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2015~2016年陕西省西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精选)

单项选择题(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2015年5月20日,韩国首位(  )患者确诊后,韩国社会对这一疾病忧虑日益加深。

A.中东呼吸综合征

B.中亚呼吸综合征

C.东非埃博拉

D.西非埃博拉

【答案】A

【解析】中东呼吸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发热伴畏寒寒战、咳嗽、气短、肌肉酸痛。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表现也较为常见。2015年5月20日,韩国公布第一宗中东呼吸综合症感染个案,到2015年6月2日共有25宗确诊病例和2宗死亡报告,680多名韩国人需要被隔离。

2.2015年5月18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5》香港发布会在港岛中环举行,2014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四位的城市分别是(  )。

A.香港、深圳、上海和台北

B.深圳、香港、上海和台北

C.深圳、香港、上海和北京

D.上海、深圳、香港和台北

【答案】B

【解析】2014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具竞争力的前十位城市集中在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苏州、北京、澳门、无锡。

3.2015年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欧盟建交(  )周年。

A.30

B.40

C.50

D.60

【答案】B

【解析】1975年5月欧洲委员会委员克里斯托弗·索姆斯爵士访华后,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同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到2015年中欧建交30周年。

4.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烦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  )。

A.革命老区

B.少数民族地区

C.农村偏远地区

D.农村贫困地区

【答案】D

【解析】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烦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习近平强调,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5.目前,为落实国家有关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的有关要求,大力推动(  )发展,壮大信息消费,三大运行商宣布提速降费具体方案。

A.“三网融合”

B.“互联互通”

C.“互联网+”

D.“信息高速公路”

【答案】C

【解析】C项,“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有利于提高网络的覆盖率,优化资源配置。A项,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B项,中国的互联互通工作是从1995年开始进行的,首先是中国电信与联通公司GSM网的互联互通。D项,“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网络。

6.2015年4月4日,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等级最高,业务最全的信息产业基地和大数据处理中心——(   )正式投入运营。

A.中国电信线数据中心

B.中国电信兰州数据中心

C.中国联通西安数据中心

D.中国联通兰州数据中心

【答案】C

【解析】2015年4月4日,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等级最高、业务最全的信息产业基地和大数据处理中心——中国联通西安数据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首批客户入驻园区。当天,陕西联通还与西咸新区沣西管委会签署了“三秦中小企业云”项目合作协议,在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7.经济基础是指(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

【答案】D

【解析】经济基础,即社会核心生产力为基础的经济结构总和,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决定了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8.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动力,它是(   )。

A.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

D.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答案】D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9.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  )。

A.物质性

B.可知性

C.无限性

D.唯一性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即使精神和意识也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属性和机能。这是对世界统一性的科学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10.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

A.人类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B.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人们处理相互关系的社会活动

D.人类探索宇宙的科研活动

【答案】B

【解析】实践分为三种形式: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实验,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水平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的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11.国家消亡的前提是(  )。

A.阶级完全消灭

B.全球废除国家

C.消灭阶级关系

D.所有国家组成联盟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也推动国家朝既定的方向发展和更替,最终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将是国家完成一种复归——走向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的社会。

12.延安整风运动的以反对(  )为中心任务。

A.官僚主义

B.宗派主义

C.主观主义

D.党八股

【答案】C

【解析】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其中心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13.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核心是(   )。

A.无产阶级领导

B.人民大众参与

C.工农联盟巩固

D.人民军队建设

【答案】A

【解析】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1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爱国主义

C.马列主义

D.新三民主义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5.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据领导地位的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A

【解析】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过渡性经济。

1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全新课题是(   )

A.如何恢复国民经济

B.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主义

C.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

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1956年,经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党的任务就是要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课题.

