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古建筑台基构造

台基是单体建筑的基座,是古建筑三“分”之一的“下分”。台基在中国古建筑发展中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出现茅茨土阶,利用夯实的土台抬高地面,起御潮防水的作用,增加房屋的坚固性,这便是台基的雏形。东汉时期出现了夯土外包砖石的台基,随着台基基座材料由夯土向砖石的转变,其构造也发生了变化,基座的侧面和顶面开始包砌砖石,由此产生了阶沿石、地栿、陡板石。至隋唐时期台基已形成固有形式,即素方台基和须弥座台基。台基至清代逐步完善,形成了包括台明、台阶、栏杆、月台四个基本组成要素,如图2-11所示。

图2-11 台基的组成要素

一、台基的作用

1.防水避潮、稳固屋基

从实用性的角度看,台基可以防水避潮、稳固屋基。《墨子·辞过》中指出:“古之民,未知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从中可以得知通过提升建筑的高度来防水,夯实土层隔离地下潮气,从而保证建筑的室内有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既适合于人们的居住和使用,同时也保护了台基上的木构架,使木构架避免受潮腐朽。另外台基埋深部分的磉墩和拦土在稳固建筑、承受荷载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2.组织空间

在建筑组群构成中,台基还能起到组织空间、调度空间和突出空间重点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运用月台和多重台基。月台既扩大了主建筑的整体形象,也为主建筑前方组织了富有表现力的“次空间”,加强了主建筑与庭院的联系。多重台基最多做三重,通过层层扩展台基,壮大主建筑整体形象,有效强化了庭院的核心空间,突出了空间重点和高潮。

3.扩大体量、调适构图

古建筑的台基是基于技术性功能的需要而形成的,但在使用上还具有积极的美学意义,可以扩大体量、调适构图。中国古建筑擅长运用台基来扩大建筑体量。木构架建筑由于自身结构、用材的限制,屋身的间架和屋顶的悬挑都不能采用过大的尺度,因此可以通过台基有效地扩展体量。提升台基高度,放大台基尺度,能够强化主建筑的中心位置,突出威严,强调其重要性。台基是单体建筑物立面构成的三“分”之一,在重要建筑中,所起的造型作用十分显著。它为立面提供宽大的基座,使得视觉构图平衡,避免大屋顶建筑在视觉上产生头重脚轻的失衡感,增强了建筑造型的稳定感。

4.独立建坛

台基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还可以与屋身、屋顶分离而独立构成单体建筑。祭祀建筑中的祭坛就属于这类。例如北京天坛圜丘,三重同心圆的汉白玉台基,组成了圜丘的主体,充分显示出台基独立组构建筑的潜能。

5.等级标志

台基很早就被选择作为建筑上的重要等级标志。《礼记·礼器》中提到,古代台基以高为贵,规定:“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一直到清代,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中仍然延续对台基高度的严格等级限定:“(顺治)十八年(1661年),题准公侯以下,三品官以上,房屋台阶高二尺;四品官以下,至士民房屋,台阶高一尺。”台基的高低自然地关联到台阶踏跺的级数,即“阶级”的多少,“阶级”一词后来衍生为表明人的阶级身份的专用名词,可见台基的等级标志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在同一建筑组群中的主次建筑之间,台基的高度也有差异,等级也有区分。通过对台基等级的控制,可以强调建筑组群之间的从属关系,从而加强组群的整体协调性。

二、台基的类型

(1)按台基的使用功能分 可划分为建筑台基、独立夯土台基、台座三种类型。

建筑台基就是单体建筑的基座;独立夯土台基大多为祭祀所用,如浙江余杭的瑶山遗址就是用土堆成的长方祭坛;台座多为大型佛像下部的基座。

(2)按台基的层数分 可划分为单层台基、双层台基和三层台基。

大多数古建筑单体都是单层台基;皇家建筑和用来祭天的建筑基座常采用三层台基;少数先贤祠庙中如祭祀孔子的大殿,可以采用双层台基。

(3)按台基的形式分 可划分为普通台基、须弥座台基、复合型台基,如图2-12所示。

图2-12 台基的形式

普通台基一般为素方盒子,是普通房屋建筑台基的通用形式。须弥座台基的侧面呈突凹状,是宫殿、坛庙建筑台基的常见形式。除了用于建筑台基,还用于墙体的下碱部位,作为基座类砌体或作为水池、花坛单独使用。复合型台基是普通台基、须弥座台基两种台基的重叠复合,用于比较重要的宫殿或坛庙建筑。其组合形式有双层普通台基、多层须弥座台基、普通台基与须弥座台基的组合。普通台基与须弥座台基的组合中,普通台基相对比较低矮,一般只露出一层阶条石的高度,或在阶条石之下加一层台阶。多层须弥座台基的层数大多是双层,极为重要的宫殿采用三层。多层须弥座台基的做法中,下层须弥座必须为带龙头须弥座,上层则比较灵活。各层须弥座的高度可不相同,但最底层的应最高大。

