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国中
1942年年初,国民政府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王仲廉[14]兼任鲁苏豫皖边区挺进第二路总指挥,驻防皖北太和,当地耆老和有识之士向其进言:“兴办教育,造福乡梓”。王仲廉老家就在萧县,对此非常重视,欣然承诺,决心办学。
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日寇侵略范围的扩大,沿海沿江各重要城市相继沦陷,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的摧残。为了维持各地中等教育功能,救济失学青年,增进抗战实力,国民政府当局先后在战时创办了20多所国立中学[15]。
图1-8 1942年,王文兴在国立第二十一中学就读时的照片(王文兴提供,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图1-9 1942—1943年,王文兴在土坯制成的课桌上读完了初中二年级
1942年4月,以萧县临时中学两个班为基础,鲁苏豫皖边区战时中学成立,汤恩伯任校长,王仲廉任副校长。鲁苏豫皖沦陷区广大失学青年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冲破敌人封锁线,到太和报考战时中学。王仲廉下令:凡来自沦陷区的失学青年,一个也不能拒收,全部公费,并提供食宿、衣服、简单医药等。6月底学校已录取学生800多人,到7月底,学生人数激增到两千多人。学校分成三部分,即中学部、师范部和女生部。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成绩参差不齐,学校为了教学方便,进行编级测验,王文兴被编入初中二年级三班。1942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鲁苏豫皖四省边区战时中学”改名为“国立第二十一中学”[16]。为改善教学环境,10月学校又将中学部迁往太和县城的山西会馆,以会馆原有的建筑为基础,学生和王仲廉派出的工兵一起又修建起几十个教室。由于战时物资缺乏,教室都是草屋,课桌也多是土坯砌成,尽管条件简陋,同学们仍然十分高兴。
图1-10 1943年,国立第二十一中学学生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
图1-11 1943年,国立第二十一中学学生在上军训课
此时,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都很差。教师不足,教材缺乏,几个学生共用一本书。生活上每个学生每天500g原粮,一天只开两顿饭。开饭时,同学们蹲着围在一小盆素菜周围,每个同学一个馍,女同学和饭量小的往往会掰下一块放在旁边的篮子里,以贴补饭量大的同学。有时学校晚上通知同学们:明天早晨可以晚起床。其实这样说的潜台词就是明天早饭不开了。
虽然条件艰苦,王文兴和同学们却始终精神高昂:国家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关头,抗日军民在前线每天都有流血牺牲的情况发生,我们少吃口饭、生活困难点又算什么!
1942—1944年,由于时值抗日战争紧张阶段,教育部要求学校对学生给予体育知识以适应全民抗战和保卫学校应急,对学生进行军事教育。后来在学校西迁过程中还给部分同学发了步枪。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立第二十一中学的教学管理有很大改善,曾任萧县县长、以清廉耿直著称的彭笑千担任学校的总务主任,把各项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学校还聘请了很多名师,皖北的著名数学老师季绳武[17]就是其中一位。季绳武教学功底深厚,有一次在脱稿讲解西摩松定理时,忽然有位同学起立发问,“老师,西摩松定理在书上哪一页?”季老师和蔼地说,“同学请坐下,请打开书第177页”,同学们哗啦哗啦翻到177页,该定理正在该页中。季老师不仅博闻强识,讲课时还非常幽默生动,深入浅出,王文兴还清楚地记得他在讲解几何时说:两点之间距离直线最短,这连狗都知道,把一块肉放在远处,它会一直跑过去,不论大狗小狗都不会绕着弯跑,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此外还有马菊甫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郭老师和焦老师,也深受同学们欢迎。
图1-12 1944年,国立第二十一中学初三毕业留念(第一排左二李乐冉,左三张立光;第二排左二张长佑,左三王文兴,左四李祥鹏;第三排左四李东鑫)
1944年6月,王文兴初中毕业后参加高中入学考试,学校共招收学生150名,分为三个班,他以第16名的成绩编入高一甲班。
王文兴在太和县读书期间,他的父亲和大哥都很挂念他,曾徒步来回三四百千米、冒险穿过敌人封锁线去探望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时传颂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