17.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要发展(  )。

A.科技

B.经济

C.民主

D.教育

【答案】B

【解析】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他在南方谈话中提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1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发展生产力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提高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答案】D

【解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制定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人民政府的宗旨。

19.维护国际新秩序的核心是强调(   )。

A.反对恐怖主义

B.互不干涉内政

C.不使用武力

D.互利发展

【答案】B

【解析】1988年9月21日,邓小平提议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国际新秩序内容是各国在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其核心是互不干涉内政。

20.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   )为中心。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B

【解析】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21.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   ),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

A.制度体系

B.法律体系

C.市场体系

D.产业体系

【答案】C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是指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造。在中国,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

22.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   ),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A.文化软实力

B.文化实力

C.军事实力

D.经济实力

【答案】A

【解析】201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要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  )。

A.组织改革

B.机构改革

C.人事改革

D.制度改革

【答案】B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2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出以(   )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A.审判

B.司法

C.执法

D.守法

【答案】A

【解析】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25.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支部,坚持(   )的原则。

A.集中吸收

B.个别吸收

C.广泛吸收

D.统一吸收

【答案】B

【解析】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就要对入党积极分子逐个进行认真考察,看其是否具备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就是要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新党员时,使每个党员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扬党内民主。

2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

A.立法上平等

B.守法平等

C.司法上平等

D.法律的实施上平等

【答案】D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涵义是: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不能歧视任何公民。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要切实保障诉讼参加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任何超出法律之外的特殊待遇都是违法的。法律上的平等是实施上的平等,法律在实施上的平等包括守法平等和司法上的平等。立法上公民不平等。

27.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是(   )。

A.乡规民约

B.行政法规

C.地方法规

D.宪法

【答案】A

【解析】当代中国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分为以下几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经济法规、特别行政区的各类法、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国际条约与协定;非正式(含判例、习惯、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A项,乡规民约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

28.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国家所有制

D.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总和,它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者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9.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   )。

A.本级人大及常委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本级人大常委会

D.上级人民法院

【答案】A

【解析】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其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在人大闭会期间对常委会负责。

30.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由(   )行使。

A.权力机关

B.人民政府

C.司法机关

D.公安机关

【答案】D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31.王某,12岁在校学生,参与聚众赌博被公安局查获,公安局应该对王某(   )。

A.免于处罚

B.减轻处罚

C.不予处罚

D.从轻处罚

【答案】C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25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32.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

A.婚姻登记

B.税务登记

C.户口登记

D.企业法人登记

【答案】D

【解析】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包括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其中,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企业法人登记属于登记这一种行政许可。婚姻登记、税务登记、户口登记的主体不属于行政主体。

33.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   )

A.代理权

B.姓名权

C.监护权

D.代表权

【答案】B

【解析】一般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全部人格利益为标的的总括性权力,主要包括人格尊严权、自由权和平等权。具体而言,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

34.根据民法对法人的分类,西北大学属于(  )

A.财团法人

B.公益法人

C.中间法人

D.营利法人

【答案】B

【解析】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根据法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分为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公益法人就是从事公益事业而不以营利为目的,典型的是医院和学校。

35.尚某在一起海难事故中生死不明,两年后其父母请求法院宣告尚某死亡,但其妻害怕分割尚某财产,不同意宣告死亡,法院做法正确的是(  )。

A.应该宣告尚某死亡

B.不应该宣告尚某死亡

C.法院以尚某父母拒绝交纳诉讼费为由,不予受理

D.法院以尚某下落不明不满4年为由,驳回尚某父母的请求

【答案】B

【解析】宣告死亡,一般情形下需要自然人下落不明满4年,意外事故需要满两年即可。此题中,海难为意外事故,因此时间条件满足。宣告死亡利害关系人申请有顺序,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权利义务人。此题中配偶不同意,父母同意,配偶顺序在父母之前,因此法院不应该宣告尚某死亡。

36.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未成年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其证必须是(  )。

A.未成年工登记证

B.未成年工登记表

C.未成年工身份证

D.未成年共健康检查表

【答案】A

【解析】《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对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未成年工须持《未成年工登记证》上岗,《未成年工登记证》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37.某厂与李某等30名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后,由于生产任务调整,与李某等6名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该厂与李某6人协调,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则该厂(   )。

