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儿推拿保健的发展简史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等,是一种古老的医治疾病的方法。推拿的产生,可能源于人类本能的自我防护。当他们发生损伤和病痛时,会不自觉地用手抚摸、拍打伤痛局部及其周围部位,来减轻病痛,并不断地积累经验,逐渐由自发的本能行为发展到自觉的医疗行为,再经过不断地总结、提高,形成了古代的推拿医术。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推拿治疗就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由于推拿具有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其在小儿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方面也具有优势。汉朝的《五十二病方》里第一次提到了小儿推拿;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记载“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的方法,可谓是最早的捏脊法;《千金方》作者孙思邈尤推崇按摩疗法应用于小儿疾病,认为小儿“鼻塞不通有涕出”“夜啼”“腹胀满”“不能哺乳”等病证,都可用按摩治疗。孙思邈还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即运用膏摩避风寒的小儿保健护理法。
用推拿方法防治小儿疾病虽早有记载,但形成独立体系约在明代。在当时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及专著。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按摩经》(又称《小儿按摩经》)被收录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1601年)一书中,为四明陈氏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小儿推拿的总结。《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小儿推拿秘旨》和《小儿推拿方脉全书》,系太医龚云林撰著。该书刊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是流传最早的单行本。其中内容除一部分取材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外,其余都是作者的经验和见解的记录。全书分两卷,卷一所述以推拿治法为主;卷二主要为药物治疗。《小儿推拿秘诀》又名《推拿仙术》,为周于蕃所撰,完成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书中详细介绍了“身中十二拿法”的穴位和功效,并绘有周身穴图,在治疗部分则介绍了用葱姜汤推、用艾绒敷脐、用葱捣细捏成饼敷穴位等法。
清代为小儿推拿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表现在有关著作频繁增多和诊疗水平日益提高。相继出现如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钱怀邨的《小儿推拿直录》、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等著作,都是小儿推拿实践和理论的总结。小儿推拿疗法在长期的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很多各有特色的流派。
到了现代,由于国家的重视和中医政策的贯彻及中医推拿的进展,小儿推拿也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初生儿疾病、传染病、内科、外科、五官科、骨伤科、杂病等近百种,并对许多病症的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当前,应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小儿推拿的工作正在不断地开展和深入。通过科学研究,不仅令人信服地证实小儿推拿的防治效果,还对小儿推拿的原理进行了探索。有临床研究表明,小儿推拿通过穴位补泻及脘腹部的直接操作,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恢复;有实验表明,捏脊能使大脑皮质自主神经活动得以改善,使消化液、消化酶分泌增加,血清蛋白存留率增高,活跃造血功能,并能调节机体酶活力,改善小肠吸收功等;另有研究表明,推拿能够提高机体的抗菌能力和免疫功能。推拿治疗方法不使用药物,又能够起到用药的效果,有时比用药起效还快、疗效还好,没有药物的不良反应,又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难题。
当今人类健康理念正逐渐向中医“治未病”的诊疗思想转变,人们的健康需求更注重生存质量。小儿保健已由单一保健转向保健与临床结合,由原来的单一躯体保健模式扩展为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保健模式。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和养生保健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随着“治未病”理念推广与普及,小儿保健推拿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