(4)按台基的砌筑材料分 可划分为砖砌台基、石砌台基、琉璃砌筑台基、混合砌筑台基。

①砖砌台基:砖砌台基的砖料可用城砖、条砖,砌筑类型主要是干摆砌筑、丝缝砌筑、糙砖砌筑等类型,多用于民居、地方建筑或室内佛座等基座类砌体。

②石砌台基:石砌台基的最上面一层均安放阶条石,台基的四角放置角柱石,台基的做法有陡板石砌筑、方正石或条石砌筑、虎皮石砌筑、卵石砌筑、碎拼石板砌筑,官式建筑的石砌台基多用陡板石做法。

③琉璃砌筑台基:琉璃砌筑台基常用于基座,多为须弥座形式。

④混合砌筑台基:混合砌筑台基主要表现在台基外侧界面的台帮部位,其做法有砖石混合砌筑和琉璃与石混合砌筑。砖石混合砌筑的做法是阶条石、角柱石和土衬石用石料,其余用砖砌筑;琉璃与石混合砌筑的做法是阶条石、角柱石和土衬石用石料,其余用琉璃砌筑。砖石混合砌筑的台基是古建筑台基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台基的砌筑类型如图2-13所示。

图2-13 台基的砌筑类型

三、普通台基构造

台基由地面以上的露明部分和地面以下的隐蔽部分组成。露明部分称为台明,地面以下(即室外地坪以下)的部分称为埋深,也称“埋头”,如图2-14所示。一般古建筑基础埋深较浅,多取台明高度的1/2,但是在现代仿古建筑施工中,一般要考虑到当地冻土深度的影响,故要求埋深不小于当地的冰冻线。古建筑台基的形式主要有普通台基与须弥座台基两种:普通台基外形简洁,多为素方盒子;须弥座台基,侧边多做凸出凹进的线脚,形式华丽、做工精细。另外,在高等级做法中常常在台明前部加设月台,功能上可以作为观月赏景或作为宗教礼仪和人群集聚的空间。月台在高度上一般低于台明一个阶条石,在长度上也小于前者,并且为了方便联系,在月台两侧常设有抄手踏跺。

图2-14 普通台基的构造组成(剖透视)

1.台明高度

台明的高度,即室外地坪至台基上表面(一般指台基边缘部位)的垂直距离。其规定宋清各有要求。为了便于排水,台明一般要做出内高外低的坡度。

(1)宋制规定 《营造法式》卷三述:“立基之制,其高与材五倍。如东西广者,又加五份至十份。若殿堂中庭修广者,量其位置随宜加高,所加虽高不过与材六倍。”即是指台基高一般按所取用的材等尺寸的五倍确定。如果建筑东西向比较长,可再增加5~10份。若殿堂前为宽阔的庭院,可以根据其位置适当加高,但最高不得超过取材等级的6倍。

例如:某宋式殿堂型建筑,用材为二等材,其材广0.825尺,则台基高可取定4.125尺[0.825×5=4.125(尺),约为1.287m];若用材为八等材,其材广0.45尺,则基台高可取定2.25尺[0.45×5=2.25(尺),约为0.702m];加高取值,用材为二等材,台基高可增加0.275~0.55尺[每份尺寸为0.825/15=0.055,则增加尺寸为0.055×(5~10)=0.275~0.55尺],若用材为八等材,台基高可增加0.15~0.3尺[每份尺寸为0.45/15=0.03,增加尺寸为0.03×(5~10)=0.15~0.3尺]。

宋式台基构造详见图2-15。

图2-15 宋式台基构造

(2)清制规定 台明的高度有明确的规定,大式建筑高为檐柱高的1/5,小式建筑的台明高则为檐柱高的1/7~1/5。

(3)江南《营造法原》规定 《营造法原》在《石作》中提及厅堂阶台至少高1尺,殿庭阶台至少高3~4尺(此处采用鲁班尺,1尺为27.5cm)。

2.台帮构造

台帮构造指台明四个侧面与台明地面及室外地坪交界处的构造处理方法,普通台基台明部分台帮有砖砌台帮、砖石台帮、石砌台帮及混合砌筑等做法。其中石砌台帮中的陡板石台帮等级最高,构造做法较为复杂,因此本书主要介绍陡板石台帮的构造组成。陡板石台帮露明部位自下而上由土衬石、陡板石(埋头角柱石)、阶条石等组成,台帮里侧为砖砌背里。台帮细部构造如图2-16所示。