A.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B.继续与李某等人协商

C.在给予李某等人经济补偿的前提下解除劳动合同

D.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日通知李某6人,或者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

【答案】D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38.贾某,17岁,甲公司职工,因对领班管理行为不满,在公司生产的饮料中投入毒物,造成重大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贾某与甲公司的劳动合同因贾某未成年而无效

B.甲公司可以解除与贾某的劳动合同

C.贾某与甲公司的劳动合同是可撤销的合同

D.甲公司不能解除与贾某的劳动合同

【答案】B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本法第26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中,本法第26条第1款第1项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39.黄某因与本单位同事结怨,四处散布谣言,黄某的行为构成(   )。

A.侮辱罪

B.诽谤罪

C.报复陷害罪

D.诬告陷害罪

【答案】B

【解析】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与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在于:诽谤罪只能采取口头或者文字的方法,不可能使用暴力;而侮辱罪既可以采取口头、文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暴力方法;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而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C项,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D项,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40.收银员姜某一周三次内窃取自己经管的现金数千元,其行为属于(   )。

A.连续犯

B.继续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答案】A

【解析】A项,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意,连续实施数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其特点如下:行为人主观上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时间上数行为具有连续性;法律上数行为触犯了同一个罪名。B项,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C项,牵连犯是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数个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状态。且对于牵连犯,除我国刑法已有规定的外,从一重罪论处。D项,实施数个犯罪行为,依据一般社会观念来看,其中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仅成立吸收的犯罪行为的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41.下列行为中,过失构成的犯罪是(   )

A.放行偷越国境人员

B.私放在押人员

C.动植物检疫失职

D.放纵走私

【答案】C

【解析】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放行偷越国境人员、私放在押人员、放纵走私都属于故意犯罪。

42.我国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  )行使

A.人民法院

B.审判员

C.独任审判员

D.合议员

【答案】A

【解析】我国现行宪法第12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该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的性质。根据这一规定,在我国,审判权必须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即只有人民法院才有审判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进行审判活动。

43.司机张某为老板王某送货,不慎撞到李某,李某索要医药费未果,诉至法院,本案中(  )。

A.张某为被告,李某为原告

B.王某为被告,李某为原告

C.张某与王某为共同被告,李某为原告

D.张某为被告,王某与李某为共同原告

【答案】B

【解析】《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张某是不慎撞到李某,而非故意为之,因此,遵循前款规定,雇主王某为被告。

44.下列案件,检察院可以直接受理的是(   )。

A.盗窃罪

B.虐待罪

C.绑架罪

D.贪污罪

【答案】D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45.商品的交换原则是(  )。

A.公平原则

B.平等原则

C.等价原则

D.公平原则

【答案】C

【解析】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商品所有者彼此让渡使用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4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的劳动报酬

B.工人的劳动价格

C.按劳分配形式

D.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4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劳动产品为商品

B.生产资料为商品

C.劳动力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大商品

【答案】C

【解析】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离开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能创造比自己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48.商业的利润来源于(  )。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的价格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答案】D

【解析】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9.皮革厂的资本家购买皮革是作为(   )。

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剩余资本

【答案】A

【解析】A项,流动资本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对称。B项,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是流动资本的对称。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它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长期保存。C项,可变资本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资本。D项,剩余资本即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50.剩余价值率所反映的是(  )。

A.不变资本的价值增值程度

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值程度

D.预付资本的价值增值程度

【答案】B

【解析】剩余价值率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剩余价值/可变资本)×100%。

51.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市场主体中最基本的是(  )。

A.个人

B.家庭

C.企业

D.政府

【答案】C

【解析】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体。任何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以在满足社会需求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市场主体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是企业。

52.下列对国家宏观调控认识正确的是(   )。

A.市场经济必须排斥国家宏观调控

B.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

C.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宏观调控

D.完善的宏观体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宏观调控在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进行,弥补了市场调节的不足。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宏观经济的完善,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5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B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54.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

