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水自古以来就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从远古村落部族的诞生到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都可以得到证明。人与水的关系非常微妙,一方面人对水有种与生俱来的喜爱,人们多选择河流流经的、水资源丰沛的地方居住,且依靠水来进行航运、捕鱼等维持生计,因此山水交融,形成山水大格局的城市不在少数(如国内的成都、杭州、上海等,国外的芝加哥、伦敦、巴塞罗那等)。另一方面水也承载许多人的梦想,人们希望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欣赏水波荡漾的美景,享受微风拂面的感觉。于是,当周边的环境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时,人们便想方设法地营造与水有关的景观。因此,对水的应用也就不仅仅局限在饮用水和生产用水等水资源的开发上,而是拓展到了深层次的利用——水景观。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开发滨水地区正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在治理城市中的河道和湖泊时,景观设计及生态化改造开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更重要的是,各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开发滨水地区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契机,更为提升或重塑城市形象创造了条件。各城市的滨河风光带已逐渐成为当地城市的名片,成为城市居民最集中的休闲娱乐健身空间。
但在人们追求滨水景观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城市洪水每年袭击着河道两岸,使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甚至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历史发展早期由于技术及意识所限,人们对洪水主要采取的是躲避政策,即采用简单的工程处理方法阻挡河流洪水的侵袭。早在公元前3400年,古埃及人就修建了尼罗河左岸大堤保护西部的首都和农田;2500年前,在我国安徽省寿县就已修建了芍陂水库。除修建水库和堤防外,还有河道取直、蓄滞洪区、双层河道、边堰系统、地下水库和堤坝加固等。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使得河流工程控制措施扩展,并使控制洪水、水力发电、航运等方面的工程措施不断完善。人类对河流的治理经历了单纯防洪到多功能利用的过程,使得河流可以同时发挥多种功能,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生活各项需要。
河流水系两岸城市用地在进行开发和建设前,首先要考虑到其在城市防洪方面的作用,以保证汛期城市的安全。但城市水利管理部门的做法,往往是通过历年的河流洪水位的统计和规划,确定一个50年一遇或者100年一遇的标准,然后根据水利计算,得出滨河两堤岸的标高,同时往往要求河道尽量直顺,驳岸尽量采用光滑的硬质界面,要求糙率低、过洪能力高,并且两厢堤岸越高则风险越小。这种方法在城市防洪方面当然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样简单粗糙的处理方式,计算的标高往往会在居民的生活空间和河流水域间筑起一道高高的防洪墙,隔断了人与水的交流与融合,不能达到人们对于亲水空间的需求,在视觉景观上面也十分生硬呆板,毫无审美情趣可言。
近年来,随着生态学科的发展、环境工程理论的深入以及景观规划设计与前两者之间的融合交叉,关于城市滨水防洪的设计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那就是基于防洪功能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但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基本的理念已经形成,但具体的营造模式、构建手法等还需深入研究扩展。
另外,城市人民政府,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抓住国家重视建设城市防洪堤、治理大江大河堤坝这一历史机遇,迅速掀起开发滨水地区的热潮。而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关键在于对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水生态文明的研究。因此,对滨水地区防洪堤的建设必须研究城市防洪堤与城市景观、河流防洪功能等的关系。
本书在系统研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生态防洪与景观规划设计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从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开展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城市滨水区景观组成与城市发展、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框架等系统性研究。并结合本人多年来承担的研究课题与生产规划设计项目,系统总结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滨水区规划方法、滨水地区防洪景观设计原则与景观功能模式等。最后,选择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建设和堤防工程景观为目标,系统介绍了以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的黄河下游生态堤防建设和生态堤防工程景观规划。希望通过本书为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和工程规划设计人员提供能够解决滨河区的景观设计与河流防洪之间诸多矛盾问题的方法,达到两者之间的综合协调,实现人水和谐共存。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有关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代莉老师为本书图片制作提供了大量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书涉及学科知识的复杂性,又要照顾到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层次的读者需求,如何寻求各交叉学科的共同点,做到共同受益,确实是一个难题。因此本书写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谬误,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作者
2017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