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自我概念概述

一、相关概念辨析——自我、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

自我、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这三个概念会经常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很多人对这三个概念感到迷惑。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

(一)自我

从逻辑上讲,自我(self)是包含了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的。在心理学中,自我是指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单一的、统一的、自主的存在的经验,这种经验具有跨越时空的连续性。“单一的”是指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独一无二的;“统一的”是指个体即使是多方面的,依然能够统一起来(比如你3岁时的身高是95cm,你现在的身高有175cm,客观上的差异可谓巨大,但你还是会把3岁的你和现在的你看作是同一个人);“自主的”是指个体具备的主观能动性。

自我的经验体现在个人的生理特征、人格品质、社会角色、过去经验、未来目标等方面上。关于自己本身,我们知道些什么内容呢?首先,对于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环境来说,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即知道自己此时此刻在做什么事,应该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等。比如说此刻我正坐在电影院里,看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侦探故事片。也就是说,对今天发生的关于我的各种事件,我是清楚的。第二,对于自己经历的事件和关系也是知道的。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留下了痕迹,当某些类似的事件和人物再次作用于感官时,我们能够作出某种判断,意识到这些事件与我们自己的关系,知道事件的性质对自己是具有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第三,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同样也是清楚的。比如知道自己身高175cm,相貌堂堂;知道自己性格果断、聪明伶俐;知道自己在父母面前是儿子(女儿),在儿子面前是父亲(母亲),在妻子(丈夫)面前是丈夫(妻子),在学生面前是教师等。总之,对于不同环境的不同对象,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我们也非常清楚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扮演什么,而不是固着于一个特定的角色。以上三方面的内容,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并以一定的形式表征在我们的头脑中。

另外,自我有不同的形式或水平,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是实际自我(actual self),即当前我是什么样的;二是理想自我(ideal self),即自己愿意或喜欢的形象;三是“应该”自我(ought self),即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三个自我之间一致的时候不多,在大部分时间里它们是不一致的。比如说作为丈夫,理想的自我是在家里体贴妻子、分担家务,在外面会挣钱、能出人头地等;实际的自我却只表现在某一方面,如能干、会挣钱、受人尊敬等,而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它们之间的不一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或者说对个体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希金斯(Higgins,E.T)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理论认为,在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不一致时,会产生与沮丧有关的诸如失望、不满意、悲哀等情绪;在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之间不一致时,则产生与焦虑相关的诸如害怕、烦躁、忧虑等情绪。一般来说,它们之间不一致时,会促使人们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减少差异。希金斯等人的实验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首先让大学生回答有关自我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样的、感到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等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一是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来回答,二是从自己父亲、母亲和最亲密的朋友的角度来回答。结果发现,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会产生与沮丧相关的情绪,如想成为学校球队的核心前锋,但失败了,则产生失望、悲哀等沮丧情绪,而没有产生与焦虑有关的情绪;在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朋友、父母的理想)之间不一致,则会产生与焦虑相关的情绪,如父亲的愿望是自己成为一名腰缠万贯的商人,但基本上已无实现的可能,则产生诸如恐慌、害怕等焦虑方面的情绪。

(二)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指向自己的注意。杜瓦尔与维克兰(Duval and Wicklund,1972)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把自己意识成客体的一种状态,就好像你意识到自己身边有一棵树,或有另外一个人一样,他们觉得自我意识这个概念更准确地说是客观性自我意识(objective self-awareness)。因此,自我意识通常被定义为从事反思意识的能力。根据大多数理论家的看法,这需要特定类型的认知能力。即使是在它初级的形式上(视觉的自我再认,即从镜子中认出自己的能力),自我意识的表现也只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动物子集里,包括人类、黑猩猩、红毛猩猩与海豚等。

为了研究动物是否有自我概念,研究人员将一面镜子放在动物的笼子里,直到动物对镜子感到熟悉。然后对动物进行短暂的麻醉,在它的额头或耳朵上涂上一种无味的红色染料。当动物醒来照镜子时会发生什么呢?

