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文史荟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曹操建虎豹骑兵团

1.曹操、袁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历史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代,随后涌现出一批豪杰人物。曹操和袁绍就在其中,他俩小时候是同学,后来都在外戚何进手下当值。要说袁绍还是曹操入仕的贵人,只是后来为争天下才成了对手。

袁绍势力是曹操在河北强大的对手之一。易京之战,袁绍统一了河北,再无后顾之忧,且兼并公孙瓒的军队,实力大增,意欲南下争天下。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后一病不起。袁绍病死之后,他的势力在曹操的打击下遭到惨败,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吓得投靠了乌桓。

乌桓,中国古代民族之一。《汉书·地理志》云:“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数被胡寇,俗与赵、代相类,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隙乌丸、夫余,东贾真番之利。”东汉为了保持正常贸易,在沿边设立胡市及进行监督保护的护乌桓校尉。护乌桓校尉所属的上谷宁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区以南,宣化区西北宁远堡一带)为重要胡市,并修筑南北两部质馆,收留乌桓与鲜卑人质,以保证互市的正常进行。为了稳定边境,从东汉光武帝永平十五年到东晋建武之年的200年间,在现在的宁远堡兼职任职的护乌桓校尉就有23任。护乌桓校尉初期是以军事执掌为主,后来主要掌管乌桓、鲜卑部落的安抚、赏赐、管理互市贸易以及护乌桓、鲜卑大人朝贡天子、纳贡质子等事项,使其为汉侦候、守边。护乌桓校尉的设置为稳定汉朝政权起了很大作用,有效促进北方地区贸易,带动了经济发展,使人烟稀少的翠屏山(今张家口东西太平山)、翠屏口(今张家口大境门)以南的宁川地区日益繁荣,加快了民族大融合,使北边与内地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东汉末年,乌桓趁天下大乱向内地侵扰,今张家口一带成为乌桓的统治地区。

乌桓时期,张家口地区是比较发达的。乌桓以畜牧业为主,史称其“俗喜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畜牧业颇发达,马、牛、羊甚多,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乌桓主要以牛马等牲畜求市,交易量相当大。而乌桓换回的除“精金良铁”外,还有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如粮食、布、帛、缯,以及其他“珍货”。

据考古,乌桓墓葬出土的铁斧、铁锛、铁锄等农具,有些还铸有汉字。说明这些农具大多来自中原汉族地区,为乌桓部众发展农业提供了一定条件。但在塞外,特别是张北以北,他们仍以畜牧为主。

乌桓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铸铜、冶铁、制陶、纺织等。大多控制在部落大人手中。王沈在《魏书》中称,乌桓“大人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能刺韦作文绣、织缕毡”。说明大人控制了军器等重要手工业的生产。

军事上,乌桓突骑西汉时久已闻名。乌桓突骑和乌桓宿卫是从乌桓兵中精选出来的,不仅脱离了原来的邑落,而且也脱离了乌桓社会,这是引起乌桓邑落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冷兵器时代,没有哪一个兵种的重要性可以和骑兵相提并论。无论是机动性、突击性、战斗力,其他兵种都难以望其项背。可以说,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是一个古代军事强国的标配。其作战功能和现代战争中的战斗机类似。

乌桓从未平凡。众所周知,乌桓是袁绍的坚固后盾,于是乌桓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和袁绍实力悬殊。曹操一直不敢下决心和袁绍打,但是当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摆在曹操桌案上的时候,曹操下定了决心。官渡之战,虽险但并不是最大的危机。曹操最大的危机其实是北征乌桓,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挑战。劳师远征,山高路险,错走一步就会导致全军覆灭。曹操那时己53岁,决定北伐乌桓,是为征讨以乌桓为依托的袁氏兄弟。

曹操担心袁氏利用乌桓东山再起。乌桓在袁绍时期双方就已结盟、和亲。乌桓首领还得到袁绍的册封。袁绍依靠乌桓的势力达到了兼并公孙瓒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铲除袁绍残余势力最有利的时机,自然就是双方的联合尚处在萌芽状态时。曹操北征乌桓,势在必行。

建安十一年,曹操计划着要追杀袁尚、袁熙,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勾结三郡乌桓。曹操于是远征乌桓,杀了三个乌桓首领,对逃往辽东的袁氏乘胜追击。辽东公孙康为避祸事,设计将袁尚、袁熙骗至府中斩首,将二人首级献与曹操。袁氏一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