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认同:辞屏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构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研究问题、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基于前述各种因素,本研究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网络媒体使用的话语修辞策略形成了怎样的“辞屏”?

(2)网络媒体话语所形成的“辞屏”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何种身份?

(3)在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过程中“辞屏”如何发挥认知功能及修辞功能?

二、语料来源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指称。本研究使用“慧科新闻检索语料库”[1],以“新生代农民工”为检索词,对网络媒体报道标题中包含“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指称的新闻报道、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等体裁进行检索[2]。由于2005年之前没有检索到符合条件的语料,因此检索范围确定为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兼顾不同时段、不同体裁和不同媒体类型,随机挑选报道共230篇(见附录),自建小型语料库,共计412601字。

我们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处理,先进行清洗过滤,去除乱码、空行等,再使用语料库分析工具AntConc 3.5.8获取语料的主题词,并考察主题词的前后文语境及搭配关系等,使用Wordart进行词云的绘制,使用Python的Snownlp库对语料进行话语情感倾向性的分析,并计算出情感极值,同时运用Matplotlib函数进行绘图。

三、研究方法

(1)理论驱动与语料驱动研究相结合。一方面,本研究将从话语和修辞两个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构建的话语策略及辞屏效应进行探索,研究其本质及规律性;另一方面,根据研究问题自建相应的语料库,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构建的话语策略进行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

(2)描写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相结合。一方面,本研究旨在描写网络媒体话语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特征;另一方面,本研究也旨在通过修辞学的“辞屏”视角从认知功能和修辞功能两个层面对“辞屏”的修辞效应进行阐释。

(3)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采样阅读,根据前述各类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话语构建策略确定参数,使用Maxqda 2018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人工识解和编码,借助AntConc 3.5.8软件和中文参照语料库进行统计、解析,使用Python编写代码对语料文本的情感倾向性进行分析,从而使分析较为系统、客观,有利于梳理新生代农民工多元身份构建过程的总体特征和规律。

(4)个案分析。语料库方法本身易于捕捉整体规律,但也相对地脱离了语境。基于个案的话语构建策略和修辞阐释分析,有利于结合具体修辞情境,挖掘微观话语运作过程,解析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构建过程及其修辞有效性的实现。

四、主要内容

全文共九章,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话语构建策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总体阐释以及“辞屏效应”的实现过程分析。话语构建策略分析主要运用语言学、修辞学和传播学等理论探讨网络媒体话语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构建所使用的话语策略。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总体阐释聚焦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产生过程。“辞屏效应”分析探讨“辞屏”如何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进行前景化凸显,通过话语传播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辞屏效应引导并影响受众的态度及行为,从而实现网络媒体与受众的同一,助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认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出发,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引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提出相关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对相关术语进行界定,并介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语料的来源与收集、研究步骤等,最后对论文各章节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进行说明。

第二章文献回顾首先对话语与身份的密切关系进行阐述,进而从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以及认知语言学等方面对语言学领域的身份构建研究进行综述,接着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展开梳理、总结和归纳,综合考察以上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介绍本研究所使用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主要包括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如辞屏、同一、戏剧主义以及批评话语分析等理论。

第四章到第七章是本研究的核心,分析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多元身份构建过程中所使用的话语策略。

第四章采用数据驱动的语料库分析方法,使用Python 3.8.5、AntConc 3.5.8、Wordart词云图制作等软件对网络媒体话语中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构建的过程进行主题词分析、主题词语境及搭配关系、文本倾向性情感分析,以揭示网络媒体话语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热点、情感倾向等。同时,本研究还对2010—2021年不同年度的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话语的文本情感倾向性进行分析,旨在发现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历时变化过程。对不同层级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话语的文本倾向性进行情感分析,以考察不同网络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构建的差异。最后基于NAS理论,侧重媒体网络议程,考察网络媒体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与哪些议题相关联,构建其何种身份。

第五章探讨指称策略。通过人称、指称等角色表征深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组群内、组群外身份的构建过程及依据。本书将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话语看作语言象征符号所展现的象征戏剧,通过分析戏剧五要素中何种“关系比”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构建过程中得到前景化凸显,在网络媒体提供的有倾向性的文本基础上系统考察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和编码方案,分析网络媒体如何选择可具操作性的身份构建范畴及如何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意义的整体,从而决定网络媒体在构建身份时的认知框架及框架的导向性,揭示新闻话语修辞情境中的行为动机,诠释身份的构建过程。

第六章分析隐喻策略。主要探讨隐喻如何在概念认知层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功能,归纳在不同的内容类目中网络媒体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身份所运用的隐喻模式及其所触发的概念框架,同时对表征这些框架的语言结构进行考察,通过概念框架的特殊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角色及行为,通过不同的修饰成分表达正面和负面的评价意义,对隐喻所构建的认知概念框架进行强化,从而展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独特性。

第七章论述叙事定位策略。本研究将构建“叙述性事件及人物定位—互动发声—评价”的三级身份定位框架,对新闻叙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构建过程进行定位分析。新闻叙事过程中的人物是如何定位的,人物的关系如何,新闻叙事引入的多方异质声音是如何互动发声的,新闻叙事过程中网络媒体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对事件和发声进行评价以表明自身的立场,最终完成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构建,以上都是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八章在第四章至第七章分析阐释的基础上,对第一章所提出的几个研究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进行阐释,分析通过“辞屏”如何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积极身份进行前景化凸显,通过话语传播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辞屏效应”导引并影响受众的态度及行为,从而实现网络媒体与受众的同一,助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认同。

第九章对论文的研究发现、创新之处、研究启示、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进行探讨,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为将来的研究提出努力方向,以拓展身份研究的维度和空间。

注释:

[1]慧科搜索新闻研究数据库由香港慧科讯业创建,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学斥资成立。数据库致力于满足用户对新闻搜索/浏览、新闻传播分析、案例研究的需求,在满足对新闻全文数据的需求下,帮助用户研究事件传播特点、分析特定媒体/版面新闻报道、发现用户关注的热点新闻以及高效进行新闻检索。该库可搜索1000多种平面媒体和6000余种网站新闻,收录的新闻资料最早可回溯到1998年,为用户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2]Bell, A. 1991.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Inc. pp.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