类人猿家族的成员,如黑猩猩和红毛猩猩,会立即触摸头部有红斑的区域,而较小的类人猿,如长臂猿,则不会(Suddendorf and Collier-Baker,2009)。

这些研究表明黑猩猩和红毛猩猩有一个基本的自我概念。它们意识到镜子里的形象就是自己,而不是另一种动物。它们意识到自己看起来和以前不一样了,那么其他动物呢?如前所述,较小的类人猿不能通过镜像测试,但也有其他物种的成员通过测试的情况,包括海豚、亚洲象和两只喜鹊。这就提出了一种有趣的可能性:除了类人猿,其他一些物种也有一个基本的自我概念。

在人类中,这种能力在刚出生时并不存在,只有在12~18个月大时才开始出现。此外,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观点似乎也得到了一些支持。米德认为,人类这种能力的发展需要一段社会养育历史,即需要进行社会化。通过社会化,个体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不同。

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两种:私下性自我意识(private self-awareness)和公开性自我意识(public self-awareness)。私下性自我意识是指对个体内部状态的注意,包括情绪、思想、欲望和特质等。公开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如何被他人感知,包括他人会把你想象成什么。公开性自我意识是从外部评价来了解自己。

自我意识通常包含了对自己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意识到了自己。人站在镜子面前会拿各种标准来对照自己进行比较。不仅仅是“我站在镜子前面了,我就是那个样子,无所谓”,而是“我的发型太糟糕了。这件衬衫穿在我身上挺好看的啊。我需要减点肥了”。自我意识的实质就是与这些标准进行比较,进而获得对自己好或坏的评价。

“人比人,气死人。”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低于这些标准时,感受自然不好,接着就会产生两种主要的反应:改变或躲避(图4-1)。一种反应是设法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某些方面提升至标准之上。简单一点的比如说改善一下发型,复杂的则需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基本面,比如说考研、考博、考公务员等。有的时候个体会去改变评价的标准,这比改变自己要来得容易。另外一种反应就是设法避免或减少自我意识,以避免让自己产生糟糕的感受。

图4-1 自我意识的评价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并不会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思考自己身上,自我意识的来临与离走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结果。

人们产生了自我意识之后,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自己这么一个人存在着,就会在心理上产生许多微妙的作用。其中一个就是人们往往把自己视为舞台的中心,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例如,我们高估了自己的显著性。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就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在舞台的中心,所以我们直觉地高估了别人关注我们的程度。

托马斯·吉洛维奇等(Thomas Gilovich et al.,2000)研究了聚光灯效应,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在和其他学生进入一个房间之前穿上令人尴尬的印有巴里·曼尼洛(Barry Manilow)图像的T恤(巴里·曼尼洛是一位成名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明星,到这个实验时肯定过气了,故让年轻的大学生穿上印有他头像的T恤会使大学生尴尬)。那些穿上T恤的大学生猜测,应该有近一半的同龄人会注意到自己身上穿的这件T恤,而事实上,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

不仅那些古怪的衣服和糟糕的发型会让我们产生这种体验,我们的情绪也会如此。比如我们认为别人会轻易地看出了自己的焦虑、愤怒、厌恶、欺骗或吸引力,而实际上注意到这些的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少。我们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经常产生一种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或称为被洞悉错觉):我们内隐的情绪泄露出去并被他人轻易获悉的错觉。如果知道自己快乐,那么我们一定会表现出来。同时我们认为,其他人会注意到这一点。但事实上我们是自作多情了,别人注意到的要比自己估计的少。

(三)自我概念

1.什么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个体关于自身的看法和观念,即人们对自己是谁、像什么所持有的特征观念。这些特征包括自己的一切,例如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及社会属性的认识。

尽管心理学家经常谈及自我概念,但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一种松散的集合,而不是一个关于自己的单一、统一的概念。比如,当在学校时,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学生、一个同学、一个球员;当回到家时,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儿子或女儿、一个亲戚、一个邻居。

自我概念是一种主观体验,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既可能与他的实际表现很吻合,也有可能与其实际上的表现有差异。但归根结底,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形成的概念。

自我概念具有复杂性,有的人可能会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而有些人只以有限的几种方式看待自己。林维尔(Linville,1985,1987)用自我复杂性(self-complexity)来指代这种差异。用许多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的人被认为具有高自我复杂性,反之则被认为自我复杂性较低。

林维尔认为,自我复杂性上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反应。个体的自我表征越不复杂,他对于积极事件或消极事件的反应就越极端。例如,假设你是个优秀的运动员,你生活的全部重心都围绕着比赛。如果赢得了冠军,你就会感到欣喜若狂,但如果没有赢得冠军,你就会觉得受到了沉重打击。林维尔认为,这是因为你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依靠。但是如果你既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又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一个情意绵绵的爱人,一个充满爱心的家长等。那么输掉一场比赛并不会让你感到深受打击,因为你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来缓冲这种打击。

