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与暴力预防控制理论与方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26/43603926/b_43603926.jpg)
一、溺水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
溺水(drowning)也称淹溺,是指淹没或浸泡于液体中,造成呼吸障碍的过程。溺水并非时间上某一点的概念,其含义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无论溺水者存活或死亡都属于溺水概念的范畴。溺水发生过程十分迅速,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神经系统便遭受不可逆的损伤。溺水一旦发生,结果往往是致命的。
关于溺水的定义,国际上曾经一度缺乏标准的定义,使得溺水的研究变得困难,且阻碍了不同国家和不同背景科研工作者之间的交流。2002年在荷兰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溺水大会一致采用的溺水定义为:淹没或浸泡于液体中,造成呼吸障碍的过程。并且该定义被WHO采纳并写入2014年发布的《全球溺水报告——关注一个可预防的杀手》。
(二)分类
1.按照伤害外部原因分类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溺水分为故意、非故意和意图不确定三大类(表7-1)。故意溺水包括用淹溺和沉没方式故意自害(X71)、用淹溺和沉没方式加害(X92);非故意性溺水包括意外淹溺和沉没(W65~W74)、自然灾害相关的溺水(X36~X39)和水上运输相关的溺水(V90、V92);意图不确定溺水(Y21)。
表7-1 溺水ICD10编码分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DB6D7/22919009109690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7-1_28131.jpg?sign=1739641129-EbxWeHWg3APQts7Etdlz6qtNI3d9t8oz-0-65df3fbb85d695ab75c7d9c31eb48eb8)
2.按照伤害结局分类
溺水按照结局可分为致命性溺水和非致命性溺水,非致命性溺水的结局包括病态和非病态。第一届世界溺水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统一了溺水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统一将溺水结局分死亡、病态和非病态,并且建议摒弃过去使用的wet、dry、active、passive、silent、secondary drowning等溺水术语。此后,该建议在2016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发布的“淹溺急救专家共识”被采用并强调指出:如果淹溺者被救,淹溺过程中断,称为“非致命性淹溺”;如果是因为淹溺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的,则称为“致命性淹溺”。不再使用“湿或干性淹溺”“主动/被动/静默性淹溺”“二次淹溺”“濒淹溺”等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