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拔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听两位名师同课异构《生命 生命》有感

闻听中外名师网在呼和浩特市组织“小学名师经典语文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其中安排有吴琳与支玉恒两位名师分别教学《生命 生命》一文,心中很是期待。

一位是细腻温婉的柔情女子,一位是风雅睿智的知性男人,他们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一位刚届不惑之际,一位已逾致事之年,他们又将怎样诠释杏林子笔下的“生命”?一位是小语界的后起之秀,一位是小语界的老牌鸿儒,他们将如何引领学生对话文本、演绎课堂?种种猜想萦绕于脑际,期盼着即刻置身于他们的课堂一睹风采。

吴琳老师率先登场,以她真诚饱满的情感、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自然巧妙的教学指导,引领着上课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在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中徜徉。吴老师的这节课,用真情和语言建筑起来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就像领异标新的二月花,让我们看到了别样的景致。

支玉恒老师稳健压轴,依旧是那样老练与大气。课堂上没有精妙华丽的语言,没有引人入胜的形式,没有热闹喧嚣的气氛,没有刻意作秀的煽情,没有纷繁复杂的媒体,却如行云流水一般畅快自然,让人感到简洁但不简单,平实但不平淡。支老师的这节课犹如删繁就简的三秋树,秀劲拔俗,令人叹为观止。

丰硕华美,领异标新

吴琳老师的课,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这种美,是一种丰满雅致的美,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是一种诗情画意的美。

开课时,吴老师从课题“生命”入手,用课件出示了文本作者杏林子的一段话:“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和无尽的爱意。”美的语言,创设出了美的学习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对“生命”的初步思考,也使学生自然地走近作者。

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吴老师再次用课件给出了作者原著中的一段话:“虽然,它仅仅活了几天,但那一股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以此来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进一步感受生命的顽强,产生对生命的全新认识。

在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吴老师又为学生展示了一张图片——杏林子的一双手,并深情地介绍道:“自12岁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随着病情的加重,杏林子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她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打算放弃生命。然而,当她静听心跳,才意识到自己还拥有活着的机会和条件。”杏林子的不幸遭遇一定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这一“动”不仅仅是对杏林子深切的同情,更是对她顽强不屈的生活态度的“震撼”。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这两句话是课文的重点语句,为了指导学生加深感悟,吴老师又链接了杏林子的五则日记,请学生朗读,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杏林子是怎样对待生命的,从而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深刻领悟这句话的含义。

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重点段,学习时,吴老师再次用课件呈现了杏林子一生所著的作品及年代表,请学生结合这份资料谈谈“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中对“有限”与“无限”的理解。这份资料,使学生对杏林子所取得的成就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从而对作者肃然起敬。此时,吴老师出示了一张杏林子面带微笑的照片,请学生说说从杏林子的微笑中,你感受到她是怎样的人。看着这张面带笑容的写真照片,我的心倏然一颤——一位饱受病魔折磨50年的女士仍然笑靥如花,这是何等的坚强啊!相信这一刻,全体学生也被杏林子深深折服了。

教学最后,吴老师引用了冰心老人关于生命感悟的一段话:“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吴老师问学生:“从冰心老人的这段话中,你又对生命有怎样的理解?生命给我们带来痛苦,为什么还要感谢生命?”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辨中,学生的心灵氤氲在肃穆的氛围中,实现了对“生命”的再认识。

吴老师在讲座中谈到,语文教师是在课文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的“赫尔墨斯”。在阅读中,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处。吴老师在教学中链接使用的这些资料,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提升了学生思想的张力,丰富了学生对“生命”这一历久弥新的人生话题的思考。巧妙的是这些拓展并没有脱离、架空文本,每一次的链接时机都恰到好处,丝毫不令人感到突兀。

最值得称道的是,吴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感悟文本思想内容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揣摩。课始,吴老师便把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巧妙地提取出来,以听写的方式进行强化,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含义。在领悟文章内容时,吴老师从细微之处入手,抓住“鼓动”与“跃动”两个词,引领学生体会异同,同时兼顾了文中的三个感叹号;并着重引领学生体会“仅仅只活了几天”中“仅仅”与“只”这两个词语连用的特殊用意和丰富内涵,从而引领学生感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吴老师在教学中还两次出示了“困境、逆境、险境、绝境”四个词语,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选择填空,在加深对文本内容感悟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学习完全文之后,吴老师又引领着学生对文本的脉络结构进行了梳理,并安排有3分钟的练习时间,请学生或动笔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或摘抄文中的句子,或用朗读表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短短的70分钟,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又都不会让你感到稍纵即逝的匆匆和蜻蜓点水的肤浅。学生的心灵在文字的润泽中变得澄清,语言在理性的光芒下变得隽永,生命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成长。这不能不令人惊叹吴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

