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说】
“月光”“思念”“故乡”,这三个词走到一起,就变成了一首诗。
那是李白二十六岁那年,离开老家绵州已经两年了。他曾怀揣梦想沿着长江一路东下,来到六朝古都金陵(今南京)寻找梦想。可是事与愿违,他的才华,并没有赢得上层对他的赏识。怀才不遇的他,最终流落在扬州一家寂寞的客栈里。
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天气有点凉。窗外的月光如水一般流淌到了屋里,让他彻夜难眠。月光的清辉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那地面上仿佛凝结了一层薄薄的霜。好久没有看到过这轮月亮了。在金陵城里一掷千金的酒楼里,来不及看它;在朋友觥筹交错的应酬中,忘记了看它。如今一事无成,功名难觅,那轮月亮不请自来,明晃晃地悬在天空,默默地注视着诗人。它好像在问:你还记得我吗?
噢,当然记得!当年离开故乡,经过峨眉山,在平羌江的水面上就曾与你相遇,还为你写诗一首: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只可惜月亮还是那轮月亮,而“我”已不是当年离开家乡的那个我了。
低下头来,一股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远方的家人可好?他们今晚是否也在这片月光下想着我呢?他们有没有托月亮捎带一封书信给我呢?可是月亮一句话也不说,依然一幅冷峻的面孔。这种无语的沉默,好像是对诗人虚度时光的不满。
那就把今晚的月光和思念写下来,寄给故乡的亲人吧。李白用短短的二十个字,用最简洁明了的文字,写下了这首《静夜思》,道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想说却又说不出的话。一经写成,便流传千年。它属于每一位离家在外的游子,是一首乡愁咏叹调。
其实,李白的一生和月亮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妹妹叫李月圆,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明月奴。有一个传说,李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到了长江,划着小船,喝着美酒,看到水中一弯月亮是那么美,居然“乘酒捉月,沉水中”,离开了人世(《唐才子传》卷2)。李白是一位因捉月而死的诗人,他的死居然也这么充满诗意!
李白的诗中更是少不了月亮,除了“床前明月光”(《静夜思》),还有“举杯邀明月”(《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关山月》)、“长安一片月”(《子夜吴歌·秋歌》)等等,可以说,李白是写月亮的高手。如果李白的诗歌没有月亮,那么他的诗歌就会少些许皎洁的光亮;如果天上月亮没有李白的诗歌,月亮也会欠缺诗意的温度。
到底是诗人成就了月亮,还是月亮成就了诗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