图2-16 台帮细部构造

(1)土衬石 土衬石是台帮石活的底层构件,也是台明与埋深的分界点,它是承托其上所有石构件(如陡板、埋头等)的衬垫石。土衬石高出室外地坪1~2寸,比陡板石宽出约2寸,宽出部分就是“金边”。当土衬石全部露出地面时,可作为台明的首层。小式建筑或次要建筑中,可以不用土衬石,以青砖代之。土衬石上凿有安装连接陡板石的槽口,即“落槽”。按陡板石的宽度,在土衬石上凿出一道浅槽,陡板石立在槽内,可增强连接的稳固性。

(2)陡板石 陡板石,江南称为“侧塘石”,是台帮石活底层之上的第二层,位于台明四周侧边作为护边石。陡板石一般立置于背里砖外皮,陡板外皮上与阶条石外皮齐平,下端安装在土衬石落槽内。上端作榫,装入阶条石下面的榫窝内,陡板的两端也可做榫,用以相互连接并与埋头角柱连接。陡板石长并没有严格的尺寸规定,可根据现场材料进行加工,陡板石通长尺寸为台基通长减去2倍的角柱石;高为台明减去阶条石厚再加上落槽尺寸;厚度取1/3本身高或同阶条石厚。

(3)埋头角柱 埋头角柱简称“埋头”,位于台明四角,是台明转角部位的护角石。埋头侧壁与陡板的交界面上应凿出榫或榫窝,以连接陡板。其规格,宋《营造法式》规定:“造角柱之制,其长视阶高,每长一尺则方四寸。柱虽加长,至方一尺六寸止。其柱首接角石处合缝,令与角石通平。若殿宇阶基用砖作叠涩坐者,其角柱以长五尺为率,每长一尺则方三寸五分。”即角柱石垂直长按台明高而定,断面宽窄按0.4台明高见方计算,但最大不超过1.6尺见方。角柱石两面要与其上的角石平。如果殿宇用砖砌须弥座,其高不超过5尺,断面按0.35倍高见方计算,如图2-15(b)所示。

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无陡板埋头角柱石,按台基之高除阶条石之厚得长,以阶条石宽定见方,如阶条石宽一尺二寸二分,得埋头角柱石见方一尺二寸二分。”即角柱石高按台明高减阶条石厚计算,宽、厚可同阶条石。埋头按其部位可以分为出角埋头、入角埋头,按构造形式可以分为单埋头、厢埋头、混沌埋头(如意埋头)、琵琶埋头,如图2-17所示。

图2-17 埋头(角柱)构造

(4)阶条石 阶条石,宋称“压阑石”“压面石”,江南做法中称为“阶沿石”。它是台基最上面一层石活的总称,位于台明地面周边,起保护台面的作用。阶条石的规格,宋《营造法式》卷三述“造压阑石之制,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也就是每块压阑石尺寸长3尺、宽2尺、厚6寸。

清《工程做法则例》对于等级较高的建筑,阶条石的长度要求按“三间五安、五间七安、七间九安”进行配置,即建筑前檐阶条石的块数比房间数多两块,如三间房放置五块阶条石,叫做“三间五安”,以此类推“五间七安”“七间九安”等;一般建筑可不遵循此规则,可按台明长现场配置。后檐阶条石视建筑的等级而定,也可与前檐阶条石做法相同。阶条石的宽度,大式建筑按下檐出尺寸减半柱顶石,小式建筑按柱顶石方径减2寸。阶条石的厚度,大式建筑按0.4本身宽取定,小式建筑按0.3本身宽取定。

每块阶条石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好头石、落心石等,详见图2-18。“好头石”又称“横头”,位于前、后檐的两端;宫殿及重要建筑中,好头石通常与两山条石连做,叫做“联办好头”;“坐中落心石”又称“长活”,位于前、后檐的中间;“落心石”位于坐中落心石与好头石之间;“两山条石”是山墙侧的阶条石,两山条石的块数一般不受限制,而两山条石和后檐阶条石的宽度受建筑形式的影响很大,详见图2-19。月台与主体建筑台基相接部分的阶条石,由于处在屋檐下,所以称为“月台滴水石”。做法讲究的阶条石在大面上要做泛水,阶条石的下面可凿做榫窝,以便和陡板上的榫头相接。