具有多种特性可以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但需要注意的是,复杂的自我概念也可能让我们陷入冲突之中。众多的特性之间如果不相匹配,这些特性之间就会发生冲突。例如,努力工作和照顾家庭有些时候就是冲突的,你想要努力工作就意味着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家庭。

自我概念的另一个方面是确定性。我们对于关于自己的某些观点是非常确定的,如我们绝对会相信我们善交际。而我们的另一些自我概念则模棱两可,如我们不确定我们是否具有直觉。有研究表明,人们的自我概念越确定,他们对自我的感觉越好(Baumgardner,1990;Campbell,1990)。

除了要考虑自我概念的确定性,也要考虑自我概念的重要性。人们的一些自我概念非常重要,而另一些则不那么重要。一般而言,一个特性的重要性随着目标而发生变化。

尽管自我、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我们统一用“自我概念”来指各种关于“自我”的讨论,因为与自我有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们的反省意识,即以自己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念的问题。

2.自我概念的结构与功能

自我概念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所构成的。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指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指在这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例如“我是一个身高160cm,体重45kg的人”,这是自我认知;“我是一个瘦子”,这是自我评价。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自我认识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对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较大的影响。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指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例如,自信、自卑、自责、自我欣赏等都属于自我体验。自我情绪体验反映了主体的我的需要与客体的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体的我满足了主体的我的需要,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我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我责备。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指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自我控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人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命令自己的言语器官和运动器官进行各种活动。例如,坚持每天锻炼,每天记单词等,都是自己发动与支配自己行动的结果。二是制止作用。主观的我根据当时的情境,抑制客观的我的行动和言语。例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都是自我抑制的结果。

二、自我的结构与功能

(一)自我的结构

1.詹姆斯的观点

早在1890年,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就提到,人们在两种意义上体验他们的自我。他建议使用不同的术语主我(I)和客我(me)来区分自我的这两个方面。用主我来指代自我中积极的知觉、思考的部分,用客我来指代自我中被注意、思考或知觉的客体。当人们说“我看见他”时,其中只牵涉到主我,当人们说“我看见我自己”时,两个术语都涉及了。我是看的主体,也是看的客体。人类自我反思的本性使自我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也就是说,有一个“客我”需要“主我”去反思性地思考。

“主我”是认知过程(大多数时候是自动发生的,有时也是故意的),“客我”是以自我概念形式表现出来的认知结构。在“主我”和“客我”之间存在着紧张的或者是辩证的关系,其原因在于,虽然“主我”对建构“客我”负责,但是“主我”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受到它已经建构起来的“客我”的具体内容的规制和影响。比如说,如果我的“客我”是“建筑工”,那么,“主我”将不容易给自身建构一个作为“律师”的“客我”。

詹姆斯也把“客我”称之为“经验自我”,并将经验自我分成三类: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以及精神自我。

1)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

物质自我可进一步分为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超越躯体的自我)。罗森伯格(Rosenberg,1979)认为躯体外自我是延伸的自我。

物质自我的躯体部分并不需要做任何解释。一个人谈及自己的手臂或腿,很明显,这些实体是其身体的组成部分。但人们对于自我的感知却并不仅限于身体。它还包括其他人(我的孩子)、宠物(我的狗)、财产(我的汽车)、地方(我的家乡),以及我的劳动成果(我的绘画作品)。

但并不是这些物理实体才构成了物质自我。相反,是我的心理主宰了它们(Scheibe,1985)。例如,一个人也许有一张她最喜欢坐的椅子,椅子本身并不是她自我的一部分。相反,是句子“我最喜欢的椅子”表达了一种占有感。所以延伸的自我包括所有的人、地方和关于表明我们是谁的心理部分。

