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知识点

(一)什么是条件判断?

角色的有些动作,不是总是执行的,而是根据情况有选择地执行。比如我想去踢球,可是妈妈说踢球可以,不过得满足一个条件:

如果“做完作业”,那么“可以去踢球”;否则“只能继续留在家里”。

在这个例子中,“做完作业”就是条件。对于一个条件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满足,要么不满足。

(二)多个条件的组合

如果有两个条件的话,组合就多了(见图6-1)。比如除了“做完作业”这个条件之外,妈妈又提高了要求,提出了第二个条件:

070-1

图6-1 Scratch中用“>,<,=”做条件判断(左)以及条件的组合(右)

如果“做完作业”,并且“弹琴时间>50分钟”,那么“可以去踢球”;否则“只能继续留在家里”。

在这个例子中,“做完作业”是条件1,“弹琴时间>50分钟”是条件2,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去踢球,这时候就用“条件1与条件2”。

我总是琢磨,要是换成下面的组合该多好:如果“做完作业”,或者“弹琴时间>50分钟”,那么“可以去踢球”;否则“只能继续留在家里”。这样的话,两个条件中有一个成立就可以去踢球,我就可以挑简单的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