图2-18 阶条石各部分名称

图2-19 两山条石和后檐阶条石的宽度与建筑形式的关系

由于下檐出尺寸的变化,阶条石可以做成与柱顶石相接,也可以离开柱顶石。如果下檐出的尺寸较小,阶条石的里皮可以比柱顶石的外皮还要靠里,出现这种情况时,要保证柱顶石和阶条石的合理放置,应将阶条石上多余的部分凿去,这种做法叫做“掏卡子”。好头石上的卡子叫“套卡子”,落心石上的卡子叫“蝙蝠卡子”。

《营造法原》明确提出阶沿石按台基边长定,其宽区分殿庭和厅堂之制,殿庭依廊道界深或小于界深减4寸,厅堂定1~1.6尺;厚按阶踏厚。

四、须弥座台基构造

须弥座台基源于佛像基座,《营造法原》称为“金刚座”。“须弥”一词来源于佛教,印度的须弥山,是中心制高点,因此用于佛像基座能够显示其威严和崇高,故将佛像下的基座都尊称为须弥座,之后用于台基,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流行于高级殿堂建筑中。须弥座除用于台基外还可用于墙体下碱部位,以及作为基座类砌体或单独使用。

须弥座作为台基,经历了砖、石仿木的历程,由木质发展为砖作、石作。在房屋的台基中,石砌须弥座比较多,砖砌须弥座只用于小型建筑。宋式须弥座处于砖仿木的显著期,其形式都源自木须弥座的形式特征,而清式须弥座则已经取得了石构造的合理和石权衡的完善,层次简化,雕饰粗放朴实,整体反映出石基座的敦实、庄重,这也是台基形式美构图成熟的表现。

1.宋式须弥座

(1)须弥座台基的基本构成 宋《营造法式》在砖作须弥座制度中提到,须弥座台基的基本构成(自下而上)为:土衬、单混肚、牙脚、罨(yǎn)牙、合莲、束腰、仰莲、壸(kǔn)门柱子、罨涩、方涩,共分十三份,其中壸门柱子占3份,方涩平层占2份,其余均为1份,如图2-20所示。石作须弥座制度比较简单,记述“以石段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四周并叠涩坐数,令高五尺、下施土衬石,其叠涩每层露棱五寸,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板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壸门造。”即石须弥座用3尺×2尺×0.6尺块石,围着四周叠砌数层,高5尺,最下铺土衬石,束腰高1尺,立角柱,柱内平面要起凸成壸口形。

图2-20 宋式须弥座构造

(2)须弥座台基的基本做法 宋式须弥座台基多用砖砌,由于常用于多层束腰,枋增加到三层或更多。上枋往往雕有宽大的卷花草等纹样,此外,云纹、水纹、万字纹、动物纹等也是枋上常用的装饰主题,素地枋在宋代也并不鲜见。

在体量权衡上,宋式须弥座明显以壸门柱子层为主体,在此层雕饰壸门柱子。其他各层厚度较小,雕琢的仰莲、合莲等纹饰都很纤细,整个柱身主次分明,但仰莲层、罨牙层、混肚层的线脚顶面都呈水平面,很容易积存雨水,雨水进入水平石缝,冬季结冰膨胀,会导致石块胀裂,是不太合理的线脚。在格调韵味上,宋式须弥座构造层次多而密、雕饰纤巧,细腻中透露出秀挺、精细、洒脱的韵味。

2.清式须弥座

清式须弥座台基多用于宫殿建筑,也用于一般的大式建筑。此外,须弥座还可以用于基座类的砌体,如月台、平台、祭坛佛座以及陈设座等。须弥座台基可以做单层、双层、三层,其中三层须弥座台基的等级最高。从用材上来看,清式须弥座还可以分为砖砌须弥座、石砌须弥座、琉璃砌须弥座。砖须弥座是指用砖料加工而成的砖须弥座构件,其构造层为:土衬、圭角、连珠混、直檐、下枭砖、下混砖、束腰、上混砖、上枭砖、盖板,如图2-21所示。琉璃须弥座是采用琉璃构件做外观面,多装饰有花纹,其内衬砖砌体。琉璃构件为定制构件,自下而上为: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层层垒叠,围在四周一圈成为台座圈,圈内空当部分与普通台基结构相同。石砌须弥座是清式最常用的须弥座,其形制主要包括普通须弥座和做法讲究的须弥座。

图2-21 清式砖须弥座

(1)普通须弥座

①基本构成 普通须弥座台基的基本构成(自下而上)为: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如图2-22所示。如果高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下枋和上枋做成双层,必要时还可以将土衬也做成双层,但其中有一层土衬全部露明,如图2-23所示,坐落在砌体之上的须弥座可以不用土衬。

