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千难万难 知难不难
2015年4月7日
“事不避难”一句出自《后汉书》,“志求不易,事不避难,臣之责也”。“难”字在一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经常提到。研究问题,困难摆出一大堆,总想再等一等、看一看;落实工作,经常左右为难,这也怕那也怕,唯恐给自己惹来麻烦。面对困难,有些人“横看成岭侧成峰”,举步维艰路茫茫;有些人“不畏浮云遮望眼”,迎难而上刃破竹。前者不知难在何处,后者则认为千难万难,知难就不难。
一、“难”的表现
难和易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化难为易,重要的是创造转化条件,知道难在何处、因何而难,就有了化解困难的“金钥匙”。大体上,“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难在心里
心灵强大是成功的前提,但是,很多人因为畏难而产生了思维和行动上的障碍。一些领导干部为了立功绩、树形象、博眼球,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讲成绩长篇大论,谈问题蜻蜓点水,话蓝图浓墨重彩,说困难轻描淡写,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缺乏解决困难的信心,不愿去想事,不敢去做事。其实,“难”和“易”是相对的,由主观态度主导,当你觉得简单的时候,麻烦就要来了;当你认清困难的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快找到了,困难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只要认为它难了,就会受困了,也就成了困难。
2.难在知识
为什么有些人会畏难?主要原因在于不知道怎么做,也就是缺少必要的理论、技术或经验等知识。缺乏知识,就难以分析判断难在哪里,难以理清头绪,难以把握关键,难以兼顾全局。困难没来时,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不知道下一个困难将是什么;困难来了,不知道困难的原因,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知识是预防困难的良药,是发现困难的导航,是解决困难的利器,没有扎实丰厚的理论知识,没有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就不能在点滴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解决困难。一个知识丰富的人,面对困难,会用科学的方法寻找问题所在,分析问题原因,找到解决办法,有知识做支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3.难在勇气
有些人碰到问题就躲,见到困难就推,遇到矛盾就绕,做事情缺乏勇气,干工作没有胆量,解决问题不敢担当,俗话说“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气概,是一种责任。困境激发思变意识,更激发创新能力。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艰辛,如果没有勇气、没有胆量、没有担当,到头来必然是一事无成。
4.难在能力
人不是天生的智者,更不是天生的能人,智慧和能力是在突破种种艰难困苦的过程中提高的。只有不断地克服障碍,战胜困难,智慧和能力才能不断地得到提升。发现问题是智慧,解决问题是能力,有些人就是缺乏发现问题的智慧,永远不知道难在哪里,为什么会难;有些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还是问题,困难还是困难,由年初讲到年尾,就是不见解决。
5.难在实践
纸上谈兵赵括败长平,言过其实马谡失街亭,讲的就是缺乏实践能力,难在实践。实践能力就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行合一的能力;是全面把握、深刻分析客观实际情况及其构成要素,准确地找到知识和实际的结合点的能力。这个结合点是实践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是解决困难的一切办法、方案的“策源”点。找准这点,困难迎刃而解;找不到这点,一切皆无用;找错了这点,一切皆坏事。
6.难在坚持
铁棒磨成针,不是技术活,是坚持的结果。当然,坚持则忍耐,忍耐则煎熬,煎熬则痛苦。俗话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很多人因为缺乏耐心,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导致“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篑”。“坚持”不仅是信念和知识的力量,特别需要一种“自我革命”的意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只要炼成了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和体魄,面对任何困难,都能百折不挠。
二、如何克服“难”
1.正视困难,敢于面对困难
困难是压力,也是挑战,更是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的机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克难的前提是知难且不避难,我们要想解决困难,就不能有畏难情绪,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才会想办法解决困难。任何社会和组织的发展规律都是问题得到解决而促进了进步的。只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直面矛盾、正视困难,做最坏的准备,向最好的结果努力,敢于出手、善于出招,就能将坎坷变通途,难题迎刃而解。
2.加强学习,提升自我
毛主席曾经指出:“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频繁,信息浩如烟海,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处理问题,解决困难,需要知识;面对新问题,解决新困难,更需要更新知识。只有加强学习,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面对困难才能理清思路,把握关键,解决困难。
3.心动不如行动,知难更需克难
俗话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样去掉实践中的“难”字?一是勤于实践,实践,实践再实践,熟能生巧;二是强化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知识,不断实现认识上的升华、理论上的飞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实干图变,实干图强。无数事实表明,大干不难,小干大难,不干最难。无限风光都在险峰,一切困难,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克服;一切矛盾,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化解;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抓住。有实干精神的支撑,有实干作风的砥砺,何愁艰险挡得住?何愁困难不化解?
畏难不知难,临难而退,难者更难;知难不避难,迎难而上,难也不难。人是最高的山,脚是最长的路。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一种克难攻坚、战能胜之的信心和勇气,始终保持一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斗志和锐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
再高的山、再长的路,都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