A.需求减少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量增加

【答案】D

【解析】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出租车与公共汽车互为替代品。出租车租金上涨,则公共汽车服务需求量增加。

5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

D.消费剩余部分

【答案】B

【解析】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因此,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56.下列不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

A.土地租金

B.折旧

C.财产税

D.营业税

【答案】D

【解析】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利息、公司管理费等每年固定发生的,产量越大,固定成本(单位间接成本)每份额越小。不随产值的增加而增加。D项,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其计税依据为各种应税劳务收入的营业额、转让无形资产的转让额、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三者统称为营业额),税收收入不受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收入比较稳定。营业税实行比例税率,计征方法简便。

57.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答案】A

【解析】收入状况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又可以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间隔两个方面。在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均成正比,在市场经济中,正常情况下,利息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利息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利息率与货币需求成负相关关系。实际货币供给不变,需求大于供给引起利率上升。

58.投资是增加了当前的注入行为,(   )。

A.会使国民收入减少

B.减少了国民经济总财富量

C.增加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答案】C

【解析】投资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投资有利于国民收入和国民经济总财富量的增加,提高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

59.如果国民收入在某个时期趋于下降,则(   )

A.净投资大于零

B.净投资小于零

C.总投资大于零

D.总投资小于零

【答案】B

【解析】净投资,又称新增加投资、诱发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支出,即实际资本的净增加,包括建筑、设备与存货的净增加。净投资的多少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利率等变化情况。总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之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全部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地质勘探和勘察设计的支出等。流动资产投资是指各部门占用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商品库存,以及战略物资储备等的增加额。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

60.公共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A.职位

B.职能

C.单位

D.部门

【答案】A

【解析】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最基本的要素是行政职位,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连接点。

61.下列不属于政府职能的是(  )

A.经济调节职能

B.市场监管职能

C.社会管理职能

D.文化导引职能

【答案】A

【解析】政府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经济调节职能属于市场的功能,即“看不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看得见的手”。

62.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   )。

A.外部性

B.内部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答案】A

【解析】A项,外部性又称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B项,内部性是指由交易一方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交易的成本和效益。该处的成本即负内部性或内部不经济,而效益则是指正内部性或内部经济。C项,排他性是指在市场体制下,物品或服务的潜在用户能够被有效排除的性质。D项,非排他性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另一层是指虽然有些产品在技术上也可以排斥其他人消费,但这样做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因而是不允许的。

63.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答案】C

【解析】行政执行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而其中实施阶段是最具实质意义和最为关键的阶段,是将行政决策予以贯彻落实的阶段。

64.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答案】D

【解析】A项,积极方案是指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B项,追踪方案是指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C项,应变方案是指在发生意外变化时采取多种应急和预防措施的方案。D项,临时方案是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

65.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   )。

A.公平性

B.平等性

C.非盈利性

D.普遍性

【答案】C

【解析】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而不盈利,是由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政府为机关法人,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行使政府职能。

66.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是(   )。

A.决策权力

B.归属权

C.合法权力

D.奖惩权力

【答案】A

【解析】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行政领导的权利一般包括奖惩权、归属权、专业知识权和合法权力等。

67.行政组织是国家为履行(  )而依法建立的机构实体。

A.社会职能

B.国家职能

C.行政职能

D.经济职能

【答案】C

【解析】行政组织是指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体系。狭义的行政组织仅指行政机关,其建立是为了履行行政职能。

68.确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政权力

B.贯彻行政领导人的意图

C.完成政府任务实施计划的需要

D.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解析】确定政府职能的依据是与公共利益和需求直接相关的公共产品,即公共享有的消费品,如国防、大型基础设施等.即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政府职能。

