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产生与破灭的总结
在第一部分,笔者描述了从泡沫经济末期到泡沫破灭初期的日本经济状况。本小节将在整理日本经济社会整体对于泡沫经济认识的基础上,就财政和金融方面的应对政策进行评价。
对泡沫经济认识变化的三个阶段
对于泡沫经济认识的变化,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截至1989年,这是对资产价格上升持强烈反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普遍还没有泡沫经济这种认识,正如第一章所述,日本的宏观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增长率较高、失业率较低、物价也很稳定,财政赤字减少,作为经济摩擦大背景的经常性收支黑字也在缩小,基本上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但是人们对一般性的资产价格上升反感强烈。因为资产价格上升会导致资产分配不平等,地价上升打破了人们持有房产的梦想,加之与土地和股份相关的丑闻频出,这些都招致了人们的反感。
第二阶段是1990—1993年,是泡沫经济认识普遍化、全盘否定泡沫的阶段。1990年股价下跌以后,出现了股价在过度增长后价格终于正常化的认识。1990年3月《日本经济新闻》的社论说:“过去数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呈现买了就涨、涨了更买的循环态势。……股价脱离了企业实际状况,其泡沫规模愈加膨胀,但是泡沫终究会破灭,只不过如今刚好到了破灭的时候。”
1993年度的《经济白皮书》中写道,“泡沫对于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是这次经历所带来的教训”。之前也提过,诸如此类对泡沫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批判文章不断涌现。
对于泡沫的全盘否定,也催生了从政策上将击溃泡沫贯彻到底的社会舆论。启动对土地融资的直接管制,从金融政策上通过提高利率来进一步回调资产价格。
第三阶段是开始担忧泡沫破灭带来的影响阶段。1992—1993年,景气的衰退趋于明显,这时要求制定景气对策的呼声更加强烈了。财政方面接连出台了增加财政支出的景气对策,金融政策也急转为下调利率的趋势。但是,大家总算明白过来,泡沫破灭后的经济低迷不仅仅是景气循环的现象,而且依靠传统的财政和金融政策都无法应对。
金融政策和政策分配的争论
那么从实施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来分析又如何呢?事后来看,资产价格上升就是泡沫经济,泡沫破灭后资产价格下跌的长期化导致了经济低迷的长期化。所以,泡沫时期实施的政策过于谋求刺激经济复苏,泡沫破灭之初对泡沫的态度过于警惕,从金融政策收紧向刺激经济的转换过程过于迟缓。这些是来自社会大众的普遍评价。
为什么会这样呢?正如已经看到的那样,泡沫破灭之后,政府提防泡沫死灰复燃的警惕性过高。再者,将金融政策的目标定为维持民众收入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上,这一政策分配本身就存在问题。在这里举三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第一,成田宪彦写了一本名为《官邸》的小说。成田曾经担任细川护熙首相的政务秘书官,小说中的宗像首相被认为是以细川首相为原型的人物。小说中,宗像首相在和秘书官们商议时谈到,“关于金融,持久的低利率政策要持续到何时,哪怕从对依靠利息而生活的人们的影响这个观点来说,可能都得追究政权的责任了”。当然细川首相是否这么说过我们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断当时存在这样的气氛。
第二,村山富市首相对低利息的不满之声抱有同情心。村山富市从1994年6月到1996年1月担任首相,正值两次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的时期。在当时的参议院主会场上,村山富市首相向西村吉正(当时的银行局长)招手,针对其“低利息给国民生活带来压迫”这个问题说道:“喂,这个回答未免也太冷漠了吧。你们就只会说这些话吗?”
第三,“生活大国”五年计划。这是在宫泽喜一内阁下,于1992年6月制订的经济计划。这份计划是基于“日本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物质消费方面虽然日渐丰富,但应该朝着让国民对富裕有实感的‘生活大国’的目标去奋斗”的问题意识制订的。这份计划中提出的具体数值目标之一就是“即便在大都市圈,也要让工薪家庭以平均年薪的五倍买到优质住宅”。
这个目标就连宫泽首相自身也常常言及,成为这份计划象征性的存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再次下调地价。而进一步下调地价,引发了金融方面有必要继续采取严格措施的争论。
毋庸多言,金融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景气波动、维持金融体系为目标,当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然而,金融政策与生活直接挂钩就会造成“利率越高越好”“地价越低越好”的局面,便会出现与期望的金融政策方向背道而驰的情况。
违背“政策目标的数量至少要等于政策工具的数量,在该条件下,政府应将最有效的调节工具分配到想要达成的目标上”这一经济学基本原理(丁伯根法则)时,整个经济就会有付出巨大代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