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往今来中国节》元旦:公元岁首第一天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节日在岁月长河中经历数千年浸染;
从驱崇禳灾到祈福娱乐一路走来,
流光溢彩的岁节将人类的日子装扮。
爆竹声中辞旧岁,欢天喜地换桃符。岁岁年年,我们都要欢天喜地过一个个节日。岁节与我们有着深切的渊源,从驱崇禳灾到祈福娱乐,人们在岁节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愿望,装点得这样动人和多彩。
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汉族传统节日近50个,主要节日有:元旦、除夕、春节、上元节(元宵节)、立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少数民族也有许多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
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传统节日形成过程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地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与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为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在这些中国味十足的节日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它就像遗传基因一样,从先辈那里一代代传下来,把那些流传千古的优良品质注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构成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欢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时间
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释义
元旦,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历史起源
元旦,据说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殷商时期,人们为了把握时间、节令,以利耕作,当时的“天文学家”们,已懂得以月亮的活动来计时。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作“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四千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19年的到来,它只有“70岁”。
故事传说
元旦传说,在四千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十分受人爱戴。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节日习俗
中国古代的元旦,即现代中国所称之“春节”的习俗。现代中国的元旦,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较少。
元旦诗词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