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门诊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十一、慢性白血病

【概述】
慢性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病程较缓慢,骨髓及外周血中以异常的较成熟细胞为主,其次为幼稚细胞,原始细胞常不超过10%~15%。传统上将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两种类型。我国慢性白血病中慢粒约占90%。目前倾向于把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慢淋两种。本文仍以慢粒和慢淋作简要介绍。
【诊断步骤】
1.问诊要点
(1)发病前有无乏力、低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等症状。
(2)有无视物模糊、耳鸣、听力障碍、阴茎异常勃起的症状。
(3)有无电离辐射、化学毒物接触史,家族中有无类似患者。
(4)首次在何处就诊,是否检查过血象,因何原因检查。
2.体检要点
(1)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有无增大。
(2)胸骨有无压痛,此点对诊断颇具价值,不可遗漏。
(3)全身皮肤有无皮疹、瘀点、瘀斑及抓痕。
3.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象
a.慢粒血象特点:①白细胞总数多在(50~100)×10 9/L,分类以中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为主,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之和不超过10%;②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③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④血小板数正常或增多。
b.慢淋血象特点:①白细胞总数多在(10~100)×10 9/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可高达98%);②白血病细胞形态类似成熟的小淋巴细胞;③外周血涂片中可见破损细胞(蓝细胞),此为慢淋典型特征。
2)骨髓象
a.慢粒骨髓象特点: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分类同血象。
b.慢淋骨髓象特点: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2)选择性检查
1)染色体检查:90%以上的慢粒病例Ph染色体阳性;约半数慢淋患者伴染色体异常,13q -最常见。
2)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用于慢性白血病的分型有一定价值,并不推荐用于指导治疗。
4.诊断要点
(1)慢粒中年人多见,慢淋老年人多见。起病缓慢,慢粒早期常有乏力、低热、多汗等代谢亢进的表现。慢淋早期常无自觉症状。二者常在其他疾病检查血常规时而偶然被发现。
(2)肝、脾及淋巴结增大。慢粒脾大显著,慢淋浅表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二者肝大较轻。胸骨压痛常是诊断的有力证据,慢粒约占3/4,慢淋不到1/3。
(3)约10%慢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如瘙痒、荨麻疹、湿疹及带状疱疹等。
(4)血象和骨髓象有一定特点,常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5.鉴别诊断要点
(1)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类白)相鉴别:
类白与慢粒确有相似之处,如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骨髓象粒细胞增生。但类白骨髓中以中性杆状核居多,仅有少量晚幼粒细胞,无Ph染色体,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升高。
(2)慢淋与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相鉴别:
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可引起反应性淋巴增多,但淋巴细胞增多不会太高,一般无明显脾脏大,仔细询问感染病史,一般不难鉴别。
(3)与其他脾大性疾病相鉴别:
如晚期肝硬化、血吸虫病、淋巴瘤等均有脾大而与慢粒相混淆。但通过血象及骨髓象及Ph染色体可以鉴别。
6.确定诊断
(1)慢粒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多,以中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为主。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Ph染色体阳性,有胸骨压痛可确诊。
(2)慢淋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可高达98%。骨髓象显示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大于40%,可确诊。
【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1)慢粒的治疗
1)伊马替尼:
这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常规剂量为400mg/d,每日1次,口服。加速期和急变期为600~800mg/d,口服。
2)羟基脲:
这是无条件获得伊马替尼患者的首选药物。常用剂量为2~3g/d,白细胞降至(10~15)×10 9/L停药或以0.5~1.0g维持。
3)白消安:
常用剂量4~6mg/d,白细胞降至<20×10 9/L时停药。
4)其他治疗:
干扰素、脾切除和脾区放疗、白细胞清除术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5)急变期的治疗:
按急性白血病治疗,但缓解率很低。
(2)慢淋的治疗
1)本病呈慢性惰性病程,早期治疗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慢淋的诊断确定后,首要问题不是选择如何治疗,而是考虑何时开始治疗。这显然需要血液病专科医生判断,基层医院的医生难以胜任。
2)苯丁酸氮芥(瘤可宁):为治疗慢淋的首选药物。常用剂量为2~4mg/d或6~8mg/d,待淋巴细胞减少50%减量,病情稳定后小剂量维持。
3)氟达拉滨:常用剂量为25~30mg/(m 2·d),连用3天,静脉滴注,每4周重复1次。
4)其他治疗:包括联合化疗(疗效并不优于单药治疗)、免疫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需血液病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2.中医治疗
慢性白血病属中医学“癥瘕”、“瘰疬”、“虚劳”、“积聚”等范畴。本病亦属难治之症,临床可在专科诊治的基础上,适当配合中医治疗,以减轻症状,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等。本病多属正气虚弱,邪毒内蕴,痰瘀互结,辨证先分虚实再分气血,治以辨证施治,但需重视活血消癥之品的使用。
【风险规避】
1.误诊防范
(1)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多样化且无特异性,加上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有很大差异,这些都是造成误诊的原因。
(2)医生的思维局限于某些症状和体征,孤立地看待问题,例如体检发现脾大就立即诊断为脾功能亢进,缺乏血液学的基本知识,这是误诊的又一重要原因。
(3)基层医生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慢性白血病的认识。当体检发现患者浅表淋巴结或脾脏大,特别是有胸骨下段压痛应及时做血象检查。血象有典型改变时,说服患者做骨髓检查,多数病例能得到及时确诊。
2.医患沟通
(1)一般告知:
慢性白血病唯一根治办法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条件移植者治疗的目的是延长慢性期,防止疾病进展;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每周复查血象1次,防止骨髓受到过度抑制。
(2)风险告知
1)慢粒在病程中可发生急性变,一旦急变,往往是本病终末期表现,治疗效果很差,预后不良。
2)慢淋可转化为幼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良。多数慢淋患者死于骨髓衰竭、出血和感染。
3.记录要点
(1)记录慢性白血病在何处确诊及诊断依据。
(2)在治疗过程中应记录药物名称、剂量及外周血复查时间和结果。

(田兆嵩 刘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