有大量研究支持詹姆斯关于所有物和自我之间紧密联系的经验性论述。

首先,当要求人们描述自己时,人们往往提及他们的所有物(Gordon,1968)。人们也热衷于聚敛所有物,例如,年幼的儿童就是积极的收集者。他们收集瓶盖、石头、贝壳等。他们收藏这些东西并不是看重它们的物质价值(它们往往没有什么价值),而是由于它们代表了自我的重要方面。把所有物当作自我的一部分的趋势将贯穿人们一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舍得丢弃旧衣服或早已没有用处的东西。关于人们不愿意丢弃自己的所有物,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所有物具有象征功能,它们帮助人们定义他们自己。我们所穿的衣服、驾驶的汽车以及我们装饰房间和办公室的风格都在提醒我们(和其他人)是谁,以及我们想要被如何看待。当人们感到他们的身份不明确或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会展示这样的信号或符号(Wicklund and Gollwitzer,1982)。例如,一个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可能会突出他的学位以说服自己(他人)立志成为博学的学者。这些功能支持了萨特(Sartre,1958)的主张,他认为人们积累所有物是为了扩展他们的自我感。

②所有物也及时地延伸了自我。大多数人设法让自己的信件、照片、财产和纪念品在死后分配给别人。尽管这种分配反映了允许他人享有这些物品的使用价值的愿望,但昂鲁(Unruh,1983)认为这种分配依然具有符号功能。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将他们的所有物传递给下一代而获得永恒。

③人们对他们的所有物的情绪反应也证明了这些东西对于自我的重要性。例如,许多车主会为汽车的损坏而感到极度愤怒,哪怕那只不过是很轻微的损伤;许多因自然灾害而损失财产的人会体验到与失去他们心爱的人一样的悲痛体验(McLeod,1984)。

其次,有关所有物是延伸自我的一部分的进一步证据来自于贝根(Beggan,1992)的一系列调查。在初始的研究中,展示给被试大量不昂贵的物品(如钥匙环、塑料梳子、纸牌),从中选取一样,要求他们保管。后来,被试对于他们的东西的评价要高于其他的东西。接下来的调查发现,这种趋势先前在无关实验测验中失败的被试身上显得尤为明显。对于这种“纯粹所有者效应”(mere ownership effect)有多种解释,而一种可能性是,一旦所有物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人们就会赋予其价值并利用其来提升积极的自尊感。

最后,赋予与自我有关的物体和实体以价值的倾向甚至延伸到了字母表。当要求人们判断他们对于不同字母的愉悦程度时,他们表现出对于构成他们名字(尤其是词首大写字母)字母的偏爱(Greenwald & Banaji,1995;Nuttin,1985,1987)。“人名字母效应”为詹姆斯的观点[我们的自我感远远超越了我们的身体,它还包括我们的(ours)物体和实体]提供了又一有力证据。(1)

2)社会自我(social self)

社会自我是指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可以把自我的这些方面归为个体的社会特性(social identities)。

迪克斯等人(Deaux,Reid,Mizrahi & Ethier,1995)区分出五类社会特性:私人关系(relationships,如丈夫、妻子)、种族/宗教(religion or ethnicity,如非裔美国人、穆斯林)、政治倾向(political affiliation,如民主党人、和平主义者)、烙印群体(stigmatized identity,如酒鬼、罪犯),以及职业/爱好(vocational or avocational role,如教授、艺术家)。某些特性是归属特征(生来就有的,如儿子或女儿),其他是后来获得的(生活中得到的,如教授或学生)。

每一种特性都伴随着一系列的期望和行为。我们处于“父亲”角色时和处于“教授”角色时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Roberts and Donahue,1994)。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我们的自我是不同的。当置身于与两个或两个以上自我相关的情境中时,就会产生问题。比如在家庭聚会中,某人既是父母,又是孩子的情况时。当只在固定情境或角色中出现的人出现在其他场合或以其他角色出现时,人们也会感到惊讶。比如在校外(如电影院、饭馆或运动场)遇到老师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慌乱,因为他们很少看到老师穿得如此随便,而且如此不拘礼节。

3)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是我们的内部自我或我们的心理自我。它由除真实物体、人或地方,或社会角色外的被我们称为我的(my或者mine)的任何东西构成。我们所感知到的能力、态度、情绪、兴趣、动机、意见、特质,以及愿望都是精神自我的组成部分。简言之,精神自我指的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的心理品质,它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尽管主我和客我是自我的两个重要方面,但心理学家更关注客我的性质。

2.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詹姆斯关于自我的观点是从宏观上进行剖析的,现代心理学则从微观、具体的层面对自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且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看法。

1)相关网络模型(associative network models)

