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成立国旗班
伴随着雄壮的出旗曲,身着仪仗礼服的50名“国旗班”的孩子排着整齐的方队,迈着矫健的步伐,从校园迎宾大道走到升旗台前的旗杆下。扬旗手在护旗手的拱卫下,将国旗固定。随后,扬旗手挥动右臂,“唰”的一声,利索漂亮地划出一道弧线。伴随着嘹亮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在金色的阳光下冉冉升起!每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已成为东关实验小学操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校成立校园“国旗班”,源于新中国成立70年华诞盛典上的一个女孩。我们都知道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的仪仗方队中有个名叫王心语的女孩,这位沭阳籍小战士被媒体称作天安门广场的“小白鸽”。阅兵仪式结束后,参加阅兵的军人们开始成为大家关注和热议的焦点。长大后能当一名护旗手,能参加国庆阅兵庆典,能成为像王心语姐姐那样的仪仗兵,或许是众多孩子心中的梦想。
小时候戴上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后,我就对国旗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我知道国旗是大海中的航标,是黑夜里的星星,是华夏高擎的火炬,是国人敬仰的丰碑。国旗在奥运赛场的颁奖台上、在联合国大厦的“万国旗”中动情地飘扬。在茫茫戈壁,在浩浩大漠,在漫漫边关,在滔滔海疆,国旗永不停息地向世界昭示正义与坚贞,诠释和平与友爱。
上学时一直期盼学校能成立“国旗班”,想象着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许是大多数孩子心中的愿望吧。我要成立校园“国旗班”,不仅是为了圆孩子们的梦想,更是要发挥升旗仪式的育人功能,通过搞这项活动,厚植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怀、增强师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全体立正,出旗!”一个个小不点儿挺直了身板,头、手、脚都纹丝不动,简直太棒啦!大队辅导员庞老师和政教处杨主任对孩子们进行了反复的训练。每当听到出旗曲奏响时,他们就踏着标准的步伐,把国旗高高扛起,整齐划一地迈向升旗台。训练是艰苦的,但小小的他们一直咬牙坚持,我们欣慰地看到这些小不点儿还是能胜任升旗任务的。真是小不点儿有大能耐啊!这时也许他们都忘记了,他们中有一半人因为在“国旗班”终选时落选而哭过鼻子呢。
在“国旗班”组建初期,学校原计划从五年级各班推选出50余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还专门邀请教官亲自进行指导培训。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再从50名学生中挑选出25名学生正式进入国旗班,并为他们免费配备仪仗礼服。一天,我接到杨主任的电话,说今天国旗班要定人了,请我去看看。教官从孩子们的步伐、站姿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考核,最终确定25名学生继续留下训练,剩下的学生则回到教室。入选的孩子们兴高采烈,那种激动的心情和自豪的劲儿无以言表。即将回到教室的学生无缘“国旗班”了,他们当时在操场上就哭了起来,看到孩子们哭了,我们的心里也酸酸的,就连平时看起来一脸严肃、让孩子们又怕又爱的教官眼眶也红了。当时,我就对落选的孩子们说:“孩子们,不要哭啦,你们平时训练吃的苦,留的汗,老师都记在心里。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与标志,在你们心里能进入国旗班、参加升旗仪式早已是一种荣耀。你们是最优秀的学生,这次我做主,你们都留下,一个都不许回教室。”孩子们听完后,立刻破涕为笑。在后面的训练中,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也更加努力,最终这50名同学全部成为学校“国旗班”队员。
为了增强国旗班队员对国旗护卫队的热爱,学校定期对队员们进行训练。训练的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军姿、踏步、排面整齐训练。
第二阶段:齐步摆臂训练。
第三阶段:齐步步伐与立定训练。
第四阶段:正步摆臂训练。
第五阶段:正步训练(定位与步伐)。
第六阶段:队列训练,如整齐、跨立、转体、敬礼。
第七阶段:齐步、正步交叉训练。
第八阶段:齐步加强训练。
第九阶段:正步加强训练。
第十阶段:齐步与正步交叉训练。
负责学校升旗的大队辅导员庞老师回忆说,“当初选扬旗手考虑了很多因素,需要个头高的男孩儿,而且臂膀要有力气,这些条件徐炜哲同学都很符合。教官对扬旗手的要求特别高,为了动作标准、达到要求,在别的同学练习走方队时,徐同学就在旗杆下练习扬旗,练了没一会儿胳膊就酸了,小小年纪的他一直咬牙坚持,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校园扬旗手。”
