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行路难
跨脚出门刺枚棘,[72]缩脚回来刺枚添。[73]
安讨坐下挑棘出,早又刺枚屁股边。[74]
这首歌是雷州歌中的极品,令人一唱三叹,拍案叫绝。
你看,刚刚伸脚出门,便扎了一枚棘,急忙缩脚回来时,又扎了一枚,准备坐下把棘挑出来,不料屁股上早又扎了一枚。左是棘,右是棘,前是棘,后是棘,上是棘,下是棘;进不得,退不得,行不得,坐不得。此路何其难!
古典诗词中,慨叹世路艰难者特别多。李白的《行路难》诗就有三首。第一首是: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心情郁闷。面对一斗价千金的美酒,一席值万钱的好菜,竟放下杯子,丢掉筷子,吃不下,拔出剑来,四面环顾,心里茫然。就好像,想要渡过黄河嘛,冰峰堵塞了河道;将要攀登太行,大雪又封了山路。政治上走投无路,只好碧溪垂钓,聊以消遣。朦胧中又好像碧溪与银河相通,他乘舟经过太阳身旁,皇帝又召见他了。回到现实时,才慨叹到处是岔路,那青天大道在哪里啊?但是,毕竟他还相信,终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直渡沧海,驶向彼岸。
我们这首雷州歌唱得那么绝,绝无生路。
南北朝诗人鲍照更有《拟行路难》诗十八首,也是“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叹息什么呢?无非是“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等等。自古以来圣人贤人都是非常贫贱的,何况我们这些出身寒微而且性格又耿直的人呢?于是说:“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人生是各有命运安排的,怎么能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呢?赶快喝酒吧,宽慰情怀,举杯堵住嘴巴,不要再唱什么行路难了。他是欲唱还休,不忍再唱了。鲍照比李白绝望,他的诗也就更绝些。不过,还是远远不如我们雷州乡下野人的《行路难》这么难,涵盖面这么广。
这是一首特殊的歌。
首先,此歌不知所唱何事。只一味说棘,到处是棘,却不明言什么棘。可是政治上的棘,又可是经济上的棘,还可是身体上的棘,生活上的棘,学习上的棘,工作上的棘;可是贼,可是兵,可是神,可是鬼,可是天灾,可是人祸,可是一切不如意的事。这样的棘,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古雷州歌中也有一首全身刺人的歌:
有讲水底棘毒死,无安债刺毒过它。
思棘刺脚都有节,想债刺人闷不离。
此歌虽然四句都是刺来刺去,但仅仅是钱债,不如这首《行路难》歌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涵盖万物,总括古今,意义没有这么重大,这么深远,这么广泛。
其次,《行路难》歌不知所指何人。只见歌中确有一人,他刚刚出门时,脚中便被扎了一棘,赶紧把脚缩回来,不料又扎上了一枚。他生气地正要坐下,慢慢地把棘挑出,谁知屁股尚未着地,肛门边早又中了一枚。干脆忍痛坐下来嘛,不敢,又怕再扎几枚,而且扎得更深。挺腰站起来嘛,又不知伸脚何去,伸向哪里都是棘。刺在身上的棘正一阵阵作痛,他痛苦的脸上一阵阵的不解,一阵阵的愤恨,一阵阵的无奈,他才唱了这首歌。说是唱,倒不如说是叹,他哀叹:世路艰难何至如此?这个人的形象还是很鲜明,很清楚的。可闻,可见,可摸;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听了这首歌,谁都看见了这个人。他应该是这首歌作者本人,是在叹自己的事;他又好像是另一个人,是叹别人的事。他好像是一个中年人,也好像是青年人,甚至是少年。不,他更像一个饱经风霜、深知世故的老年人。什么人都像,以至越看越模糊起来。他好像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又好像是一个失志的知识分子,好像一个工商人员,又像艺术家,还像其他别的什么人。不过,倒过来再看清楚,原来他就是一个人,只是包括了所有同样遭遇的人。就像元朝戏剧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中只见一幅苍凉萧索的秋郊夕照图景,刻画的大约是愁穷苦别的天涯游子的心境。但所指其谁,实不明白。只知都是天涯沦落人,又都像天下所有沦落人,而天下古今所有沦落人又都有同感。每每念及便黯然神伤,连声叹息。这就是高妙艺术品的撼人功力、诱人魅力和不朽活力。
总之,此歌不明说何事,所含之事更多,不确指何人,所及之人更泛。此歌题为“行路难”,反映的其实不止行路难,简直是坐立不安,进退两难。实在是一首逾越时空、雄冠千古的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