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香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0章 “老八样”·“肚皮点一点”

49

“老八样”·“肚皮点一点”

“无钱活死人”啊!此话一点不假。瞧瞧你周边的人吧,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包括你自己哦,每个人几乎都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一副副病态的模样。

——“无钱活死人”发音“呒帝活细宁”:因为没钱,什么事都干不成,人活着等同于死了似的。

唉,那时的农村各家各户能吃些啥呀。每天的下饭菜除了腌咸菜还是腌咸菜,今天中午吃了炒青菜,明天中午依然是炒菜,一点心思都不用花的。

不是有农家的传统菜谱“老八样”吗?唉,没你这么“明知故犯”的吧。兜里无“米”,再“嗲”的菜谱能顶个屁用?!

——“老八样”发音“老掰样”。

——此处的“米”指“钱”、“钞票”。

——“嗲”:好、灵、漂亮、高档、优秀,等等,总而言之,是个能在沪上畅通无阻、横着走的好词。

说到这个“老八样”,勾起的不仅仅是身体里的馋虫,更是家的温暖、对家乡的思念。

这个“老八样”,可并非字面上说的八样菜哦,而是在那个缺油少肉的年代,新场当地百姓请客、待客时烧出的以荤菜为主的菜肴的统称,是给予客人的最高礼遇。涉及的菜品会因区域的差异、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改善而有所变化。“八”这个数量也只是约数,实际用餐时的菜品一般都不会是八样,少也有可能,更多情形是远超哦,东家要面子呀。

我记得的新场农村的“老八样”,能够算得上的就不下几十样。当然,肯定还有不少我根本没吃到过、看到过、听到过的。

冷菜有白斩鸡、油爆鱼、糖醋排骨、白切大肠、红烧肉或野河鲜经过冰冻后形成的“冻水”、四喜烤麸、凉拌黄瓜、油爆花生等。或干脆来一个什锦大拼盆,鸡肉、排骨、猪肚、猪肝、肉松、大虾、海蜇、皮蛋、芹菜等等等等,样样都有了。

——“白斩鸡”发音“拔载鸡”。

——“油爆鱼”发音“油爆嗯”。

——“糖醋排骨”发音“糖醋拔刮”。

——“野河鲜”叫“野湖鲜”发音“雅武细”。

——“凉拌黄瓜”发音“凉备王锅”。

热菜就更多了,首当其冲、每餐必不可少的自然是人见人爱的“红烧肉”了,堪称“老八样”里的当家花旦。毫不夸张的说,“红烧肉”在老百姓饮食世界里有着无“菜”可撼动、无“菜”能替代的江湖地位。

——“湖”发音“武”。

——“江湖”发音“港武”。

其他的热炒,有白煮虾、扣三丝、蒸三鲜、五香肉丝、走油肉、咸蹄髈、桂花肉、水笋扣咸肉、红烧鸡块、红烧鲫鱼、清蒸大闸蟹、清蒸黄鱼、油块嵌肉、油面筋嵌肉、蛋饺粉丝大白菜、野河鲜、炒鳝丝、炒鳝筒、蒸咸肉、咸菜黑鱼、肉沫粉丝煲等等。

