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第五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3.3 实验操作

下面以数据文件“5-3”为例,讲解独立样本T检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1.实验数据描述

数据文件“5-3”记录了两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语文成绩信息,以此数据文件为例,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该数据文件中的一些基本统计量。原始Excel数据文件如图5-19所示。

在SPSS变量视图中建立变量“id”“Math”和“Chinese”,分别表示班级、数学成绩和语文成绩,3个变量的度量标准都为“度量”,如图5-20所示。

图5-19 数据文件“5-3”的原始数据

图5-20 数据文件“5-3”的变量视图

在SPSS数据视图中,把相关数据输入到各个变量中。其中,“id”变量中“1”表示“一班”,“2”表示“二班”。输入完毕后部分数据如图5-21所示。

图5-21 数据文件“5-3”的数据视图

2.实验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数据文件“5-3”,进入SPSS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窗口,在菜单栏中选择“分析”|“比较平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打开“独立样本T检验”对话框。将“数学”“语文”选入“检验变量”列表框中,将“班级”选入“分组变量”列表框中,并单击“定义组”按钮,在弹出的“定义组”对话框的“组1”中输入1,“组2”中输入2,单击“继续”按钮。

 单击“选项”按钮,弹出“独立样本T检验:选项”对话框,在“置信区间百分比”文本框中输入95,然后单击“继续”按钮,保存设置结果。

3.实验结果及分析

单击“确定”按钮,SPSS Statistics查看器窗口的输出结果如图5-22和图5-23所示。

图5-22给出了分组的一些统计量,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班的数学和语文成绩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标准误差平均值等统计量。例如,1班的数学和语文的平均成绩要大于2班数学和语文的平均成绩。

图5-22 组统计

图5-23给出了对本实验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包括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结果和平均值等同性T检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班的数学和语文成绩的方差相等;假设方差相等的T检验结果即显著性都大于显著水平0.05,可以判断两个班的数学和语文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图5-23 独立样本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