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街: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的起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世界报》等报纸报道说,同盟国正在考虑设立一个国际法庭以起诉纳粹头目。理论逐渐变为事实:法庭将有8名法官,其中2名是法国人。其中1名可能是莱昂认识的,至少是知道名字的罗贝尔·法尔科,曾任巴黎上诉法院的法官。67

1945年10月,针对22名被告的起诉书被提交给了法庭。《世界报》描述了他们将被起诉的罪行,并指出其中一个叫作“灭绝种族罪”的新罪名。“这一罪名代表着什么?”报纸提出问题,“它的起源是什么?”一篇对拉斐尔·莱姆金的访问回答了这个问题,文中称他是发明这个名词的人,身份为美国教授。当被问到它的现实作用时,莱姆金向记者提到那些发生在维也纳和波兰(与莱昂有着密切关系的地方)的事件。莱姆金告诉法国读者:“如果将来有一个国家的所作所为是意图毁灭人口中的少数民族或少数族裔的话,任何一个行凶者一旦离开该国,都可以被逮捕。”68

对维也纳和波兰的事件的提及,又一次提醒了莱昂,他的家人们还杳无音讯。虽然他的父亲平卡斯和他的兄弟埃米尔在1914年年底就已经相继过世了,但那些留在维也纳、伦贝格和若乌凯夫的家人呢?

1945年的莱昂没有家人的任何信息,但现在我有。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他从童年起就熟知的加利西亚地区的每一个家人,包括布赫霍尔茨家和弗莱施纳家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被杀害了。战争开始时居住在伦贝格和若乌凯夫的70多个家庭成员中,唯一幸存的是莱昂,这个微笑的大耳朵男孩。

莱昂从来没有对我讲过那段时期,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些家庭成员。直到现在,由于接受邀请去利韦夫做讲座,我才得以逐渐理解他在直到20世纪末的余生中所承受的沉重的伤痛和打击。我在他的后半生才认识的那个他,是加利西亚那段岁月中存活下来的最后一个人。这就是我小时候听到那种“沉默”的原因,充斥在他与丽塔共同生活的狭小公寓里的那种“沉默”。

从极少数的文件和照片中,我重新勾勒出了消失的世界的轮廓。空白太多了,而且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空白。我注意到在他的文件中缺少了莱昂和丽塔感情热烈的通信。对于她“最爱的孩子”,丽塔寄出了衷心的爱意,但是如果也有一种类似的感情是给莱昂的话,它并没有留下任何书面的痕迹。反过来也是一样。

我有一种感觉,他们在1939年1月分离之前,生活中还有别的事情发生过。为什么莱昂会独自一人离开维也纳?他那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是怎么来到巴黎的?丽塔为什么留下来?我再看那些文件,开始在写有蒂尔尼小姐地址的纸片和戴领结的男人的三张照片上面寻找线索。

它们没有提供多少帮助,于是我转而研究另一个与他的早年生活有关的地方,若乌凯夫小镇。这是莱昂的母亲马尔卡的出生地,也是那位把“危害人类罪”这个词加入纽伦堡审判中的赫希·劳特派特的出生地。

注释

1. 2011年4月1日,国际法院裁定,它没有审理此案的管辖权。

2. Wittlin, City of Lions, p.5.

3. 他于1947年入狱,1950年去世,“Czuruk Bolesław—The Polish Righteous”, http://www.sprawiedliwi.org.pl/en/family/580,czurukboleslaw。

4. Michael Melnyk, To Battle: The History and Formation of the 14th Galicien Waffen-SS Division, 2nd ed. (Helion, 2007).

5. Andrey Sheptytsky,1865年7月29日—1944 年11月1日。Philip Friedman, Roads to Extinction: Essays on the Holocaust, ed. Ada June Friedman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of America, 1980), p. 191;John-Paul Himka, “Metropolitan Andrey Sheptytsky,” in Jews and Ukrainians, ed. Yohanan Petrovsky-Shtern and Antony Polonsky (Littman Library of Jewish Civilization, 2014), p.p.337–360.

