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综合实训指导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必要性

2.3.1 跨境电商有助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拓展贸易市场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发展规模等因素的限制,普遍面临市场规模较小、销售渠道窄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而跨境电商是一种无边界交易,同时具有全球性和及时性的特点,能有效地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这就意味着不同于传统商圈,跨境电商能打破传统贸易中由时间、地理因素导致的信息传递渠道的限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价格及渠道垄断的贸易壁垒,通过互联网络构建不同国家和地区产品信息集聚的平台,突破传统意义上贸易渠道的限制,使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可将生产的产品直接面向整个国际市场,并能够直观高效地完成对产品和服务的展示与营销活动。由此可见,跨境电商可以使我国的产品直接抵达全球消费者,十分有助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扩大销售渠道,拓展贸易市场。

2.3.2 跨境电商有助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跨境电商有助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降低各方运营成本,增加利润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于对资金风险的规避,国外进口商不再倾向于长期采购、大额交易的贸易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多批次采买且每次采购数量较小的弹性碎片化采购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生产模式也逐渐向弹性化靠拢。一方面,弹性化的生产销售方式可实现资金的快速回流;另一方面,弹性化生产方式有助于减轻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库存压力,使其在产品的运输、储存、人工等各方面降低成本,获得更多利润。

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相比,有着不同的贸易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贸易链。传统外贸流程中,供应链各个环节独立经营、自主核算,再加上信息的不完全性,导致大部分利润分散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原来在贸易商、批发商等环节被挤压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被转移出来成为中小外贸企业的利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成本的降低。

2.3.3 跨境电商有助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对外贸易模式得到不断的发展。这种对外贸易模式缩短了产品从工厂到国外消费者的距离,重塑了价值链,促使中小外贸企业从多个角度不断进行转型升级。

第一,促使中小外贸企业生产方式向弹性化转型。跨境电商这种新型对外贸易模式的特点在于更适应多批次小额订单为主的交易方式。现阶段,我国出口型中小外贸企业面对的市场是富有弹性的,弹性的目标市场就代表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规律的变动化,因此中小外贸企业原有的大批量模板化生产方式需要做出调整改变。而中小外贸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经营和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改变原有生产模式的成本较低,所以为了规避库存风险,追求更多的利润,中小外贸企业倾向于跟随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逐步将生产方式向弹性化转变。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中小外贸企业库存产品所需的存储成本,二来使资金的流转速度得到更快的提升。

第二,促使中小外贸企业产品向生产定制化转型。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消费者自我需求理念的回归,产品的“个性化”“独特性”和“订制性”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不同于大型的生产企业,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更普遍性地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制约,往往只生产某一特定类型的产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来获得市场认可。跨境电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渠道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趋势,根据客户对产品的独特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生产。这就为我国中小外贸企业通过互联网发掘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发挥工匠精神,生产小而美的定制化商品提供了发育的土壤,促使更多的中小外贸企业向产品生产定制化不断转型升级。

第三,促进我国中小外贸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的中小外贸企业大部分进行以加工贸易等为主的一般商品贸易,位于“微笑曲线”的制造环节,盈利空间比较低。而跨境电商的出现,使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可以直接面向国外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特性需求并对其进行跟踪服务,这在无形中就使中小外贸企业的位置移动到“微笑曲线”的后端。与此同时,在企业不断增强对需求特征的把握能力时,就能提前感知消费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从而进行设计与研发,拓展了“微笑曲线”的前端,通过创新获取新的利润模式,这就改变了产业链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