削枝强干,删繁就简

如果用“丰硕华美”来概括吴琳老师的课堂,那么支玉恒老师的课就要用“眉清目秀”来形容了。

在4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支老师引领学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初读课文,通观大略;二是细读课文,层层深入;三是回读课文,畅谈感受;四是背诵课文,积累语言。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教学中,蕴含了支老师在教材解读上的潜心研究和教学设计上的匠心独运。作为听课者,只有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才会发现每一处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支老师的新课导入朴实无华:板书完课题后问学生,说一次“生命”就行了,为什么说两次?学生不得要领,支老师启发道:“老师平常跟你们讲话,讲到重要的地方,往往怎么样?”学生恍然大悟,重复说两个“生命”,起强调作用。接着,支老师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课题——坚强的生命,柔弱的生命,茁壮成长的生命,快要消亡的生命。学生在对“生命”的呼唤与低吟中,触摸到了生命的脉搏,感受到了生命的多种多样。“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功纯始自然”,支老师的课就在这平实的谈话中拉开了序幕。

反复读过课题,支老师说:“各自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学生正要读文,支老师又问:“我刚才说的这句话有几个要求?每个要求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后,支老师指导学生按照“先总述,后分说”;“先分述,后总说”;“先总述,后分说,最后再总结”这样的表达顺序,分别回答上面这个问题。接着,又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说说首尾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前面是总起,后面是总结,这让你想起了哪种结构?”支老师话音刚落,学生异口同声道:“总——分——总。”此时,我们听课老师才醒悟到,刚才的口语训练原来是个“伏笔”,是在为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脉络做铺垫。这个环节没有说教,没有讲解,一切全由“训练”取而代之,举三反一,由易到难,浑然巧成。仔细品味这个训练过程,支老师不仅仅是在教“阅读”——阅读首先需提纲挈领、通观大略,也是在教“写作”——写文章要结构清晰,言之有序。

在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时,支老师指导学生对作者列举的三个事例逐一细细品读。他先让学生读书,然后用笔画出本段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之后再从这句话中找出最重要的词语,细心揣摩。就是在这层层剥笋的过程中,学生学语习文,体情悟法,做到了言、意、法兼得。反复琢磨这个教学环节,感觉这就叫作“教阅读”——教学生学会读书。这个教学环节中又渗透了一种阅读的方法——阅读要抓住重点,细细品味,把厚书读薄、长句读短,领会文章的精神内核。这种阅读方法支老师没有讲,学生却能在读书的过程中一点点领悟到。这就是大音稀声、大化无痕的教学艺术吧!

最令我感慨的是支老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背诵时间,让学生一段一段背诵文章,并把课文最后一段话作为座右铭抄写下来。如今,这种最简单、最朴实、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公开课上几乎销声匿迹,而支老师却在此大张旗鼓地加以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魄力与智慧。有人说,改革创新需要勇气,而继承好的传统同样需要勇气。回顾支老师多年来的教学,感觉他的课总是存天然去雕饰,以简驭繁,大气磅礴,实践了他“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学习问题”这一教学指导思想。

修短合度,会于中和

听完吴琳老师的课,再听支玉恒老师的课,尽管已时隔一日,仍然感觉反差极大。这种反差令很多听课教师感到茫然——如果说吴老师的课是一堂“加法课”,那么,支老师的课就是一堂“减法课”。同样的教学内容,教法大相径庭,我们的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教学?两位老师的课在给予我们听课教师前沿引领的同时,也带给大家强烈的思想冲击……

返程路上,一位年轻教师与我探讨两节课孰优孰劣,我笑谈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香雪白,各领风骚。打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我觉得吴老师的课就像杨玉环,支老师的课犹如赵飞燕。环肥燕瘦皆为美,关键在于欣赏者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美绝不会是固定不变的一种形态,而应该是多姿多彩、不拘一格的。所以梅香雪白,环肥燕瘦都是我爱。”

这话听来似乎虚与委蛇有余,立场观点不明,但它确是我听课后最真实、最浅近的感受。不同的教法,不同的风景。课堂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也正是因为这缺憾,才使语文课更有魅力,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永远充满神秘的色彩。

丰满而不臃滞,劲拔而不蒿寒。这当然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然而又有多少教师真的能够做到?听名师的课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不在一招一式的教学技艺,而在渗透于其中的教学思想。“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们要根据学情及自己的实际,取二者教学思想之灵魂,修短合度,会于中和,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和学生的灵动课堂,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