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班主任生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离别时分

总以为,回家的路漫无边际,与家人团聚遥遥无期,转眼间就要永远的别离。

五月的清晨,初夏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着我,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站在大围埂上,回望村口,那棵满目青翠的石榴树,缀满了星星点点的花朵恰似绚丽的红宝石。围梗下边是一条蜿蜒的河流,一直通向马路。左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围埂边停着一辆拖拉机,拖拉机上摆满了嫩绿的秧苗。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一个繁忙的季节,播种的季节。秧田在朝阳的映照下,亮闪闪的。农民们一字排开。第一行五人,隔二米的第二行还是五人,约六七行。他们一边插秧一边往后退,留在他们面前的一排排整齐的秧苗,一行嫩绿,一列清水。远远望去就像一块淡绿色的地毯。

走进他们时,秧田里突然站起来一个浓眉大眼,身材高大壮实的中年男子,只见他左手叉腰,挥舞着右手喊道:“小夏……”在众多的人群中,他就是一个与众不同,有魄力有魅力的庄稼汉。他健步向我走来。他是新上任的最年轻的生产队长长龙。他的妻子也是知识青年,是蓉蓉的亲姐姐,所以他对知青很关照,尤其对最瘦弱无力的我。

有两次郑汉子带着一群知青到村里来找我,是长龙队长组织村民与他们周旋,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慢慢地走完十里大堤,我来到公社集市的一条街上。慢慢地走过每一个小商场,伫足于开往南京的长途汽车站台。最后走进的是公社的办公区域。

我看到了一闪而过的张书记!

他看到了我,对我惨淡一笑,就匆匆地走进一间屋里。

张书记一直分管知青这一块,他一如既往地对知青特别同情,也很关爱。

有一次,我在集市上遇到过尤琪琪和她的男朋友。她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挺好的,她笑得甜甜的,声音嗲嗲的。但是也感觉到有点腻歪。

尤琪琪缠上了张书记,这是全公社都知道的事,当时我觉得张书记比我们大十多岁,如同父辈一样,对我们总是面带亲切的微笑,他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然而他还是就范了。还无可辩驳。因为尤琪琪在他的身上做了记号。

尤琪琪与男友私下早就定下了攻守同盟:告他强奸。后来在公社的协调下,同意她回城,两人才就此罢手,由此可见,是早有预谋。

在我回南京的那一天,我在公社的大街上,看到了他们两个人手拉手,兴高采烈地有说有笑。

此时,张书记被发配到一个边远的小山村去劳动改造,经受脱胎换骨的磨练了。

在那灶房的半间草屋里,我收到了母亲寄来的沉甸甸的一封信。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坐在这里读妈妈的家书了,密密麻麻的字,除了肯定就是鼓励。

最后,她转达了父亲的旨意,你不喜欢当老师不要紧,以后可以改行,现在能去学校深造,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别了,我的菊芹草;

别了,我苦难的知青朋友;

别了,昨日的阴霾与伤痛;

别了,我终身眷念着的,用青春的汗水浇灌过的,芳华碎落的土地。

……

调回南京后的连续几年,我都会回到我想丢却丢不下的小山村,住在长龙队长家里。他说:“现在真奇怪了,全公社都在传,每年回来的,除了当年最守规矩的你,还有一个就是当年来找过你两次的,那个最不守规矩男知青。”

一年后的暑假。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

在长长的队伍里,再看不到当年那些知青年轻的面庞了。我呆呆地坐在那里,呆呆地想着。开始检票了,我站起身来,向入口处走去。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高高的个子,健美的体魄,俊美的脸庞,皮肤晕红丝白的大男孩,他径直向我走来。

他有些面腆地问我:“你就是夏晓玲?”

在这里我会遇到熟人?我看了一眼这个与我年龄相仿帅气的青年,有些惊讶,“你是……”话刚出口,我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看到我的反应,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郑汉子!”在我发出惊叹之时,他已转身离去。

纵观我的人生经历,从15岁到22岁的知青生活,仿佛从22岁再次坐到课堂之时归零。我一直认为从22岁再次走进校园开始,我的生活与15岁的课堂开始接轨了。然而这段归零的生活是我心中永远的结。

这个结,凝重着我的痛。因为那块土地上掩埋着我与数万知识青年最美好的年华;

这个结,凝结着我的情。我的父辈来自革命的老区,从踏上那块人们赖以生存的贫瘠土地开始,我好像就生活在自家的村庄,每天都在重复他们的日子,品味他们的酸甜苦辣,咀嚼他们生活的苦难,从而脚踏实地于自己生命的来路上;

这个结,还凝聚着我的力量。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让我感受了炼狱之煎熬,承受了切肤之疼痛,锤炼了意志之坚韧,积蓄了情感之丰富,也奠定了我对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