69.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

A.确定控制标准

B.纠正偏差

C.衡量成效

D.行政指挥

【答案】B

【解析】行政控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项:确定控制的标准。标准愈明确,控制就愈有效。一个可行的标准应包括六个因素:对象、目的、地点、时间、执行者、方法。衡量绩效。按照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效,检查执行情况是否与确定的标准相一致,找出执行中出现的偏差。为此,必须做好测量工作。测量工作要注意全面性、客观性和敏感性。测量既可以全面测量,也可以抽样测量。纠正偏差,根据测量的结果,采取切实的措施和步骤,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纠正偏差是控制工作的最后环节,是控制工作是否有效的表现,即对出现的不符合预期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以免偏离原定计划。

70.保持政策稳定性的最根本途径是(   )。

A.政策法律化

B.延长政策期限

C.打击反对力量

D.增加政策的权威性

【答案】A

【解析】政策法律化是指一项政策经过实践证明在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是适用的、有效的、成熟的,因而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向法律转化,即政策立法,当政策法律化后其稳定性得以保持。

71.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  )。

A.政策制订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审核

【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政策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政策监督五个方面。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政策的执行,即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将政策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

7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  )。

A.错误的政策会具有负导向功能

B.正确的政策只会产生正导向功能

C.正确的政策会具有正导向功能和负导向功能

D.西方某些国家的福利政策体现了政策的负导向功能

【答案】B

【解析】B项,正确的政策有时也会产生负的导向,政策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

B.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共议程

C.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

D.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C

【解析】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失调与否,影响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还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政策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或状况,而且也是一种主观感知及集体行动的产物。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A项,政策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B项,有的社会问题并不需要经过公共议程,只需要政府决议就可以。D项,无论是在社会问题还是政策问题上,公众的“感觉”均是很重要的。

74.下列行为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

A.员工要求公司老板发放交通费

B.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C.群众要求电视台报道生态恶化现象

D.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答案】D

【解析】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使一个问题从某个群体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公共政策关乎社会大众,因此公众必须向政府诉求。

75.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  )。

A.利益集团

B.政策受益者

C.政策影响和制约对象

D.知识分子

【答案】C

【解析】公共政策目标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政策的目标群体是公共政策所针对的人群,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客观群体。

76.下面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B.《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C.《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

D.《中国铁路总公司员工考核办法》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均有一定普遍性。但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员工考核办法》主要针对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员工。

77.党政关系行文关系有(  )。

A.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贯到底的行文

B.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C.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

D.越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

【答案】B

【解析】按照行文关系、文件去向,可分为: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其行文方向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向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基层行文三种。平行文,指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者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的行文。这是不分系统、  级别、地区、性质的机关之间的行文。机关之间需要彼此联系工作、沟通情况时,可以使用函、知照性通知等文种。一般而言不能越级行文。

78.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

A.决议

B.会议记录

C.会议纪要

D.议案

【答案】C

【解析】A项,决议是指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经会议讨论通过其决策,并要求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公文。一般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B项,会议记录是指在会议过程中,由记录人员把会议的组织情况和具体内容记录下来,就形成了会议记录。C项,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D项,议案是由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进行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

79.陕西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各部位制发的公文属于(   )。

A.上行文件

B.下行文件

C.平行文件

D.呈请行文件

【答案】C

【解析】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向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平行文,指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者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的行文。省政府和国务院互不隶属,为平行关系。

80.公文具有法定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   )。

A.法律部门

B.上级机关

C.部门领导

D.法定作者

【答案】D

【解析】公务文书,又称公务文件,是指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ABC三项,均不全面。

81.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   )。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汉字大写

D.汉字或阿拉伯数字

【答案】A

【解析】成文口期指成文的具体时间,是公文的生效时间。一般公文,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2012年最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了统一,成文日期全部用阿拉伯数字进行书写。

82.公文的结尾通常采用的形式是(   )。

A.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目的

B.直接表明结论,以阐述制发此文的原因

C.发出号召、提出希望或要求

D.表示敬意、感谢

【答案】C

【解析】在公文的结尾部分,一般都有固定的语句,自成一段,是公文行文格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意义。公文的结尾一般发出号召、提出希望或要求。