图2-22 清式须弥座构造

图2-23 清式须弥座增加做法

②转角处理构造 须弥座台基在束腰位置转角处理有多种做法:第一种是转角不做任何处理;第二种是在转角处使用角柱石(金刚柱),阳角处为“出角角柱”,阴角处为“入角角柱”,用以承托上部构件和保护转角,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第三种是在转角处做成“马蹄柱”,俗称“玛瑙柱”;第四种是在转角处做人物造型“力士”。须弥座转角处理详见图2-24。

图2-24 须弥座转角处理

③尺度权衡 须弥座全高一般为1/5~1/4檐柱高,在这个总高度范围内,一般将全高定为51份,束腰高8份,加上下皮条线共高10份,与圭角高度相等;上下枭各高6份,各加1份皮条线,各占7份,高度相等;上枋高9份,下枋高8份,基本相等但上枋略高一点点,各层所占份数有一定规律,如图2-25所示。

图2-25 清式须弥座各部位尺度权衡

须弥座各层比例可适当调整,在须弥座的各层之中,圭角和束腰可再增大比例,但增高所需的份数应在51份之外另行增加。其调整应遵循几项原则:一是圭角和束腰的高度应基本一致,并应在各层的高度中最厚;二是上枋应比下枋稍厚;上、下枭的高度应一致,并在各层高度中最薄。

(2)做法讲究的须弥座

①带勾栏须弥座 带勾栏须弥座即是带有栏板望柱的须弥座,多用于比较重要的宫殿建筑中,如图2-26所示。

图2-26 带勾栏须弥座

②带龙头须弥座 带龙头须弥座即是在须弥座的上枋部位,勾栏的柱子之下,安放挑出的石雕龙头,如图2-27所示。龙头又叫螭首,俗称喷水首,不仅是一种装饰物,更重要的是作为台明雨水的排水设施,通过管口将雨水从龙嘴吐出。四角位置的龙头称为大龙头或四角龙头,其他的龙头称为小龙头或正身龙头。大龙头长约3倍角柱石宽(挑出长约1份,后尾嵌入2份),宽度大于或等于角柱石斜宽,高约2.5/3角柱石宽;小龙头出挑长度约0.8角柱石宽,宽1望柱径,厚按1.2上枋厚。须弥座带龙头就必须为勾栏须弥座,转角处必须为角柱做法。大、小龙头与勾栏之间的组合关系详见图2-28。

图2-27 带龙头须弥座

图2-28

图2-28 大、小龙头与勾栏的组合关系

③带雕刻的须弥座 带雕刻的须弥座有三种形式,如图2-29所示。

图2-29 带雕刻的须弥座

第一种,仅在束腰部位进行雕刻。束腰部位的雕刻图案以“椀花结带”为主,即以串椀状的花草构图,并以飘带相配。庙宇中的须弥座还可以在束腰部位雕刻“佛八宝”等图案。

第二种,雕饰的幅度比第一种有所扩展,一般是在束腰和上枋两个部位,也可在束腰和上、下枋三个部位。上、下枭的雕刻,多为“巴达马”。“巴达马”是梵文的译音,意为莲花。在古建筑雕刻图案中,“巴达马”与莲瓣的区别很大,莲瓣为尖形花瓣,花瓣表面不做其他雕刻,而“巴达马”的花瓣顶端呈内收状,花瓣表面还要雕刻出包皮、云子等纹样。“巴达马”与莲瓣都可以做须弥座上的装饰,但对于石制的须弥座来说,上、下枭雕刻更多采用“巴达马”式样。上、下枋的雕刻,图案以宝相花、番草(卷草)及云龙图案为主。无论雕刻的程度如何,圭角部位都要做如意云的纹样。

第三种,所有部位均有雕刻。

以上带雕刻的须弥座,以第三种雕刻方式最为华贵。无论雕刻程度多么复杂或简单,乃至不做雕刻的须弥座,圭角部位都要雕刻如意云的纹样。

清式须弥座的雕刻图案详见图2-30。

图2-30 清式须弥座的雕刻图案

3.宋代须弥座和清代须弥座差异

宋代须弥座多为砖做,清须弥座多为石做,二者在构造做法与艺术表现形式上均有较大的差异,详见表2-1。

表2-1 宋式须弥座与清式须弥座比较

4.《营造法原》金刚座

《营造法原》称石须弥座为“金刚座”。其结构为:台口石、圆线脚、荷花瓣、拖泥、土衬等,详见图2-31。

图2-31 江南金刚座构造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