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袋蛾类
袋蛾类属鳞翅目蓑蛾科,又名蓑蛾。雌雄异型。雄蛾有翅,雌蛾无翅。幼虫吐丝缀叶形成护囊,雌虫终生不离幼虫所织的护囊。常见的种类有大袋蛾、小蓑蛾、白囊蓑蛾等。
大袋蛾
【分布为害】又名大蓑蛾、避债蛾,俗名吊死鬼。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山东、河南发生严重。食性杂,以幼虫取食悬铃木、刺槐、泡桐、榆等多种植物的叶片,易暴发成灾,对城市绿化影响很大。
【识别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雌虫无翅,体长25~30毫米,粗壮、肥胖。雄蛾黑褐色,体长20~23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沿翅脉黑褐色,翅面前、后缘略带黄褐色至赫黑色,有4~5个透明斑(见彩图2-4)。卵:椭圆形,黄色,产于雌蛾护囊蛹壳内。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40毫米,雌幼虫黑色,头部暗褐色。雄幼虫较小,体较淡,呈黄褐色。护囊纺锤形,成长幼虫的护囊长达40~60毫米,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有时附有少数枝梗,排列不整齐(见彩图2-4)。蛹:雌蛹枣红色,雄蛹赤褐色。
护囊:纺锤形,上面常有较大的碎片和小枝条。
【发生规律】多数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出蛰,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份羽化,卵产于护囊蛹壳内,每头雌虫平均产卵3430粒。6月中旬开始孵化,初龄幼虫从护囊内爬出,靠风力吐丝扩散。取食后吐丝并咬啮碎屑、叶片筑成护囊,袋囊随着幼虫成长扩大而更换,幼虫取食和活动时负囊而行,头、胸露在外面,幼虫老熟后爬到树上吐丝固定护囊越冬。
【袋蛾类综合防治】
(1)人工防治。冬春摘除越冬虫囊,消灭越冬幼虫,平时结合日常管理,顺手摘除护囊。
(2)药剂防治。虫量多时可喷90%晶体敌百虫或40.7%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根据幼虫多在傍晚活动的特性,宜在傍晚喷药。喷药时应注意喷施均匀,要求喷湿护囊,提高防效。
(3)生物防治。用青虫菌或Bt制剂500倍液喷雾,保护蓑蛾幼虫的寄生蜂、寄生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