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视角下产学研创新社群的治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分析框架

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特点是把经济学、政治学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引入到社会学领域,并与其概念和理论融合在一起,提出教育场域、科学场域、艺术场域等多种场域来分析西方的社会现象。对于一些复合性的社会现象来说,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比如对法国精英阶层再生产的分析等。场域理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产学研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产学研场域的变迁路径,进而有助于我们提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建议和举措。而行动者网络理论强调联结,认为科学是通过联合来实现预期目标的。在拉图尔看来,问题不在于行动者是否追求纯政治或纯科学利益,而是这些行动者如何被联结起来。为此他使用了“转译”这个概念,行动者通过转译改变、替换或移动各种利益郭俊立.超越相对主义的不同路径——布尔迪厄和拉图尔的科学社会学思想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5):49-53.。这两个理论,能有效解释产学研社群的空间关系性质和异质性行动者的联结问题。

产学研社群涉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多个主体,如何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社群的可持续性发展是社群面临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治理模式:一种是以约束主体自由为代价的官僚科层模式;另一种是以尊重主体自由为前提的市场交易模式。但是,就合作模式而言,产学研社群既具有科层惯例的特点,也具有市场交易的属性;而就治理模式而言,它既不是科层模式,也不是市场模式。实际上,在市场与科层这两种治理模式外,还存在着其他的治理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在政府与市场之外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之道,即公共事物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并因此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能够为产学研社群的治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