队员们在升国旗仪式中的良好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个个英姿飒爽,以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准确的升旗节奏,出色地完成了学校领导交付的重要任务,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这也是每周升旗仪式上不可缺的看点。
任何成绩的取得背后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孩子们的坚持和勤奋必将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一抹亮光。早晨,迎着清风,沐着朝阳,踏着歌声,念着祖国走进校园;傍晚,带着喜悦,带着丰硕的果实与对五星红旗的赞美和崇敬尽兴而归。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国旗和爱护国旗,国旗班的学生每周都会将国旗拿出来进行熨烫,确保升旗时国旗的整洁。经过多次集中学习、严格训练,国旗班的同学们熟练掌握了出旗、升旗的基本动作要领,并能出色地承担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升旗的光荣使命。
国旗代表着一个国家,爱旗就等于爱国!138步,是36名国旗护卫队战士动作整齐如一,从金水桥走到国旗杆下的步数。112步,是升降旗方队正步穿过长安街时,每分钟的步速。96步,是从金水桥走到国旗杆下的步数。2分07秒,是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时间不差分秒。
一年365天,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都会与太阳一同升起。每天凌晨4点,国旗护卫队的小伙子们开始起床,那是无声的号角,队员们的生物钟都已经定格了。早晨4点半,军营的灯亮了,队员们开始整理内务,洗脸刷牙。5点,护卫队队员们开始进行升旗前的训练。一年四季的升旗时间,像刻在大脑中一样。其实夏至的时候,他们要起得更早一些,因为太阳出得早,他们就得早作准备,但他们一定得准时在天亮之前起床整理。平时的训练加上升旗活动,他们平均每天要走25000多步,赶上重大节日,还要加码。每一次转身,每一步正步,皮鞋踏在地上清脆的响声伴随着每一位国旗护卫队队员。
他们的着装,永远都是这么利落,他们的仪态威武中透着坚韧,踢正步磨破了无数双鞋。夏日酷暑,衬衣被汗水反复浸透,但是钢枪扛在肩上,就知道自己的责任。你看那刺刀尖端总是在一条线上,无论站军姿,还是在行进中。
23岁的吕永利是新城广场升国旗队伍中的擎旗手,他说,往升旗台走的那段路并不长,但却是他人生道路上无比重要的一条路。“训练时,站军姿、摆臂、踢正步等,看上去简单的动作,却要经过无数遍练习,每一个动作要分毫不差。”训练时腿上、手臂上都绑着沙袋,“每一个沙袋大约有4斤重,绑着沙袋,可以更好地练习惯性。踢正步、摆臂时,要训练‘定时定点’,腿踢起来半个小时不能动,最后要达到每个战士踢腿、摆臂时,角度是整齐划一的。”他们每天早上8点训练到12点,下午2点半训练到6点,晚饭后继续训练,到晚上11点,每天训练十几个小时。”
国旗部的高强度训练让队员们的体魄得到有益的改善,他们的生物钟也随着训练发生改变。当一个人心甘情愿做这些的时候,虽苦也甜,因为这是某些人的梦想。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
成立了国旗班之后,同学们在国旗班学到了很多东西,褪去了之前的懵懂,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训练、每一次升旗。在训练的时候,教官对学生很严格,国旗班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娇气,而是更加坚强,懂得去承担,做事不轻言放弃。他们成了真正的男子汉,统一的步伐分毫不差,笔挺的身姿像一排排挺拔的白杨,真正做到了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他们就是标兵,就是标杆,让学校的军训也有了参照物。国旗班的学生还带动其他同学,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参与升旗,增强了他们对国旗的认识和敬意。一颗颗爱国的小小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扎根。
庄重的仪式深深地震撼东关师生的心灵。国旗,是崇高的圣物。国旗班,也是践行崇高理想的团队。“你们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能够进入国旗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也是一个对责任和担当的艰难挑战。这个小小的集体,正在成为全校的核心价值观“引擎”,驱动着更多学生一起成长。
亿万红领巾,一面中国旗。儿童志高远,梦响辉煌时。清晨,阳光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四周的家属区还沉浸在浓浓的睡意中,国旗护卫队当值的同学已经在操场集合完毕,鲜红的国旗迎着初升的朝阳,载着我们的希望,载着我们的憧憬,向着未来永不停歇地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