6. 利沃夫州政府档案馆。

7. 华沙档案与历史记录中心。

8. 1547 年—1620 年。

9. 数字拷贝文件。

10. Joseph Roth, The Wandering Jews, trans. Michael Hofmann (Granta, 2001), p.25.

11. 1879年若乌凯夫土地所有者卡片档案,利沃夫历史档案馆,186 号全宗,1 号目录,1132 号案卷,B 册。

12. 《伦敦条约》(Treaty of London),签订于1913年5月30日,签署者: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塞尔维亚、希腊、黑山、意大利、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

13. 《布加勒斯特条约》(Treaty of Bucharest),签订于1913 年8月10日,签署者: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

14. “Lemberg Taken, Halicz As Well,” New York Times, Sept. 5, 1914.

15. Stefan Zweig, Beware of Pity, trans. Anthea Bell (Pushkin, 2012), p.451.

16. 奥地利国家档案馆馆长 2011 年 5 月 13 日致作者信。

17. 《圣日耳曼条约》(Treaty of Saint-Germain-en-Laye),签订于1919 年 9 月,签署者: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塞尔维亚、美国。第93条规定:“奥地利应将割让领土内属于民政、军政、司法或其他行政管理形式的各项档案、登记册、计划、产权证书和文件等迅速移交有关主权国家。”

18. Roth, Wandering Jews, p.55.

19. 1911年1月22日—1990年7月29日,1970年—1983 年任奥地利总理。

20. 见第2章注39。

21. Wittlin, City of Lions, p.4, p.28.

22. Roth,Wandering Jews, p.p.56–57.

23. Neue Freie Presse, May 13, 1933, http://anno.onb.ac.at/cgi-content/anno?aid=nfp&datum=19330513&zoom=33.

24. Howard Sachar, The Assassination of Europe, 1918–1942: A Politic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5), p.202.

25. Otto Tolischus, “Polish Jews Offer Solution of Plight,” New York Times, Feb. 10, 1937, 6.

26. Guido Enderis, “Reich Is Jubilant, Anschluss Hinted,” New York Times, March 12, 1938, 4; “Austria Absorbed into German Reich,” New York Times, March 14, 1938, 1.

27. Friedrich Reck, Diary of a Man in Despair, trans. Paul Rubens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12), p.51.

28. “Hitler’s Talk and Seyss-Inquart Greeting to Him,” New York Times, March 16, 1938, 3.

29. Doron Rabinovici, Eichmann’s Jews, trans. Nick Somers (Polity Press, 2011), p.p.51–53.

30. 奥托·冯·韦希特尔的生平简历,由霍斯特·冯·韦希特尔提供,于1938年6月11日记录在案。

31. 维也纳犹太社团,一般认为成立于1852年,至今仍在运转(http://www.ikgwien.at)。

32. Rabinovici, Eichmann’s Jews, p.p.57–59.

33. 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数据库(Julius Landes,1911年4月12日出生),根据奥地利抵抗组织文献中心提供的信息。

34. Frederick Birchall, “Poland Repudiates Minorities’ Pact, League Is Shocked,” New York Times, Sept. 14, 1934, 1; Carole Fink, Defending the Rights of Ot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338–341.

35. See generally Jean Brunon and Georges Manue, Le livre d’or de la Légion Étrangère, 1831–1955, 2nd ed. (Charles Lavauzelle, 1958).

36. Janet Flanner, “Paris, Germany,” New Yorker, Dec. 7, 1940, in Janet Flanner’s World, ed. Irving Drutman (Secker & Warburg, 1989), p.54.

37. Augur, “Stalin Triumph Seen in Nazi Pact; Vast Concessions Made by Hitler,” New York Times, Sept. 15, 1939, 5; Roger Moorhouse, The Devils’ Alliance: Hitler’s Pact with Stalin, 1939–1941 (Basic Books, 2014).

38. Robert Kershaw, War Without Garlands: Operation Barbarossa, 1941/42 (Ian Allan, 2008).

39. Rabinovici, Eichmann’s Jews, p.103.

40. Ibid.

41. 据文件记录,可查阅: http://www.bildindex. de/obj16306871.html#|home。

42. Rabinovici, Eichmann’s Jews, p.104.

43. Ibid.

44. Third Man Museum, http://www.3mpc.net/englsamml.htm .

45. Anna Ungar (née Schwarz)的证言,1942年10月从维也纳被驱逐到特雷西恩施塔特,南加州大学浩劫基金会研究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GBFFlD4G3c8。

