴方才呈送给他的圣旨,诧异地说道。
雨痴微微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是在大朝会上,对所有大臣下的这道圣旨,晚辈不敢有隐瞒呢!”
“这是陛下给小臣下的另外一道圣旨!”
“嗯,南越郡尉陛下应该是下给雨将军来担任吧?”
钜子大人微笑着盯着雨痴说道。
雨痴又对钜子大人躬身一拜,说道:“也是临时暂代!”
“好!”
“陛下的眼光不错!”
“他也很会选人!”
“雨将军,老朽陪同你先稳定好南越郡的形势了,便要带着赵王回归中原去见陛下。”
“你已经看见赵王如今的病情,他应该不能再拖延了!”
“赵王回归中原的心情十分急迫!”
“南越郡的形势一旦稳定下来,老朽便带他回归中原!”
“南越郡,以后一切都得依靠你去治理了!”
“晚辈明白!”
钜子大人这时回头对赵王说道:“老弟,你觉得南越托付给这位雨痴将军如何?”
“好啊!”
“好哇!”
“很好!”
“大哥,这雨痴将军不仅十分年少聪慧,可他还是邹圣人的关门弟子啊!”
“邹圣人对治理国家,可是有着许多至理名言啦!”
“何况让他的传人来治理一个郡?”
“雨痴将军应该得到了邹圣人的衣钵传承了!”
“哈哈,赵老弟啊!”
“你只知道雨痴将军是邹圣人的关门弟子!”
“哈哈,你可知?雨痴将军另有一个了不得的身份呢!”
雨痴听得钜子大人之语,一时之间显得十分紧张。
她正想阻止钜子大人说下去,突然瞧见钜子大人微笑着看向她,那眼神,似如小时候她爷爷对她那般慈爱的神情。
“咦,大哥,雨痴将军另有一个了不得的身份?”
“嗯,雨痴将军啊,她可是大兵法家孙膑的唯一传人!”
“什么?”
“雨痴将军还是大兵法家孙膑先生的传人?”
赵王挪了挪有些僵硬的腿脚,就想从椅子上走下来。
雨痴急上前一步,扶着赵王的双手。
赵王仔细打量了几眼雨痴,呵呵笑道:“真是不得了啊!”
“我今日竟然见到了大兵法家孙膑先生的传人!”
“小将军,你可知道,老朽小的时候最崇拜的是谁吗?”
“哈哈,就是小将军你的爷爷!”
“老朽找了许多孙膑先生的兵书来阅读和学习。”
“就是孙膑前辈的一些带兵的圣言激励了我,我也因此受到了许多的启发。”
“后来,我在始皇帝身边担任了一个裨将,始皇帝见我很有带兵天赋,他很喜欢我,经常将我带在了身边。”
“又让我率兵来到这个百越收服那些原始土著民!”
“哎,这一晃呀,几十年就过去啦!”
“没想到,你竟然也是五行神宗邹衍圣人的传人!”
赵王说着,想起先前雨痴赠送他续命圣丹之情,坐在椅子上双手合在一起,躬身对雨痴一拜,说道:“小孙将军,老朽就将南越的数百万百姓,都交到你的手上啦!”
“老朽还是一个裨将之时,始皇帝就一直想要将百越之地收归我华夏版图,他让我们率领六十万大军南下,还告诫我们,咸阳不管发生任何变故,都不许回去勤王,但是,一旦他的后人要我们回归祖国,我们必须遵从!”
“这是我赵佗心里一直不可动摇的圣旨啊!”
“雨痴将军,至于那些到行逆施为非作歹之人,你不要管他姓什么,只要他分裂我大华夏,想要搞国中之国,想要自立为国,那就是大华的罪人,你可以斩草除根!”
“这是老朽的兵符,还有一支二十万的军队,驻守在南越的海边,他们唯一只听老朽的军令。”
“因为他们是老朽当年的亲兵!”
