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知识管理——对人深入管理的里程碑
知识管理从表面上看是对知识的管理,本质上是帮助企业挖掘和利用个人智慧,最终形成企业整体智慧的管理体系。知识管理是一个观念,是企业重新审视资源利用后的抉择。知识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信息化的项目,而是企业整体经营理念的变迁。知识管理项目实施本身就是管理者观念的改变,知识和人被真正客观的重视起来。
知识管理的主体是知识工作者,他们通过各种表达方式产生显性知识,如果不加有效的管理,这些显性的知识虽然存在,却掩藏在大量杂乱无章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中,知识的使用者因为接触这些知识的困难,降低了知识的价值,随着企业经营时间的推移,员工来来去去,企业却没有留下什么知识。所以进行显性知识管理无论从企业的短期利益还是长期价值来看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成功的知识管理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是让知识的使用者更容易接触到所需的知识。
有些时候知识工作者并不清楚自己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信息激发、甚至不同的情绪状态中人表现出对自身知识素质的不同表现和创造,往往这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这种表现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针对性应对,是通过知识和信息的叠加和再利用所得到的。这种隐藏在思维深处的知识也叫隐性知识,组织中的隐性知识的管理需要针对两个方面投入资源,一是通过管理容易找到能够提供所需要的隐性知识的人,二是提供产生隐性知识的充分信息材料。
隐性知识不断显性化的同时,也不断的丰富着企业的显性知识库,而隐性知识的土壤则是有组织的显性知识。两者相互支持、不断循环,大量有序的良性循环推动了组织的创新能力。
组织如果能够帮助所有的知识工作者利用已有的知识资源,帮助业务单位轻松的寻找到解决问题的人,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知识工作者的智慧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良好管理和挖掘,组织因此获得群体的智慧,这是应对竞争非常有力的组织机制,是对知识工作者头脑的真正雇佣。
组织雇佣知识工作者的真正目的是形成一个群体的智慧和创新机制,简单的对待人力资源管理只能使员工忠于组织的工作时间和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虽然知识管理不能在人性的角度全面的推动人力资源的管理,但对组织各类知识的管理使企业有机会将每个人的智慧整合成企业的智慧。虽然头脑永远属于知识工作者自己,但在知识管理的观念下,配合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制度和先进的技术创造的知识管理体系,能够让组织分享所有员工甚至过去的员工头脑中的智慧,这不是一个创造,这本来就是组织在计划招聘员工的时候就期望的,只是在条件的束缚下,我们不得不放弃这个目标。知识管理同时也使知识工作者受惠,知识的分享环境推动了个人成长,并为创造性的思维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知识管理的思想从根本上希望组织的员工能够彰显各自的特性,最大程度发挥知识工作者的创造力,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阶段,知识工作者因此得到了释放,组织的创造力因此得到了释放。虽然从其它的角度看知识管理还有着另外重要的价值,但对人的深入管理是一个成功的知识管理体系必然的结果,也是目前所有管理信息化中真正对人的价值利用的推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