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近代欧洲的心理学思想
4.1 复习笔记
一、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兴起
(一)经验主义的兴起
1经验主义兴起的背景
(1)政治上,英国和法国的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先后从封建主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科学上,自然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科学成果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为近代唯物主义批判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哲学上,力图把科学和哲学从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哲学向自然和理性回归。
2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四个特点
(1)英、法两国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2)英、法两国心理学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笛卡尔和洛克两人的哲学思想。
(3)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主要以经验论为主要理论特征。经验论心理学思想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联想主义,主要是在英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是感觉主义,主要发展于法国,并形成感觉主义心理学。
(4)英、法两国心理学思想都以机械决定论为理论模式。
(二)理性主义的兴起
1理性主义在荷兰的兴起背景
(1)经济上,荷兰于1609年成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胜利后,荷兰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2)科学上,荷兰的科学、文化、艺术和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3)政治上,17世纪前半期荷兰还面临着进一步反封建的任务。这一任务在思想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为反封建教会和宗教神学的统治而斗争。斯宾诺莎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进步思想家。
2理性主义在德国的兴起背景
(1)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慢,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仍居于统治地位。
(2)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曲折的方法,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用思辨的方式来表达进步的要求,取代革命的实践,另外由于欧洲大陆的历史传统等原因,在德国近代相当长时期里就形成了理性主义心理学。
(3)19世纪40年代,激进民主派便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要求,因而德国的古典哲学就由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传统转向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则是其中的主要代表。这时的心理学也开始从哲学思辨走上了经验科学的道路。
二、经验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笛卡尔(R. Descartes,1596~1650)
1主要观点
(1)反射和反射弧
笛卡尔推测,动物和人的神经和肌肉的反应,都由感觉器官的刺激而引起,有着内导和外导的特殊机制。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2)心身交感论
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人兼有两种实体:人的身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人的心灵是由精神实体构成的。在他看来,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
(3)情绪的本质、种类和机制等问题
笛卡尔认为,情绪是人的内在经验。他指出,情绪不是心灵的主动状态和功能,必须由外部刺激物来激发。笛卡尔认为人有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
2评价
综上所述,笛卡尔的心理学思想是二元论的。这个二元论虽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宗教和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它还是具有进步作用的。笛卡尔利用双重真理论,摆脱了神学对科学的控制,促进人们从对灵魂的玄学争论转变到对人体机器功能的理性思维和具体研究上来。
(二)霍布斯
霍布斯(T. Hobbes,1588~1679)是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法律理论家,被有些人称为“经验心理学之父”。他的心理学观点如下:
1.世界是物质的,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开端,而感觉来源于外界物体的运动。
2.忽略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性与主动性,不懂得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这使他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心理学思想掺杂了某些唯理论和唯名论的观点。
3.初步论述了联想的本质和种类。他认为,联想是过去一些观念连续运动的结果。人的思想或观念的前后相连,是受过去经验制约的。
(三)洛克
洛克(J. Locke,1632~1704)是是英国经验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也是近代欧洲联想主义的倡导者。
1洛克的心理学思想
(1)洛克坚持经验是人的心理和一切知识的来源,他批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提出了心灵“白板说”。洛克认为有两类经验:
①外部经验,即感觉,它是由客观外部对象刺激感官所引起的,如关于颜色、声音、大小、形状、运动等等观念。
②内部经验,即反省,它是通过对人的“心灵”的内部活动的体验而得来的,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推论、认识、意欲以及人心的一切作用。
(2)洛克对观念的性质和种类作了探讨。洛克认为,观念是人所意识到的一切心理现象。他将观念分为两类:
①简单观念,这是一种最单纯、明晰、不可再分的观念。
②复杂观念,这是一种由几个简单观念组合而成的观念。
(3)洛克对联想主义心理学作了开拓性阐发:
“联想”一词,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是洛克最先提出的。他认为,观念的联想有自然的联合与习得的联合两种。他尤为重视后者。