该模型认为自我知识是以一系列的命题表征在大脑中,这些命题以自我节点(self node)为中心,联系着特定的自我相关的情节或品质。图4-2是简单的自我知识的相关网络模型。在这一模型中,自我节点有机地联系着品质概念(如运动的、冒险的)、行为概念(如经常打网球、到尼泊尔旅行)以及其他由自己定义的信息(如喜欢京剧)。这些自我知识可以按照某一角色或概念来进行组织,如作为研究者的自我和作为父母的自我,是与多重自我的概念相一致的。网络表征允许在各种不同的自我知识之间发生联系,例如品质与行为联系,“工作勤奋”与“在周末工作”发生联系;品质和行为又与某一领域或角色发生联系,如“工作勤奋”与“作为研究者的自我”相联系;还有不同品质之间的联系,不同行为之间的联系;一般的语义知识(如“研究者做实验和写论文”)与自我知识也有联系。在网络模型中语义品质可能直接与中心概念“自我”节点相联结,因而我们能对语义品质相关的问题作出快速的反应,同样在网络模型中自我知识的提取是通过扩散的激活而进行的。

图4-2 自我知识的相关网络表征

2)自我库模型(The self bins model)

威尔等(Wyer and Srull)认为,在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中有一个自我存储库(Self bins),自我库中包括把自己作为客体已经获得的和曾经思考过的信息。有几种不同的自我库,每一种自我库都涉及不同的经验领域,并用信息头表示诸如作为教授、丈夫、网球运动员等不同社会角色的自我经验。构成这些领域的信息头的自我特征可能是不同的,如作为教授自我的信息头可能包括“聪明”的属性,而作为社会情境中的自我,其信息头可能是“害羞”的特征。在自我库中的知识单元可能有几种类型,包括自我的抽象特征(如品质描述)、个人在特定情境的个体行为表现、自我和他人一起参与的有关事件图式,也可能包括自己没有实际参与但设身处地思考过的事件。威尔等所涉及的自我库的信息单元,也像他们所描述的其他对象库中的信息单元一样,彼此独立地存储,提取也是彼此不受影响的。这意味着自我知识的任何一个子集或单元的提取,一是依赖所给予的提取线索,二是依赖所要提取的知识单元是否处在存储库的顶部。因而启动效应的频因和近因都是影响自我的知识单元位置的重要因素,从而也影响自我知识的提取。

3)多重样本模型(The exemplar models)

多重样本模型认为,一个类别的知识是通过该类的样本或例子来进行表征和记忆的。如何判断新来的刺激或信息呢?它是通过把新刺激与所储存的特定样本进行比较,根据它们之间的类似性而得出结论。按照这个模型,自我知识是通过大量的自我样本或例子来表征的,每一个自我样本可能由一系列描述自我及其内容的品质和命题所组成,有些样本可能是描述特定的情节记忆的,其他的则是描述关于自我的内容特定的普遍规律。在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的加工中对于自我记忆的巨大存储,都将有一个特定的结构用来帮助完成这一加工。为了提取某一特定内容的知识,人们可能形成这样的记忆线索:“自我,大学”,它将用来激活包括两个概念的记忆痕迹,如,“自我,大学,在专业课上”和“自我,大学,争论,不同意教授的观点”;又如,为了提取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信息,就需要一个不同的记忆线索或提取结构,像“自我,家庭”,它能帮助人们激活记忆中有关的样本。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采取不同的维度,如情景、品质、时期等来提取和建构关于自我的信息,并且在每一个背景或维度下表征自我的可变性。这就是自我样本表征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上面的例子也说明了样本模型的一个重要性质,即一个样本可以按照特定行为情节对细节进行编码(如“不同意教授的观点”),也可以抽象出关于自我的品质信息(如“好争论”),或者两方面兼而有之。事实上我们既需要对特定经验的细节非常敏感,也同样需要对一系列经验抽象出典型特征,而自我知识的复杂性则要求自我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4)平行分配加工模型(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models,PDP)

PDP记忆模型在表征关于自我的抽象知识和具体实例方面,已经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它是一种相互联结的网络单元形式,网络的基本元素一是单元,二是单元之间联结的强度。在前面所涉及的相关网络模型中,对应于节点的有意义的概念是专门为特定的知识服务的,概念的提取则是由于该节点的激活;而在PDP模型中,单元并不与概念一一对应,而是与该概念的详细特征对应,因而每一个概念对应于单元集合中的一种激活模式,每个单元表征许多不同的概念,在不同单元集合中,激活的不同模式代表不同的概念。网络由三个层面组成:输入层面,知觉通道的输入激活相应的单元;输出层面,其单元接受从更低水平而来的激活,并由此激活反应机制;中间的层面是一个隐蔽的单元,它们从更低水平接受输入并把它们向上传输。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激活水平,它通过联结传输到其他单元,联结之间的强度可能具有正向性也可能具有负向性,反映了从一个单元到另一个单元是兴奋或者是抑制的效应,而单元之间联结的强度决定了在一个单元之间的激活到另一个单元之间的效果。因而从单元A到单元B之间信号的传输依赖两个因素:一是单元A的激活水平,二是从单元A到B联结的强度。

