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山谈独立董事:对外懂事,对内独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太平洋保险

第一节 入职太平洋保险独立董事

2006年7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久未联系的老朋友周忠惠打来的,他原来在上海财经大学任教,后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他问我是否有兴趣担任还未上市的上海太平洋保险股份公司的独立董事。当时,我对保险行业一点都不了解,有些犹豫。他说:“反正现在还没有上市,如果你当独立董事的名额还有多余的话,我建议你试试。”既然老朋友让我试试,我就试试吧。毕竟,在此之前我与太平洋保险还是有那么一段往来的故事的。

2004年,我除了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当老师之外,承蒙老院长郑绍廉教授的推荐,我还担任了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虽然这是一个虚职,但当时的校长王生洪及党委书记秦绍德还是比较尊重这个委员会的,凡是遇到重大决策,一定会先让校务委员会提意见。在2004年的一次校务委员会会议上,秦绍德书记介绍说:“经与校长办公室讨论,复旦大学决定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后文简称‘太保’)在浦东合办一所学校,名字为复旦太平洋金融学院,属于本科性质。大家对这个提案有什么看法?”轮到我发言时,我是不太赞成与太保合作办学的。我的理由有几个:第一,太保与复旦大学合办的金融学院,所设的专业是社会上最热门的金融、保险、工商管理专业,由于热门,复旦大学本身这类专业的师资稀缺,优秀的师资就更稀缺了,与太保合办一个这样的学院,会分散复旦大学本来就不多的优质师资资源。第二,这个学院刚刚创办,就挂上复旦大学的名牌,但其生源并不是一本的,如何保证学生的毕业质量?如何不影响我们复旦的声誉?第三,听说这个学校办在浦东,离本部很远,管理是个问题。尽管我在会上持不同意见,但校务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部门,这件事学校早决策好了,我们只能说说而已。

2004年4月,太保集团联合大连实德集团、台湾润泰集团、上海德锦投资、香港香江国际集团和嘉惠罗马集团投资设立了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总投资20亿元,注册资金2亿元。太保集团出资10亿元,占股41.25%。

按计划,整个学院总投资20亿元,分前期投入和后续建设计划。太保集团与复旦大学的协议规定:金融学院创办前期的经费缺口,由太保集团等投资方负责筹资解决。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成立后,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学校居然派我这个“持不同政见者”去兼任该学院的金融系系主任。这个学院在浦东惠南镇,离复旦大学有四五十公里,我去过一两次,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

后来,这个学院由于成为太保上市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在处理了在校所有学生的毕业事宜之后,被关闭了。

在答应周博士的电话邀请之后,太保董事会办公室启动了聘请独立董事的流程。不久,我接到董事会办公室的电话,问我有没有空去太保一趟。刚刚上任不久的董事长高国富要见我,要与我当面谈一下。

我们约了一个时间见面。记得那次见面是在太保总部,位于浦东陆家嘴交银大厦高层,办公室很宽敞。第一次见到高国富董事长,我以为走错了门。高董事长长得相当年轻,戴着眼镜,很斯文,像个大学生,一点也不像国内三大保险公司之一的当家人。后来我才知道,高董事长来太保有点临危受命的意思。以下是从媒体上摘录的一些资料。

8月2日下午,上海市委组织部和金融工委召集太保集团三家总公司和各分支机构总经理100多人开会,宣布组织部的人事命令。在半个小时的会议中,组织部方面对王国良的调动理由,主要表述为干部交流制度和股东对公司改革发展有较高期望两点。

据与会人士透露,在会上,王国良表示服从组织安排。但明眼人都看出,王国良的神态充满无奈。

太保内部人士表示,其实这次调动更多的应该是来自股东的意愿。其中,今年3月复旦太平洋金融学院突然遭遇资金链问题,成为引爆上海方面和股东对王国良强烈不满的导火索。

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对太保集团股东来说,要保证集团整体上市,一定要解决太平洋金融学院问题,但是这么一个大问题,显然是要靠上海市的力量来协调。但是,在上海有关方面和股东看来,原本涉嫌违规的金融学院工程现在的这个困境应该由王国良——这个当初一意孤行的始作俑者来承担。

…………

“实际上,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和王国良多年来过于强势的做事理念和风格有太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王国良自己终结了其在太保的历史。”接近太保高层的人士分析说。

…………

但是,至少目前来看,王国良在担任太保集团董事长的8年时间里,太保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业界。 摘引自http://news.cctv.com/financial/20060806/101575.shtml。

在上海市政府极力打造金融强市的背景下,太保集团无疑是上海市政府图谋的金融控股集团强柱之一。记者从太保集团内部获悉,上海市城建投资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高国富将接掌太保集团。

现年50岁的高国富是一位留美博士,曾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业界人士称:“高国富虽未从事过保险业,但他丰富的投资经验将有助于提升太保集团的投资收益,推动太保集团整体上市进程。另外,集团总经理及其他高层并无变化,经营和战略将不会受太大影响。” 摘引自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insurance/bxdt/20060802/10432785243.shtml? from=wap。

在与高董事长寒暄几句之后,我们切入了正题。高董事长详细询问了我的工作经历,以及准备如何来太保当独立董事等问题。我一一回答并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而且再三强调,我不懂保险业务,还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我会尽职尽力地去履行我自己的工作职责。高董事长表示理解。当我们谈完独立董事相关事情之后,话题变得轻松起来。我好奇地问高董事长:“你在城投做得好好的,怎么会来接太保这个担子?这个担子不轻哟。”高董事长说:“是的,这是组织的安排。”不过,他说,到太保后有两个目标:一是要完成太保上市的重任。在此之前,太保这手上市牌已经打了近7年,波折不断,上市方案亦屡屡更换,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数年“望市兴叹”。让太保上市,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二是要在太保中建立起一支国内一流的保险人才队伍。他说,尽管保险行业有着严格的行业壁垒,有着行业特许经营权的限制,但是,这个行业的竞争是很残酷的,需要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对此,我深以为然。事后,经过六年的共事,我发现,高董事长的这两个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看来,人还是要有梦想的,然后可以朝着梦想去努力,最后一定会梦想成真。

[1] 摘引自http://news.cctv.com/financial/20060806/101575.shtml。

[2] 摘引自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insurance/bxdt/20060802/10432785243.shtml? from=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