2评价
洛克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典型代表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对后来英国和法国影响很大。
(四)贝克莱
贝克莱(G. Berkeley,1685~1758)是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贝克莱的心理学思想如下:
1贝克莱对心理本质作了主观主义的解析
他主张心理是主体精神世界的产物,存在也是人的心理作用的结果。由此他得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公式:“存在就是被感知”,从而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
2贝克莱坚持用联想的原则解析心理现象形成的机制
他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
(1)由感觉直接得到的观念。
(2)由内心的情感和作用(自我反省)而感知的观念。
(3)借助于记忆和想象而形成的观念。
这三种观念的形成,都是和人的联想分不开的。在他看来,许多心理现象都不过是观念或感觉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3贝克莱对空间知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他从经验和联想的原则出发,主张空间知觉是视觉、触觉和动觉印象之间经验联合的结果。
(五)休谟(D. Hume,1711~1776)
1休谟的心理学思想
(1)休谟对知觉的本质和种类作了剖析。他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强调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惟一对象。
①休谟认为,根据强度和生动性的标准,知觉可以分为两类:印象和观念。
a.印象是指当前进入人心灵的最生动最强烈的知觉,包括所有初次出现于心灵中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
b.观念是指对象未在眼前时心灵中经验,指一切感觉、情感的情绪在思绪和推理中的微弱意象。休谟认为,观念和印象的差别在于知觉刺激心灵的强度和生动程度的差别。
②休谟还认为,根据结构的繁简来分,知觉也有两类:简单知觉和复杂知觉。
a.简单知觉,即指不能再行区别和分析的知觉,包括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
b.复杂知觉,即指由简单知觉直接组合或加工制造而形成的知觉,包括复杂印象和复杂观念。
(2)休谟对联想的功能、形成及其原则也作了分析。
①在休谟看来,联想就是观念联合的功能。他把联想归结为两种模式:
a.由若干简单观念联结成的复杂观念。
b.由各种观念之间的吸引而联结成的复杂观念。
②联想的形成不是无原则的,而是有规律的。在他看来,联想的形成有三条法则,即相似律、时空接近律和因果律。
2评价
综上所述,贝克莱和休谟的心理学思想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赫主义和西方一些心理学流派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对心理学的问题如空间知觉的形成,印象与观念的区分,联想的本质、种类和规律的分析等都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促进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六)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J. O. De. La. Mettrie,1709~1751)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代表。拉美特利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人是机器”的著名论断;肯定心理是一定物质的属性;坚持感觉是认识的惟一源泉。
(七)爱尔维修
爱尔维修(C. A. Helvetius,1715~1771)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家。爱尔维修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一切心理活动来源于感觉的思想;指出情绪和需要的联系及其对行为的推动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八)霍尔巴赫
霍尔巴赫(D . V. Hollbach,1723~1789)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霍尔巴赫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观念是“对象的映象”的见解;坚持心理是脑的机能的观点;强调感觉在整个心理活动中的特殊作用。
三、理性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G. W. Leibnitz,1646~1716)是德国近代哲学的先驱和理性心理学思想的始祖。
1莱布尼兹的心理学思想
(1)提出“单子论”的心理本质观
他以为,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能动的精神实体,是建构整个世界的基础。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心灵则是人体中最高级的单子。
(2)提出“预定和谐”的心身平行论
在心身关系上,他提出了“预定和谐”的平行论。他认为,单子是孤立封闭的,彼此之间无直接的物理影响,但由于上帝的事先安排,使得整个世界的单子在发展过程中是协调一致的。这种“预定和谐”的身心平行论否认了精神产生于物质的唯物论的因果观。
(3)提出微觉和统觉的学说
在他看来,心灵是个发展过程。由于产生心灵的单子具有知觉这一精神属性,因而根据知觉明晰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单子或心灵的发展分为不同的连续等级或系列:
①最低级的单子,如微生物,只有一种微觉,几乎同无知觉的无意识一样,处于模糊和昏睡的状态。
②较高一级的单子,如动物,处于“感性灵魂”的阶段,具有比较清晰的知觉和记忆。
③更高一级的单子,如人,除了知觉、记忆以外,还有统觉。统觉就是感知自身内在状态的意识或反思,也
就是自我意识。
2评价
综上所述,莱布尼兹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有着相当的贡献。他的心理学思想是近代德国唯理论心理学思想的开端,是18、19世纪心身平行论的来源。他第一次提出统觉的概念,对康德、赫尔巴特和冯特等德国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对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等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也有间接的影响。
(二)康德
康德(I. Kant,1724~1804)是批判的认识心理学的建立者。
1康德的心理学思想
(1)康德坚持知、情、意三分法。
(2)康德创建了认识心理学,力图将唯理论和经验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所谓“批判的”认识心理学。
(3)康德提出了统觉原理。
2评价
康德对经验心理学的批判,他的心理活动的三分法,强调心理的主动性和统觉,对后来心理物理学、意动心理学、二重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现代一些心理学流派都有不同的影响。
