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范:生活的艺术(知﹒趣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控制欲望极强的人,他登基之后,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以控制。人们的饮食、衣着、婚姻、出行、住宅等等,无不被打上他的烙印,无不处于严格控制之下。

以衣着为例,经过总结元代灭亡的经验,朱元璋认为元代风气过于奢靡,一般民众衣食起居与公卿无异,奴仆往往“肆侈于乡曲”,导致“贵贱无等,僭礼败度”。于是乎,一场生活上的“整风运动”开始,官民服饰自然是雷霆所指。

洪武元年(1368)二月,朱元璋下诏“复衣冠如唐制”,详细规定了皇帝、太子、大臣的服装。此后他又以妇人绣花般的细心,上百次地颁布涉及服饰的各项规定。不但官僚们的朝服、常服有着繁琐规定,就是引车卖浆者流的服饰,朱元璋也亲自过问,参与设计,再三修改。洪武三年(1370),他就庶民衣着做了详细规定,如:男女衣服不得用金绣、锦绣;鞋子不得裁制花样,不准用金线装饰;首饰只准用银,不许用金玉、珠翠等。

到了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又下令:庶民巾环不准用金玉、玛瑙、琥珀之类。平民的帽子不准用顶,帽珠只许用水晶、香木。朱元璋甚至规定,庶民不准穿靴子。可北方冬季寒冷,总不能让平民穿着单薄的鞋子外出吧?迫不得已之下,他又做出变通,允许徐州以北的人穿靴,以御寒冬。直到洪武三十年(1397),他仍在就衣着问题,不断加以指导、调整。

在这样一个充满控制欲望的皇帝统治之下,明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是枯燥压抑的。到了明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繁盛,使得曾严厉万分的控制渐渐松弛。那时连皇帝也已厌倦了枯燥的穿着,宫廷之内,不论皇帝还是太监,都美滋滋地穿着曾被朱元璋所痛斥的“胡服”曳撒。在民间,打破礼法,随意穿着的现象比比皆是,也无人担心被处罚。

到了明代中后期,整个社会呈现出了一种开放、多样化的态势。

人们的信仰生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各行、各地的民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捧出自己供奉的神来,建个小庙,塑个泥像,自行祭拜。在时尚潮流上,形成了潮流中心苏州。苏州的吃穿住行风尚、娱乐方式及各类器物,统称为“苏样”,被全国效法。

此时,就连僧人也按捺不住寂寞了。朱元璋曾严禁僧人娶妻,违禁者民众可以责打,并索取钱财。到了明中后期,僧人已不受限制,一概“荤娶”。

在建筑上,朱元璋曾就构亭馆、开池塘、用重拱及绘藻井等等加以规定,到了明代中后期,大量私家园林中出现了违规的建筑设计,也无人被追究。一切限制生活的法律条文,此时都已失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皇权的禁锢终被打破。

本书从吃穿住行、文化娱乐、民间信仰等角度,对明代人的极致生活加以展示。之所以称之为“极致”,一则当日的人们敢于打破礼法,引领社会风尚;二则当日的社会生活中,不管是品茶饮酒,还是器物造型、书画文字,都被演绎到了极致。

中晚明是一个动荡而又繁荣的时代。这个时代之中,既有着狂躁、跳跃,也有着内敛、静思;既有着叛逆、超脱,也有着回归、守成。无数的生动人物,在日常生活之中,演绎出了无数的精彩故事,又被文字记载。后人翻阅明人的笔记,就像一场精彩的旅行。在这场旅行中,将一切玩物演绎到极致的张岱,会让你膜拜;特立独行,晚年将一切礼法打破的屠隆,会让你心惊。

在明代人的生活史上,这些名字被后人深深铭记:唐寅、袁中道、王世贞、屠隆、李开先、张岱、汪汝谦、陈洪绶、陈继儒、达观、冯梦龙、钱谦益、董小宛等等。此外,不可不提一个人物,那就是西门庆,他虽然是文学人物,可以他为主角的《金瓶梅》所反映的,却是明代生活的极致了。

本书努力让读者朋友们开启一场与明人的对话之旅,一卷在手,穿越回到那极致的明人生活世界,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