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3 阿拉伯数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在一套系统、完整的版式设计体系中,数字和标点符号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阿拉伯数字是现代国际通用数字,最早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欧洲人又将其现代化。其以十进制为基础,由0、1、2、3、4、5、6、7、8、9共10个记数符号组成。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向右书写。早期的希腊、罗马文字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中的句子用小点分开。直到15世纪,随着印刷业的发展,标点符号才变得具有系统性。
8世纪,印度一位叫堪克的数学家携带数学书籍和天文图表,随着商队来到了巴格达城,他的书籍很快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在阿拉伯半岛上流传开来,阿拉伯数字也随着东西方商业的往来,于12世纪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世纪到14世纪。在此之前,中国人的记数方式叫算筹,由一些长为13~14cm、直径为0.2~0.3cm的竹棒或木棒制成。春秋战国时期,算筹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因为它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快捷,所以阿拉伯数字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直到19世纪末,现代教育传入中国,阿拉伯数字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被人们接受,现已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中最常用的记数方式。
随着设计多元化进程的加快,数字设计成为版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借助新媒体技术全感官传播,设计效应在满足传播的同时被赋予更强的科技感,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图1-22所示为数字在招贴、显示屏幕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应用。

图1-22 数字在招贴、显示屏幕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