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绒金龟
Serica orientalis Motschulsky,异名Maladera orientalis Motsch.,属鞘翅目、金龟科。别名:东方金龟子、天鹅绒金龟子、姬天鹅绒金龟子、黑绒金龟子。分布:除西藏、云南未见记录外,其余各省、区均有。
苹果、梨、山楂、桃、猕猴桃、杏、枣等149种植物。
成虫食嫩叶、芽及花;幼虫为害植物地下组织。
黑绒金龟成虫及为害叶片状
成虫:体长6~9mm,宽3.5~5.5mm,椭圆形,褐色或棕褐色至黑褐色,密被灰黑色绒毛,略具光泽。头部有脊皱和点刻;唇基黑色边缘向上卷,前缘中间稍凹,中央有明显的纵隆起;触角9节鳃叶状,棒状部3节,雄虫较雌虫发达,前胸背板宽短,宽是长的2倍,中部凸起向前倾。小盾片三角形,顶端稍钝。鞘翅上具纵刻点沟9条,密布绒毛,呈天鹅绒状。臀板三角形,宽大具刻点。胸部腹面密被棕褐色长毛。腹部光滑,每一腹板具1排毛。前足胫节外缘2齿,跗节下有刚毛,后足胫节狭厚,具稀疏点刻,跗节下边无刚毛,而外侧具纵沟。各足跗节端具1对爪,爪上有齿。幼虫:体长14~16mm,头宽2.5~2.6mm,头部黄褐色,体黄白色,伪单眼1个由色斑构成,位于触角基部上方。肛腹片覆毛区的刺毛列位于覆毛区后缘,呈横弧形排列,由16~22根锥状刺组成,中间明显中断。
年生1代,主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成虫出土,4月下旬~6月中旬进入盛发期,5~7月交尾产卵,卵期10天,幼虫为害至8月中旬~9月下旬老熟后化蛹,蛹期15天,羽化后不出土即越冬,少数发生迟者以幼虫越冬。早春温度低时,成虫多在白天活动,取食早发芽的杂草、林木、蔬菜等,成虫活动力弱,多在地面上爬行,很少飞行,黄昏时入土潜伏在干湿土交界处。入夏温度高时,多于傍晚活动,16时后开始出土,傍晚群集为害果树、林木及蔬菜及其他作物幼苗。成虫经取食交配产卵,卵多产在10cm深土层内,堆产,每堆着卵2~23粒,多为10粒左右,每雌产卵9~78粒,常分数次产下,成虫期长,为害时间达70~80天,初孵幼虫在土中为害果树、蔬菜的地下部组织,幼虫期70~100天。老熟后在20~30cm土层做土室化蛹。
(1)刚定植的幼树,应进行塑料薄膜套袋,至成虫为害期过后即时拆下套袋。控制幼虫以药剂处理土壤或粪肥为主。(2)采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等生物制剂,晚间喷雾。(3)必要时喷洒80%敌百虫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