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研究和学习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有何重要意义?
答:研究和学习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重要意义如下:
(1)能证明中国是心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2)能丰富世界心理学思想的宝库;
(3)是建立有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的必要工作;
(4)能学习古人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5)能弥补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不足;
(6)能为中国心理科学提供强有力的根基;
(7)有助于揭示中国人心理的深层内涵。
2试简述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九大范畴的基本含义。
答:(1)人贵论
人贵论是万物以人为贵的思想理论。它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定胜天”。人贵论有四种学说:
①得气说;
②智慧说;
③道德说;
④能劳动、直立、语言说。
(2)形神论
形神论即心身论,是说明心和身、心理和生理关系问题的思想理论。
(3)心物论
心物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心理和客观事物相互关系的思想理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心物论思想认为“物”决定着“心”,客观事物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但不同思想家的具体提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①“遇物而能貌之”说;
②“精合感应”说;
③“感而后应”和“感而后知”说;
④“物至神应,应与物接”说;
⑤“内外之合”说;
⑥“在外之资”“缘外而起”说。
(4)性习论
性习论是关于人的生性与习性关系的思想理论,它跟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问题有密切联系。
(5)知虑论
知虑论是中国古代关于认识过程的思想理论,它论述感知和思维心理过程的问题。
(6)情欲论
情欲论是关于情绪、情感和欲求、欲望的思想理论。主要包括六情说、七情说、情二端论和寡欲、节欲、导欲等思想。
(7)志意论
志意论是中国古代关于意志问题的思想理论。
(8)知行论
知行论是关于说明知和行的关系的思想理论。
(9)智能论
智能论是中国古代关于智力与能力的思想理论。
3你能说出中国古代生理心理与物理心理和心理实验与心理测验中,有哪些最重要的贡献吗?
答:古代心理测验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的贡献:
(1)运用问答法鉴定人的心理;
(2)运用七巧板进行非文字智力测验;
(3)以等级和数量指标评定智力和品性。
4试简述孔子、荀子、王充、朱熹、王廷相和王夫之各人的心理学思想中最主要的内容。
答:(1)孔子的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心理思想
全面考察了学与闻见、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的关系,认为学习过程是由积累到贯通的过程,认为学习的态度很重要,指出学习观是辩证的。
②德育心理思想
德育首先要有榜样,要引导人们去模仿,记诵之学是无效的;德育强调反复实践,必须有情感的反馈,必须使受教育者从情感上产生共鸣。
③差异心理思想
把人的智力分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三种类型;把人的性格分为“狂者”“中行”和“狷者”三种类型;认为人存在能力的差异。
(2)荀子的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认识心理思想
认为感官必须与外物接触才能产生感性认识,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
②情欲心理思想
a.情
指出情的不同分类,把情看作是性的表现形式,指出情的本质。
b.欲
第一,荀子认为欲望是先天禀受而来的;
第二,欲不可去与不可尽;
第三,导欲与节欲。
③性习心理思想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恶的,善是后天人为得到的:
a.界定了“性”“伪”的含义,认为“性”和“伪”应当是分开的;
b.提出“性伪之合”。认为其较“性伪之分”更富有心理学意义。
④教育心理思想
认为人的知识、智力和品德并非内心所固有,而是在外部条件或因素的影响下获得的。
(3)王充的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知虑心理思想
a.感知
第一,重视感知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提出关于感知的某些规律;
第三,对错觉和幻觉进行了分析。
b.思维
重视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感知必须与思维结合起来。
②情欲心理思想
a.情
第一,认为“得则喜,不得则怒”;
第二,认为,情感有增力的功能,但仍主张“以礼防情”“礼情相应”,反对“情不副礼”。
b.欲
将人的欲望分为与生俱来的欲望和后天形成的欲望。生理欲望能对人的行为产生推动作用,但人在欲望面前可以发挥能动作用,节欲或者是纵欲,取决于对利的态度。
③智能心理思想
不仅将智与能看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而是看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将两者结合起来,总称“智能”。
④性习心理思想
继承并发展了世硕等人的性有善有恶论。
⑤学习心理思想
a.重视知识的力量;
b.反对生知说,反对知识的先验论,主张“学知”;
c.认为学习的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d.注重“效验”,强调以实际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伪。
(4)朱熹的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知虑心理思想
a.知觉:把血气和头的长相看作是知的生理基础;把知觉分为“知”和“觉”两个阶段。
b.思虑,具体包括:
第一,朱熹把思虑分为“思”和“虑”两个不同层次的思维过程;
第二,论述了记忆与思维的辩证关系,即记忆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记忆的条件;
第三,论述了有效思维的心理条件。
②情欲心理思想
a.情,认为无论性或情,都是受心统辖的;
b.欲,认为欲是比情更为激烈的心理活动。
③志意心理思想
a.志,即一般讲的志向,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性;
b.意,含有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动机的意思;
c.说明了志与意的关系。
④才能心理思想
所谓的“才”既包含才质,也包含才能的意思。才质与人的形体相联系,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遗传素质;才能则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能力。
⑤性习心理思想
认为人性是由“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相结合而成的。
⑥教育心理思想
教育思想包括学习心理思想、德育心理思想、教学心理思想、差异心理思想等。
(5)王廷相的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认识心理思想
认为有了感觉器官,人才会有认识的可能。
②情欲心理思想
a.情就是指人的情绪、情感。王廷相认为,情和认识一样,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反映,只有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了某种主观上的体验,才是情感。
b.欲主要指人的欲望和需求。这种欲望既包括了生理上的欲望和需求,也包括了心理上的欲望和需求。
③才智心理思想
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智力和才能。正是由于才智,人才能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
(6)王夫之的心理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认知心理思想
认为感知的产生有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人的形体,感觉器官;二是外物的直接作用。
②情欲心理思想
a.认为情的产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b.认为“欲”,就是人的欲望或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