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三节 瘰 疬

【概述】

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项部的慢性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及耳后,病程进展缓慢。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无疼痛,逐渐增大窜生,相互融合成串,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质,此愈彼溃,经久难敛,形成窦道,愈合后形成凹陷性瘢痕。相当于西医学的颈部淋巴结结核。

【主要病因病机】

1.肝气郁结 忧思恚怒,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结于颈项;后期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成。

2.肺肾阴亏 肺肾阴亏,以致阴虚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形成本病。

3.痨虫侵袭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外受痨虫,结于颈项部而致病。

4.外毒结于颈项,久则热盛肉腐成脓,或溃后脓水淋漓,耗伤气血,虚损难愈。

【辨证注意点】

1.重视局部与全身症状的辨证。本病发于颈部及耳之前后,发展缓慢,逐渐增大窜生,互相融合,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并伴有虚劳症状。

2.掌握虚实之辨证。依据患者正气的盛衰,热毒之轻重,可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属阴虚火旺证或气血两虚证,实证多属气滞痰凝证。临床多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主;缓则治其本,以扶正为主。

3.注意是否为初发,既往有无其他部位结核病,如肺痨等。

【辨证思路】

一、明确诊断

1.多见于儿童或青年。

2.好发于颈部及耳后的一侧或两侧,亦可延及颌下、锁骨上窝、腋部。

3.病情发展缓慢,脓出清稀,夹有败絮样物。发病前可有其他结核病史。

4.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降低,有混合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常呈阳性,脓液细菌培养或qPCR检查可找到结核杆菌。

二、与颈痈、臖核、失荣相鉴别。
三、辨证论治

按初期、成脓期、溃后期分成气滞痰凝、阴虚火旺、气血两虚三型辨证论治。

四、注意事项

1.本病成脓后,手术切口宜大,或做十字切口,以达到充分引流。

2.应用五五丹或七三丹时,应控制用药总量。若出现疮周皮疹作痒,口中金属味或血白细胞逐步下降者,需停用丹药。

3.注意有无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

4.本病确诊后需同时联合抗结核治疗。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5.宜多食牛奶、鸡蛋、牛肉、豆浆等富有营养的食物。

【病例思维程序示范】

蒋某,女性,30岁。右颈部结块缓慢增大4个月,红肿2周。来院就诊时右颈部结块无明显疼痛,无潮热盗汗。既往无肺结核史。

查体:右颈部结块2枚,已融合,约3cm×3cm,色略红,边界清,高出皮面,有波动感,无压痛。舌红,苔薄腻,脉细。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明确诊断。患者既往无肺结核史,无潮热盗汗及疼痛等症状,但右颈部结块发展缓慢,已融合,初步考虑为淋巴结结核可能较大。

第二步:进行分期。右颈部结块暗红,有波动感,属于成脓期,当行切开扩创排脓术,切开后脓出质稀量不多,夹有白色干酪样物质。取部分标本送病理活检,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结核”,明确诊断。

第三步:进行辨证论治。患者就诊时右颈部结块2枚,已融合,约3cm×3cm,色略红,边界清,高出皮面,有波动感,无压痛,舌红,苔薄腻,脉细,属阴虚火旺,刀溃亦有耗伤气血,同时颈部乃肝经循行,故治拟疏肝清热、益气健脾。

处方:柴胡 9g,黄芩 12g,夏枯草 9g,猫爪草 12g,丹参 15g,百部 12g,皂角刺 9g,海藻 15g,生黄芪 30g,党参 12g,陈皮 9g,姜半夏 9g,白术 9g,生甘草 9g。

同时口服利福平、异烟肼抗结核治疗。

外治:术后外用八二丹棉嵌、冲和膏外敷。

第四步:注意休息,多晒太阳,注意营养;保持心情舒畅;节制房事。

(《唐汉钧谈外科病》)

【医案、经验方及常用中成药】

一、医案

顾伯华医案(《历代名医医案精选》)

蔡某,男性,20岁。2个多月来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背部亦有数个皮下结节。伴有周期性高热(40℃),全身无力。曾经三家医院诊治,皆确诊为“霍奇金病”,建议做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患者不愿意做活检,要求中医治疗。既往无肺结核病史。

形体消瘦,面色㿠白,精神委顿,颈部两侧、颌下、腋窝、腹股沟都有散在的蚕豆及杏仁大小的淋巴结,质地略硬,可推动,无压痛。胸部摄片,提示纵隔变狭。苔薄舌淡,脉濡细。体虚之体,肝气郁结,痰湿夹火凝滞而成。治拟益气养血、化痰散结、解毒软坚。

处方:党参 12g,焦白术 9g,全当归 9g,炒白芍 9g,制半夏 9g,陈皮 6g,白花蛇舌草30g,蛇六谷(先煎)30g,蛇莓30g,夏枯草15g,海藻12g,黄药子12g。

二诊:连服上方药2个半月,淋巴结已日渐缩小,只发热1次(38.5℃),3日后自退,精神好转,体力渐复,胃纳转香,略有口干。苔薄舌淡红。前方有效。上方加玄参12g、麦冬12g。

三诊:前方加减服药9个月,淋巴结消失,其他正常,体重增加。拟下方巩固疗效。

处方:党参9g,玄参9g,麦冬12g,夏枯草12g,海藻12g,白花蛇舌草30g,蛇六谷(先煎)30g,蛇莓 15g,土茯苓 30g。

上方药服3个月后,改用小金片,每次4片,日3次;党参片,每次5片,日2次。半年后随访,情况好。

按语:患者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伴高热,外院尚未确诊。此属于外科之痰,肿块疼痛并伴高热,辨为痰热互结,处方以党参、焦白术、制半夏、陈皮健脾化痰,海藻、黄药子软坚化痰,白花蛇舌草、蛇莓、夏枯草清热解毒化痰,蛇六谷具有化痰抗肿瘤之功。服药2个半月,病向好,出现口干津伤之症,加玄参12g、麦冬12g以养阴生津。以此方加减治疗1年痊愈。

二、经验方
1.陆氏三猫汤(《中医外科学》)

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治:瘰疬。

组成:猫爪草 50g,猫人参 20g,猫眼睛草(泽漆)20g,生牡蛎 30g,天葵子15g,玄参 15g,大贝母 15g,夏枯草 15g,僵蚕 9g,当归 9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2.夏枯草膏(《中医外科学》)

功能:清热化痰软坚,活血祛瘀。

主治:瘰疬。

组成:夏枯草740g,当归、白芍、玄参、乌药、象贝母、僵蚕各15g,昆布、桔梗、陈皮、川芎、生甘草各9g,香附30g,红花6g。上药共入砂锅内,水煎浓汁,布滤去渣,将汁复入砂锅内,文火熬浓,加白蜜240g,再熬成膏。

用法:每日服1~2匙,开水冲后温服。

三、常用中成药

可选用小金丹、内消瘰疬丸、芩部丹。

(程亦勤、邢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