——“白煮虾”发音“拔煮卉”。

——“扣三丝”发音“扣赛丝”。

——“炒三鲜”发音“炒赛细”。

——“五香肉丝”发音“嗯香袅丝”。

——“走油肉”发音“择油袅”,叫“走甜子”发音“择帝子”、“扣甜子”发音“扣帝子”等:红烧甜肉。

——“咸蹄髈”发音“爱蹄髈”。

——“桂花肉”发音“桂获袅”。

——“水笋扣咸肉”发音“思森扣爱袅”。

——“红烧鲫鱼”发音“红烧精嗯”。

——“清蒸大闸蟹”发音“清蒸肚撒哈”。

——“清蒸黄鱼”发音“清蒸王嗯”。

——“油块嵌肉”发音“油块凯袅”。

——“油面筋嵌肉”发音“油米筋凯袅”。

——“蛋饺粉丝大白菜”发音“呆饺细粉大拔菜”。

——“炒鳝丝”发音“炒腮丝”。

——“炒鳝筒”发音“炒腮洞”。

——“蒸咸肉”发音“蒸爱袅”。

——“咸菜黑鱼”发音“爱菜褐嗯”。

——“肉沫粉丝煲”发音“袅沫粉丝煲”。

那会儿,上桌的肉类里,牛肉是稀罕物,大多数农家是绝对舍不得买和吃的。镇上的菜场里呢,也很少见到有牛肉卖的,也许与牛是那时的农家种田犁地的好帮手有关吧。如今呢,牛肉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几乎“无牛不成餐”了呀。

汤类也不少,比如三鲜汤、腌多鲜、老鸭汤、肉皮汤、蛤蜊炖蛋、清水炖蛋、肉圆粉丝汤、荠菜肉末蒸粉汤等。所有热菜都上齐了,就可以上汤了。当然,汤毕竟算不上一道正宗的热菜,一般一顿饭也就烧一个汤,除非客人有特别的要求。汤上早了、上多了,会显出主人不礼貌、不热情的哦。

——“三鲜汤”发音“赛细汤”。

——“腌多鲜”发音“依独细”。

——“老鸭汤”发音“老阿汤”。

——“肉皮汤”发音“袅壁汤”。

——“蛤蜊炖蛋”发音“蛤蜊等呆”。

——“清水炖蛋”发音“清思等呆”。

——“肉圆粉丝汤”发音“袅悦细粉汤”。

——“蒸粉”叫“毛腐”。

——“荠菜肉沫蒸粉汤”发音“细菜袅沫毛腐汤”。

整个“大餐”在上桌开吃前,一般还会有农家自制的点心先行吃起来。这个阶段只能算是吃饭的预演和前奏了,我们家乡把这拨操作叫“肚皮点一点”,不是拿手指戳你的肚子哦,以点拨、抚慰正在驿动着的心。这,也许就是“点心”这一名称的来历吧,嘻嘻。

——“肚皮点一点”发音“肚壁滴噎滴”:先吃点零食、小吃啥的开开胃、充充饥、宽宽心。

主人家准备的点心,大致不外乎菜肉汤圆、香瓜塌饼、鲜肉馄饨、韭黄春卷、酒酿汤圆等其中的两三样。虽是寻常货,却是经典的。

——“菜肉汤圆”发音“菜袅汤悦”。

——“香瓜塌饼”发音“香锅塌饼”:南瓜饼。

——“韭黄春卷”发音“韭王岑绝”。

不管啥状况,一大碗倒扣的八宝饭肯定是少不了的。说它是道热菜也未尝不可,亮晶晶、滑溜溜,看都看得饱。不管是表层的糯米饭还是里头的甜豆沙,那个甜真叫甜,直达心田,挤爆经络,挖一勺哪够啊!

——“八宝饭”发音“掰宝饭”。

主食呢,除了米饭,更有色香味皆备的菜饭等着你。餐前就曾亮过相的点心们,此时仍可现身上桌,供客人们随意享用。如有菜饭锅巴,那就更让人喜不自禁、垂涎欲滴了。餐后水果是不予考虑的,餐前的也没有,也许和那时的饮食习惯、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相呼应的吧。

其实呢,“老八样”只是沪上市民对当地农家菜的笼统叫法。也许为了体现各自的地方特色、人文风貌,上海郊区的每个地方,都会把自身的农家菜冠上“某某老八样”,如“南汇老八样”、“奉贤老八样”、“崇明老八样”、“新场老八样”、“周浦老八样”、“大团老八样”,等等等等。当然,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上海老八样”了。不过,你别看“老八样”的名号五花八门、地域特征明显,具体到实际的菜品、相关菜肴的貌色香味,却基本大同小异。说成自己家乡的“老八样”,也就图个自豪感、舒服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