83.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

A.完整

B.生动

C.突出

D.简明

【答案】A

【解析】公文写作要求结构严谨。公文一般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写作时要把握特点,行止有序,自然、清晰、严谨。公文的结构要求基本的是完整。

84.主送机关是(  )。

A.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B.受理公文的机关

C.收文的机关

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

【答案】B

【解析】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即对公文负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其作用在于表明公文的空间效力范围,明确对公文负法定办理或答复责任的机关。其排列应按机关性质、职权和其他隶属关系排列。

85.维护公文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为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答案】B

【解析】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公文的语言结构必须严密有序。公文语言要庄重、准确、简明。按照严密性要求:应当避免使用估计、也许、可能、不确定、不清楚等词语。

86.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需依赖于(   )。

A.公文处理

B.收文办理

C.发文办理

D.办毕公文

【答案】A

【解析】A项,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写、传递与管理,它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是机关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重要形式。B项,收文办理指收进外部送达本机关、单位的公务文书和材料,包括文件、电报、信函、内部刊物、资料,其他文字资料。C项,发文办理是指机关内部为制发公文所进行的拟制、处置与管理等活动。D项,办毕公文处置的目的是将真正有价值的公文留存下来,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利用需要,通常有四种处理方式:整理归档、销毁、清退和暂存。

87.工作要点写的是(  )。

A.工作经验

B.感想体会

C.存在不足

D.工作安排

【答案】D

【解析】工作要点是针对未来一个时期工作的简明扼要安排,多用于领导机关对下属单位布置工作和交待任务。从性质上看,属于事务公文中计划的一类,是应用写作中的一种文种。具有指导性、预见性、可行性、约束性。

88.“为维护学校秩序,保持校园整洁,特作如下规定”,文件的这种开头称为(  )

A.根据式

B.目的式

C.概括式

D.提问式

【答案】B

【解析】公文开头也称之为引言,即引出正文的语言。B项,目的式用“为”、“为了”等介词构成介词词组发端,交代阐明制文目的。例如“为了便于市场流通,健全我国的货币制度,现命令……”。A项,根据式常用于规则、布告、报告、通知等文种,交代制文的法律、法规、政策、精神等、依据的开头方法, 以“根据”、“依据”、“遵循”、“遵照”、“按照”等介词组成介词结构发端。C项,概括式是简单地叙述有关工作或事件的基本情况或基本过程,为下文的详细叙述或具体分析张本。常用于通报、报告、调查报告、总结等。

89.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是(  )。

A.标题要清楚、内容要全面、语言要庄重、个性要鲜明、详略要得当

B.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庄重

C.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朴实

D.标题要清楚、内容要客观、个性要鲜明、详略要得当、语言要庄重

【答案】B

【解析】述职报告是指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或单位负责人,根据制度规定或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向选举或任命机构、上级领导机关、主管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干部职工,陈述本人或单位在一定时间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书面报告。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是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庄重。

90.下列行政公文中,规定性程度最高的是(   )

A.决定

B.公告

C.通告

D.批复

【答案】A

【解析】A项,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B项,公告是指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决定的决定性程度高于公告。C项,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D项,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91.“机关领导人在文件正本上签名”属于办文工作中的(   )

A.签发

B.签署

C.批办

D.审核

【答案】B

【解析】B项,签署是指以机关领导人名义发文,由签发公文的领导人在公文正本署名位置亲笔签名,或者对于大批印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的手章,它代表发文机关。只有以签发人名义制发的公文,才有签署可言。签发人要在指定的位置盖章,一经署章,即发生效力。A项,签发是指公文办理最后审定文稿时的程序,领导人在公文处理专用纸或公文原稿上签名,是最后定稿和批准发出的一个关键环节。机关发出任何一份公文,都要经过领导人签发,未经签发的公文,不能生效。C项,在公文活动中,批办是指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指示性意见的决策性活动。D项,审核,即审查核实、审阅核定,是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92.将办完清理出的文书交给发文机关或指定的专门部门,称作(   )

