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人生:王文兴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忠厚处世 重教兴家

耕读之家

王文兴祖籍山东临沂,元朝末年,王氏宗祖迁居至安徽萧县吕里村。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古为萧国。秦置萧县,隋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江苏省徐州,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1955年萧县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沿革至今。

20世纪初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新旧两种制度交替,军阀混战,百姓生活艰难。这一时期,虽然受到动荡形势的影响,中国在教育和科学发展方面却依然负重前行。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著名教育家及科学家蔡元培[1]先生为首任院长。随后国立北平研究院、中国西部科学院相继成立,到1935年,全国各类专门的科研机构已超过了70个。国民政府将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移植到了中国,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体、通才教育和政府较少干预的欧美式科学技术发展模式。这时的中国科技界也不再与国际科技界隔绝,留学海外的大潮在庚子赔款、勤工俭学等推动下汹涌澎湃。科技交流逐渐增加,一批学有所成的归国科学家,如李四光[2]、侯德榜[3]、吴有训[4]、茅以升[5]等成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

图1-1 清朝嘉庆帝颁发给王柱的圣旨(王宇昌提供,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与国家层面发展科技的举措相对应,在广大的乡村民间,尊师重教的传统一直在延续。萧县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文献之邦”的美誉,这里的文化氛围更多了几分岁月积累的厚重。

1927年,王文兴出生在萧县吕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吕里王氏曾是当地著名的姓氏,是《二十四孝》“卧冰求鲤”故事中孝子王祥的后人。王文兴的高祖父王柱、曾祖父王麟章都是清朝《同治续萧县志》中有记载的饱学之士。高祖父王柱是道光元年(1821年)辛巳科的举人,参加了癸未年(1823年)会试,被皇帝恩赐国子监学正,到85岁时,仍然“朝夕披吟”,勤学不辍。曾祖父王麟章曾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取秀才,闻名乡里。

图1-2 王文兴的父亲王振坤

王文兴的父亲王振坤幼年持家,家道衰落,虽家中仍有薄田四十亩,但因人丁众多,又逢军阀混战,水旱灾害频繁,家庭生活日趋困难。时值王文兴出生时,家里丰年仅能果腹,欠年就要挨饿,已然十分困苦。当生存变得举步维艰时,谁也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日。王文兴只知道自己出生在1927年,属兔,但具体日期已无人知晓,也无处考证。如今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王文兴在1949年考入山东大学时自己定的,当时恰逢10月,作为进步学生,他又联想到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发生于1917年的苏联十月革命,于是把自己的生日定为“10月17日”[6]

在艰难困苦的时候,一个家庭依然着力保留维持的,必然是他们心中最为宝贵的东西。在战乱与贫穷中,这个耕读世家从未放弃对教育、文化的渴望和追求。王文兴的父亲王振坤读过六年私塾,14岁时,因照顾重病卧床的祖父王力畲,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王振坤心地良善、忠孝仁爱,尽管自己生活很困难,仍不忘扶弱济困,在邻里乡亲中评价颇高。除此之外,由于受世代重学的家风影响,王振坤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他写得一手好书法,还特别喜欢读史书,农闲时常读《资治通鉴》《十七史》之类的史书,经常向儿女们讲述先贤事迹,教育孩子们努力学习向上。“忠厚处世,重教兴家”,是王振坤留给后辈的座右铭。他多次告诉孩子们“只有读书,增长知识才干,方能有所作为”。[7]在王振坤言传身教、勉励引导下,家里的五个男孩中有两个接受了高等教育,一个接受了中师教育。这在当时食不果腹、兵荒马乱的情况下,实属难能可贵。

图1-3 1971年,王文兴父亲王振坤写给王文兴大哥的家书(王文兴提供,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图1-4 2016年2月,王文兴在老宅堂屋前的照片(王文兴提供,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

家和万事兴。每当回忆过去,王文兴都十分感慨:没有父亲的教诲,家庭的努力,自己可能一事无成!王文兴记得在他童年时,每年秋收以高粱、地瓜为主,一直吃到春天,而每到春天家里就经常会断粮。无论怎样艰难,父亲王振坤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读书。家里人多屋少,王文兴的大哥王再兴晚上只能在喂牛的草屋中睡觉,后来寄宿在一个近房大爷家。即便如此,父亲依然决定让王再兴去读书,一家人省吃俭用,供王再兴读了三年小学(四至六年级),然后考取了江苏省立连云师范。虽然学校不收学杂费,还管吃住,但是家中连购置书籍簿本的钱和往返路费都没有。怎么办呢?耕种之家,生存的最大依靠便是土地,父亲为了凑齐儿子的几个读书钱,狠下心“当”了家里最好的两亩地。王文兴清楚地记得,把地当出去的那天,父亲沉默寡言,一整天都没有下床吃饭。父亲当掉“命根子”也要让大哥读书的决心以及大哥读书的艰苦历程,对少年时期的王文兴影响极大,祖上遗留的家风和童年贫苦的现实生活给他留下了双重烙印,使王文兴从小就立下读书成才的志愿,并笃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