“待你清除了这里的一切叛军余孽,你可持这兵符,带上左相赵峰,前去将那些军队召回来驻守皇城!”
“你想打乱重新组建他们也可以,其中应该有不少老兵已经到了最大的兵役年龄了。”
“后面之事,一切都靠雨将军你啦!”
“与我南越相连接的夜郎,毋敛,句町等几个小国,他们狼子野心,雨将军啊,待你稳定好南越之时,务必要将这几个小国收归我于大华的版图来!”
“要将我大华东南方向海边的这一切小国家,俱都收入到我大华的版图啊,他们的祖先,都是我大华之人啊!”
“只可惜啊,老朽我的年龄太大啦,看不见你统一东南方向这些小国的那一天啦!”
赵王说着说着,喘息了几声,又说道:“如今,老朽我终于可以回归中原啦!”
“前辈,你的大义,晚辈一定会永远记在心上!”
“晚辈定当继承前辈对大华的这份大义,将南越郡治理得更为繁荣,让南越的百姓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
“不出三年,东南方向再无任何夜郎,毋敛,句町等国!”
“南越郡,将成为我大华东南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好!”
“好啊!”
房中两位老人,高高地竖起大拇指,看着雨痴脸上那坚定的神色,俱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
“李公子,张希大人还没传来羽公子的信息么?”
“蜀郡怎么到处都找不到羽公子的信息?”
“李公子,你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张希大人看似肯定知道羽公子的住所,可是他却不愿意带我们去拜见羽公子。”
“而蒙婉儿也好像知道羽公子的住所,可是她却一再推脱呢,也不想让我们去拜见羽公子。”
在蜀郡城中的驿站大厅里,赵冰儿瞧着一众青年都在大厅里喝着美酒,谈论着诗词,娇容之上却没有显出欢愉,反而有些泄气地对李公孙说道。
赵冰儿接着又说道:“你们去参加男子术数应对,大华工部为何没有将那些奇怪的数术字传授于你们呢?”
李公孙也有些诧异地说道:“那些神秘的术数字,蒙婉儿怎么就传给你们了呢?”
“可是我们三人去参加男子术数考试之时,那些考官却是没有将这样的神秘术数字告诉我们。”
“我们三人同时考了三个题,其中一个是鸡兔同笼。”
“这鸡兔同笼啊,可真的是有趣得紧!”
“考完之后,那个考官告诉我们,数年前蒙婉儿一口气做出了鸡兔同笼这题的十三种解题!”
“她真是术数之中的天才啊!”
“什么?她竟然做出了十三种解题?”
“这么神啊?”
“你们回来告诉我们后,这几天,我们几人就只想到两三种解题呢!”
“哈哈,冰儿,我给你说,听说鸡兔同笼这题,最终有十五种解题,这些解题都是蒙婉儿想出来的!”
“天啊!”
“这个蒙婉儿果然好厉害啊!”
“难怪传说大华的公子宇皇帝陛下,给蒙婉儿配备了五个武圣级别的高手保护她呢!”
“那还是其次的,听说大华许多术数上的问题,他们都是找蒙婉儿去计算的!”
“那个蒸气机,造船,发电什么的制造设计,许多计算公式,都是蒙婉儿计算的啊!”
李公孙公子一脸的崇拜,接着说道:“可惜我李公孙得不到蒙婉儿这样女子为师啊!”
“若是能拜这样的女子为师,我李公孙也会创造许多先进的东西出来,为大华,为这片天地留下一道足迹!”
“嘻嘻,李大哥,找到羽公子了,你的愿望只怕就能够实现呢,冰儿看,羽公子应该比这里所有人还要有智慧!”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
赵晶晶从一边跑了过来。
这时,青儿和莲儿也从一边跑了过来,莲儿说道:“冰儿,这几天莲儿我呀,整个都是晕乎的呢!”
“那个婉儿送来的东西好好吃呀!”
“听说那个红烧肉,是她们皇帝陛下发明的呢!”