A.立卷

B.清退

C.查办

D.销毁

【答案】B

【解析】A项,立卷是将办理完毕并具有参考保存价值的公文,依其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规律组合成为保管单位--案卷的工作过程。B项,清退是指将办结文件退还原发文单位或由其指定的其他单位。在公文处理过程中,一般平件可以不清退,领导和有关部门可自行C项,查办,是指核查重要公文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并协助承办单位落实公文精神、解决有关问题。D项,销毁是指秘密以上密级的公文必须清退到公文处理有关部门统一处理,然后根据规定进行立卷和归档,经整理后,视情况对部分公文进行销毁。

93.经领导批示对不需要回复的公文,按照(   )办理。

A.需要传阅的文书

B.办毕的文书

C.清退的文书

D.查办的文书

【答案】B

【解析】A项,传阅是机关文秘部门或专职人员按照领导签署的传阅意见,及时将来文送有关领导和处科室人员阅知。B项,不需要回复的公文即办理完毕。C项,需清退的文件包括绝密文件和仅供征求意见或审阅的文件。D项,查办是指核查重要公文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并协助承办单位落实公文精神、解决有关问题。

94.某单位制发公文,王局长签发后,办公室李主任发现其中有错,于是修改后印制。该事例的错误是(  )

A.违反分层签发的原则

B.违反合理分工签发的原则

C.违反先核后签的原则

D.违反党政分工的原则

【答案】C

【解析】该事例违反了先核后签的原则,公文一旦签发即为定稿,不得随意修改。修改须经领导同意,修改后需要重新签发。

95.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

【答案】C

【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英国化学家普列斯特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空气本身不是元素,而是混合物,主要由氧、氮组成。氧气是一种利于呼吸和助燃的气体。燃烧的过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燃物质与氧的化合。

96.被蚊虫叮咬后,可以用氨水、小苏打溶液或肥皂水涂抹止痒,这是利用它们的(  )

A.表面活性

B.弱酸性

C.弱氧化性

D.弱碱性

【答案】D

【解析】蚊虫叮咬时会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在叮咬处抹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利用它们的弱碱性,可以与酸性物质中和,减轻痛痒症状。

97.基因芯片是(  )

A.利用DNA分子的特殊功能制备计算机芯片

B.利用基因的特殊功能制备计算机芯片

C.利用集成方式一次性检测大量基因信息

D.利用计算机芯片技术处理基因问题

【答案】C

【解析】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生物芯片),该技术系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98.我国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南方古猿

【答案】C

【解析】A项,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中国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C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类,距今已有170万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B项,蓝田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D项,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

99.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B

【解析】法家强调以法治国,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100.秦朝初期为全国推行统一书体,(   )用小篆书写标准文字范本。

A.李斯

B.尉缭

C.秦始皇

D.秦二世

【答案】A

【解析】李斯奉秦始皇之命统一文字,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在全国推行。

101.科举考试的殿试始于(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B

【解析】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亲自在大殿上开科取士,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是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此次殿试规模不大。

102.中国封建社会生产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答案】D

【解析】A项,文景之治出现在汉代。B项,贞观之治出现在唐代唐太宗时期。C项,开元之治出现在唐玄宗统治时期。D项,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10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思想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工人阶级的队伍的壮大

【答案】A

【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经济基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04.八月一日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

A.中共一大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答案】B

【解析】A项,1921年,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41年党成立20周年,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党的生日)。B项,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八一起义、南昌起事,是指1927年8月1日于中国江西省南昌,由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设武装力量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开始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政府的标志。8月1日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纪念日。C项,大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中秋节),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D项,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

105.《人权宣言》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   )

A.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

B.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宣布私有财产圣神不可侵犯

D.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

【答案】D

【解析】《人权宣言》,即《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言采用了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其中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权力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