(三)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J. F. Herbart,1776~1841)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1赫尔巴特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1)赫尔巴特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2)赫尔巴特将观念及其相互联合与斗争纳入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3)赫尔巴特提出意识阈的概念。
(4)赫尔巴特还认为,意识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意识和无意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评价
(1)他否认心理内容的客观来源,否认心理本质的可知性,否认心理生理基础的研究,所以,他的心理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的范畴。
(2)他的无意识说和意识阈概念,对心理活动研究的数量分析等,对费希纳心理物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都有直接的影响。
(3)他的教育心理,特别是统觉团说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学和教学方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四)洛采
洛采(R. H. Lotze,1817~1881)是近代德国哲学心理学家,也是实验心理学建立以前的最后一位哲学心理学家。洛采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洛采提出要注意研究心理的生理基础问题。
2.洛采还提出了空间知觉的部位记号学说。
四、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建立
(一)哈特莱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
哈特莱(D. Hartley,1705~1757)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其作品《对人类及其身体结构、责任和期望的观察》(1749)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著作。
1哈特莱的心理学思想
(1)哈特莱坚持反映论原则。
(2)哈特莱提出神经振动说。
(3)哈特莱创建了联想心理学的体系。哈特莱坚持用联想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他认为,联想有两种:同时性联想和相继性联想。这两种联想对观念的融合非常重要。通过联想的作用,不仅可以将观念组合为复合观念,而且可以集结为具有新性质的复杂观念。
2评价
哈特莱坚持反映论原则,强调心理对生理的依存性,提出神经振动说,开创生理心理学。特别是对联想的本质、机制、种类、作用和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论述,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哈特莱不愧为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二)布朗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
布朗(T. Brown,1778~1820)是苏格兰学派的杰出代表,他还受到英格兰联想主义的影响。
1主要观点
(1)布朗用“提示”一词替代联想概念。布朗认为,提示就是由此及彼,也就是一个思想引起另一个思想,一个观念引起另一个观念。
(2)布朗提出心理化学的见解。
(3)布朗提出九条联想副律,分别为:
①持久:我们观察客体的时间越久,记住它们的可能性就越大。
②生动:原来感觉越生动,联想就越巩固。
③频率:经验重复的次数越多,它们以后就越容易被引起。
④新近:越新近的经验就越容易回忆。
⑤对比:那些不经常的或例外的事情,容易回忆。
⑥个体差异:如有人容易想起看见过的事物,而不容易想起听见过的事物,有的人却完全相反。
⑦情绪状态:随着人们一时情绪的变化,联想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如生气时容易想起可气愤的事。
⑧生理状态:身体不好的时候容易想起悲观的事情,而身体好的时候则容易想起愉快的事情。
⑨思维习惯: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习惯会影响联想的内容。
(4)布朗还提出了空间知觉的学说。布朗的空间知觉学说强调了两个方面:
①强调了知觉不仅仅联结感觉资料,而且更主要的是让人具有掌握关系的潜能。
②强调了肌肉感觉在空间知觉中的重要性。
2评价
布朗的这一学说突出了联想的经验主义,并成为洛采和冯特关于空间经验说的直接来源。
(三)詹姆斯·穆勒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
詹姆斯·穆勒(J. Mill,1773~1836)是联想主义心理学重要的传播者。詹姆斯·穆勒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心理现象的来源和元素的分析
他从经验论和联想主义的传统出发,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起源于感觉,并力图增多联想的元素。
2对联想的分类
詹姆斯·穆勒认为联想有两种:一种是同时性联想,如看到一块石头总是把它的硬度、颜色、形状、大小和重量联合为一体来知觉;另一种是相继性联想,如说话时语词总是按照语言的习惯先后相继出现。
3认为接近律是联想的惟一主律
詹姆斯·穆勒只承认接近律是联想的主律,把因果律、相似律和对比律都归到接近律之中。
4心理机械观
他认为复杂观念不是化学的结合,而是机械的结合。
(四)约翰·穆勒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
约翰·穆勒(J. S. Mill,1806~1873)是联想主义心理学家。约翰·穆勒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坚持心理的主动性和心理化学观。
2.对联想律有相当的见解。
3.提出了心理学独立的主张。
(五)培因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
培因(A. Bain,1818~1903)是联想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也是从哲学心理学思想向实验心理学过渡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心理学家。他于1876年创办《心理》杂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杂志。培因的主要观点有:
1.倡导生理心理学。
2.对联想律和联想种类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3.提出了自己关于意志的主张。
培因用联想原则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对联想的规律、种类和动力等一系列问题都作了阐述,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联想心理学的体系,把联想主义推到了最高峰。同时他还引出生理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问题,为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