“嘻嘻,味道真的好好!”
“你就管不住你那小嘴儿!”
赵冰儿捏了捏莲儿的小嘴儿,接着说道:“也是,这几天我们在蜀郡,真的是觉得好像是在世外桃园一般!”
“看见了许多新奇的东西。”
“你们可知晓,风菲子,风胡子和欧歌这些前世高人,以前我们都只听传说吧,如今可都在蜀郡呢。”
赵晶晶接着娇声说道。
赵冰儿对她瞧了一眼,笑道:“听说那个香水没有?”
“那是大华的玉曦公主发明的呢,还有天宇美酒!”
“可是怎么就没有看见那个玉曦公主的身影呢?”
“听说她只比蒙婉儿大了不到半岁!”
“以前啊,她们可是经常见面的,那些蜀郡的小姐,想要见玉曦公主,只要去蒙婉儿的府前守候,就能见到。”
“可是我昨天在蒙婉儿的府前,守候了快一天,也没有看见那个玉曦公主的人影儿。”
“你呀!”
赵冰儿对着赵晶晶的小脑袋一戳,接着说道:“人家是大华的公主,哪有那么好见的?”
“真不知你这小脑袋里面想的是什么!”
“嘻嘻,你不也是赵国的公主么?”
“你要死呀!”
赵冰儿四处打量了一眼,将赵晶晶的小脑袋抱在怀里,使劲揉了揉,赵晶晶的大气都出不来了,使劲喊道:“饶命!”
李公子瞧见一众少女在打闹,摇了摇头,说道:“好啦,好啦,冰儿,我们去祭拜李圣公吧?”
“好,我已经准备好了大家所穿的大孝服了!”
赵冰儿说着,一脸正色道:“我们去祭拜李圣公时,大家若是想要在李圣公灵牌前写些祭拜的诗词也好,他是蜀郡的大圣公,也是大华的大圣公!”
众人都点了点头,青儿说道:“这样一心为了百姓的圣公,真的是值得我们去祭拜呢!”
“听说李圣公的儿子二郎,也就是蜀郡的郡尉,他将圣公安葬后,又直奔洛水治水去了,他们父子都了不起!”
一众青年换好一身洁白的孝服,就往李圣公府上走去。
一众青年进入李圣公的府上,听说他们是来自赵国的青年才俊,受到了蜀郡众人的热情接待。
众人依次上前祭拜完毕,赵冰儿抬起头来,突然看见大厅正面挂着的一幅诗词,那字怎么那样的熟悉呢!
赵冰儿似如遭遇一道雷击,娇容瞬间僵住。
李公子这时突然瞧见赵冰儿娇容变色,整个人似要晕倒一般,急上前伸手扶住她,他只见赵冰儿颤颤抖抖地指着上方的那幅诗词,说道:“快看,羽公子的字!”
一众青年这时也听见赵冰儿那诧异的声音,俱都抬头瞧向上面那幅诗词,只见那诗词写道:“《悼李冰圣公》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公子宇”
“这是大华皇帝陛下公子宇悼念李圣公的诗词!”
“这字,咦,这字怎么这样熟悉!”
一众青年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众人都是目瞪口呆。
众人心里想到,“原来羽公子就是大华的皇帝公子宇!”
“全部都能说得过去了,张希大人不敢引见我们去见羽公子,蒙婉儿听说我们要拜见羽公子面有难色。”
“他们都把我们当成蜀郡的尊贵客人接待!”
“因为我们是公子宇皇帝陛下的朋友!”
这时,一个全身穿着白色大孝服的老人走了过来,对正中那诗词躬身一拜,回头对一众青年说道:“各位公子小姐,这是我们大华皇帝陛下公子宇,悼念李圣公的诗词啊!”
“这诗词可说是千古一绝!”
“这诗词喻意我们蜀郡的李圣公,他的治水功绩啊,已经大过了圣人大禹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