46. 她和其他被驱逐者一起被押送到美景宫后面的阿斯庞火车站:Henry Starer 的证言,1942年10月从维也纳驱逐到特雷西恩施塔特,南加州大学浩劫基金会研究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Aj3AeKIlc。

47. 据档案记录。

48. 马尔卡·布赫霍尔茨被运送的细节可参考: http://www.holocaust.cz/hledani/43/?fulltextphrase=Buchholz&cntnt01origreturnid=1;名单可查阅: http://www. holocaust.cz/transport/25bqterezintreblinka/。

49. 关于弗朗茨·施坦格尔,最翔实的著作莫过于Gitta Sereny’s Into That Darkness (Pimlico, 1995);关于特雷布林卡,最真实的莫过于Chil Rajchman的第一手陈述,Treblinka: A Survivor’s Memory, trans. Solon Beinfeld (MacLehose Press, 2011)。

50. 这一片段可参见: https:// www.youtube.com/watch?v= JXweT1BgQMk。

51. Claude Lanzmann, The Patagonian Hare, trans. Frank Wynn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3), p.424.

52. See http://www.holocaust.cz/hledani/43/?fulltextphrase=Buchholz&cntnt01origreturnid=1.

53. Clara Kramer, Clara’s War: One Girl’s Story of Survival, with Stephen Glantz (Ecco, 2009).

54. Ibid. , p.124 ; Gerszon Taffet, The Holocaust of the Jews of Żółkiew, trans. Piotr Drozdowski (Central Jewish Historical Committee, Lodz, 1946).

55. Maurice Rajsfus, La rafle du Vél d’Hiv (PUF, 2002).

56. 据作者与贝特雷米厄先生在2012年8月2日所通电话内容。

57. 法国犹太人联盟于1941年11月29日由Vichy 政府犹太事务办公室依法成立,以便将法国全部犹太组织合并为一个单位。该组织于1944 年8月9日依法解散。

58. Asher Cohen, Persécutions et sauvetages: Juifs et Français sous l’occupation et sous Vichy (Cerf, 1993), p.403.

59. Raul Hilberg, La destruction des Juifs d’Europe (Gallimard Folio, 2006), p.p.1209‒1210.

60. 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成立于1914年,至今仍在运转(http://www.jdc.com);全国战俘及被放逐者运动由François Mitterrand带头,融合了3个已存在的法国抵抗组织,创立于 1944年3月12日。参见Yves Durand, “Mouvement national des prisonniers de guerre et déportés,”,引自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Résistance, ed. François Marcot (Robert Laffont, 2006);法国犹太人团结和防卫委员会是为反对法国犹太人联盟而于 1943 年底创立的。参见 Anne Grynberg, “Juger l’UGIF (1944‒1950)?”,引自Hélène Harter等主编的Terres promises: Mélanges offerts à André Kaspi, (Publications de la Sorbonne, 2009),p.509n8。

61. 这家餐馆始建于 1927 年,因包括毕加索、波伏娃、萨特在内的画家、作家、歌手喜爱在此聚集而闻名。

62. Nancy Mitford, Love in a Cold Climate (Hamish Hamilton, 1949).

63. 那些被处决的人中:法兰西自由射手游击队—移民劳工建立于 1941 年。参见generally Stéphane Courtois, Denis Peschanski, and Adam Rayski, Le sang de l’étranger: Les immigrés de la MOI dans la Résistance (Fayard, 1989)。1944 年 2 月 15 日在大陆酒店由德国军事法庭对这 23 名成员进行了审判。

64. 海报的正面和背面内容可参见: http://fr.wikipedia.org/wiki/Affiche_rouge#/media/File:Affiche_ rouge.jpg。

65. 原文为: “Bonheur à tous, Bonheur à ceux qui vont survivre,Je meurs sans haine en moi pour le peuple allemande, Adieu la peine et le plaisir, Adieu les roses, Adieu la vie adieu la lumière et le vent.”。

66. 据马克斯·库普费尔曼于1945年5月9日写给莱昂·布赫霍尔茨的信。

67. Robert Falco,法国律师,1882年2月26日—1960 年1月14 日。他在 1907 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剧院观众的义务与权利”的。

68. Robert Borel, “Le crime de génocide principe nouveau de droit international,” Le Monde, Dec. 5, 1945.

疑为圣母升天圣殿总主教座堂,俗称拉丁主教座堂。——本书中脚注皆为译者注,此后不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