图4-3说明了自我知识在PDP模型中的表征形式。圆圈中的数字代表特定的记忆情节,而由箭头表示的单元联结是相互兴奋的,在同一组中的单元是相互抑制的(如害羞与友好)。记忆情节1代表“工作的自我”,是竞争的、害羞的、认真的;情节2代表“作为父母的自我”,具有认真、合作的特征;圆圈3代表“作为父母的自我”,具有合作、友好、幽默的特征。网络表征了在这些单元之间的联结并预计到了具体说明的自我方面。比如“作为父母的自我”的正向激活引起情节1和情节2的记忆,它也很强烈地唤起“合作”品质,微弱地唤起“友好”品质。这说明,PDP模型较好地总结了具体的事例和关于事例的普遍规律。

图4-3 表征多重自我的简单PDP模型

(二)自我的功能

自我的功能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一是自我评价,二是自尊,三是自我调节。

首先来看自我评价。大多数人都能作出关于自己的判断,包括内隐地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的。聪明、干净、神经质或友善等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条件,这除了理解其他人在这些方面有相似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以某些自我的标准来对照真实自我才是自我评价的基础。自我评价不是一个“冷”的认知过程,包括对自我可利用信息的客观汇编,它受自我评价的动机影响。自我评价动机影响人们对自己信息的搜寻、注意、回忆和归因的方式。

传统上,研究者认为有一个或三个以上主要的自我评价动机: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和自我肯定(self-verification)。自我评价动机导致个体搜寻精确的和诊断性的信息,因此能够产生关于实际的自己的看法。自我增强导致个体尽可能集中于可能的自我的信息资源。自我肯定是鼓励个体确定他们的自我存在信念。泰勒等(Taylor et al.,1995)认为有第四种自我评价动机,即自我改进(self-improvement)。泰勒认为以改进自我为目标的自我评价与其他三种动机,在概念和经验上存在明显的不同。特别是自我改进动机允许自我评价过程的未来定位,这就能获取自我潜在的改变和渴望。

自我功能的第二个方面是自尊。自尊是“关于自我的个人评价的积极性……它作出基于自我知识的有价值的判断”。尽管自尊与自我评价相关,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自我评价显示了一个人关于自己有关的表现或能力或所拥有的某些品质的看法,自尊是从评价中提取自我的推论。因此,把自己看成是不合群的人可能会给自尊带来严重的后果或者只有轻微的后果,这取决于做出什么样的归因以及这些方面在个体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性。

保护和提高自尊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特塞尔(Tesser)认为,自尊的维持包括在很广的心理加工的范围内,如社会比较、归因、恐怖管理、信息加工和人际暴力。尽管自尊的发展在西方社会被广泛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但不清楚为什么个体对维持自己的自尊有那么多的投入。非常清楚的一点是,高自尊与积极的情绪经验高度相关。

自我的最后一个功能是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大多数时候人们的行为都有潜在的意图。自我调节包括对行为有意地参与和监控,目的是带来自我想要的结果的行为,或者是避免不想要的结果的行为。自我调节理论可以分为两类:关注内驱力和关注诱因。

根据动机和自我调节的内驱力理论,个体参与行为的计划是为了降低由未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唤醒水平。这些理论通常根据不同的个体经验和一个或更多共同需求的程度来解释动机,例如对成就的需要,或者是从属关系的需要。当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是与一种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相联系的,个体为了移除这一紧张状态而被激发并开始行动。激发行为的次级内驱力模型是基于费斯汀格(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模型的基本理念是当人们处理不一致的态度或行为时,他们认识到这一失调后体验到一种消极的唤醒状态。经验上的失调是与心理上的不适相联系的。人们要么改变态度,要么改变行为,失调才被移除,并且不适得到减轻。与之相反的是,自我调节的不一致降低模型,它强调目标没有达成的消极结果,而诱因模型强调目标成功的积极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