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
1试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南开大学2012研]
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其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4)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5)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6)自然物理因素。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特点。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7)自我调控因素。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和自控系统。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具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综上所述,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2试述人格心理学流派。[苏州大学2013研]
答:现代人格理论的流派主要分为八种:
(1)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结构的动力性质,认为人格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将意识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无意识的概念仍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乃至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石;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及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2)以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派,亦称为新精神分析派,其理论重视自我在人格结构中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因此,这个学派有时又被称为自我心理学或社会文化学派。
(3)以奥尔波特、卡特尔等人为代表的特质论学派,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特质流派假定个体的人格是某种相对稳定的东西,主张用多个基本的特质来描述人的人格,每个特质都是对立两端联系起来所构成的一个个体差异的维度,任何人都在这个维度上有一个确定的位置,有的人得分低,有的人得分高,但大多数人处于中间部分。
(4)以华生、斯金纳与班杜拉等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论学派,忽视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强调后天环境影响对人格的决定意义。其基本特点主要有:①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②行为主义流派着重从后天学习的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机制;③行为主义流派在方法论上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一般采用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
(5)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反抗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姿态出现。人本主义流派意图创立一门研究人类的积极本性的心理学,他们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许多年来一直被忽视了的领域,即心理健康的、技能健全的人类有机体。
(6)以凯利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认为不同的人在信息加工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人在同样的情境中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认知主义的人格心理学从认知差异的角度探讨人格的有关理论与研究。有代表性的人格认知理论包括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凯利的认知建构理论和米歇尔的认知、原型和图式理论。
(7)艾森克为代表的生物学范型,奥尔波特认为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特质的根源,某些皮层与皮层下的神经结构构成了特质的生物基础,他们控制或引导个体的反应能力和反应倾向。生物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荣格和艾森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强调进化遗传对人格发展的意义,艾森克的人格类型论重视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
(8)卡丁纳、沙利文为代表的交互作用论范型,主张人的行为是个人特质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重视个人特质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
3现代各种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什么多种人格流派能够同时存在?这些人格理论都是正确的吗?你认为是否会出现一个统一的整合各种人格流派的人格理论出现而结束这个局面。[华中师范大学2012研]
答:(1)现代人格理论的不同流派
①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结构的动力性质,认为人格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将意识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无意识的概念仍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乃至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石;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及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②以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等人为代表的社会一文化学派(亦称为新精神分析派),重视自我在人格结构中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因此,这个学派有时又被称为自我心理学或社会文化学派。
③以奥尔波特、卡特尔等人为代表的特质论学派,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特质流派假定个体的人格是某种相对稳定的东西,主张用多个基本的特质来描述人的人格,每个特质都是对立两端联系起来所构成的一个个体差异的维度,任何人都在这个维度上有一个确定的位置,有的人得分低,有的人得分高,但大多数人处于中间部分。
④以华生、斯金纳与班杜拉等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论学派,忽视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强调后天环境影响对人格的决定意义,其基本特点:第一,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第二,行为主义流派着重从后天学习的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机制;第三,行为主义流派在方法论上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一般采用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
⑤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是以反抗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姿态出现。人本主义流派意图创立一门研究人类的积极本性的心理学,他们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许多年来一直被忽视了的领域,即心理健康的、技能健全的人类有机体。
⑥以凯利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认为不同的人在信息加工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人在同样的情境中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认知主义的人格心理学从认知差异的角度探讨人格的有关理论与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格的认知理论包括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凯利的认知建构理论和米歇尔的认知、原型和图式理论。
⑦艾森克为代表的生物学范型,奥尔波特认为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特质的根源,某些皮层与皮层下的神经结构构成了特质的生物基础,他们控制或引导个体的反应能力和反应倾向。生物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荣格和艾森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强调进化遗传对人格发展的意义,艾森克的人格类型论重视人格的神经生理基础。
⑧卡丁纳、沙利文为代表的交互作用论范型,交互作用论主张人的行为是个人特质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重视个人特质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
究竟哪种理论解释与客观事实更符合,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也许各种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有正确的地方,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2)现代人格理论流派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心理学科学本身的发展,在人格心理学内部出现了新的趋势。
①人格心理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专题化趋势;
②在研究专题化趋势的影响下,在人格理论中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即那些专门解释某一特殊人格研究领域,诸如攻击性、幸福感、抑郁倾向和孤独倾向等问题的具体理论;
③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不少人格心理学家从认知的角度,采用人知实验的方法研究人格心理问题;
④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以及大量跨文化研究的产生,人格心理学家重视生态文化因素对人格及其发展的影响,采用跨国、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人格的异同以及与生态文化因素的关系;
⑤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随着遗传学和脑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格的生物基础的研究,不少人格心理学家从生物遗传与生物进化的角度探讨人格的问题。
4比较奥尔波特和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浙江师范大学2013研]
答:(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人的人格是包括各种特质的动力组织,这些特质决定了个体适应的独特性。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①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异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质。
②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根据个人特质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a.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b.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c.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并将模型分成:第一层为次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为次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第三层为次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第四层次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①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共同特质是用因素分析法得到的共同因素,个人特质是用因素分析法得到的独特因素。共同因素是人类所有社会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独特特质是指单个个体所具有的特质。
②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从表面上看,它们好像是一些相似的特征或行为,实际上却出于不同的原因。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③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再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的,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如焦虑、有恒性等。
④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它们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两者异同
a.相同之处: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和卡特尔的人格理论都强调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
b.不同之处:奥尔波特重视人格的个体性,其特质理论从个体行为特点出发探讨人格问题,使得心理学家有可能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置于操作程序之中,解决了心理学中长期以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但难以进行实证式研究。而卡特尔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测验和复杂的数学程序上的特质理论,强调人格的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特质因素分析法具有严谨、客观和定量化的优点。
5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内容和区别、联系。[2014年北师大考研真题]
答:(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面临八个主要危机或心理社会阶段,分别是:
①婴儿期(0~1岁),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②儿童早期(1~3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③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左右),发展任务是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④学龄期(6~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⑤青年期(12~18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⑥成年早期(18~3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⑦成年中期(30~6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⑧成年晚期(从老年期直至死亡),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2)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按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特征把欲力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①口唇期(0~1岁)。在口腔期,婴儿通过与食物和食物提供者的协调活动,逐步产生了亲密感,开始把自己与现实环境区别开来。这种现实感的获得,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
②肛门期(1~3岁)。这一阶段幼儿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力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前生殖器期(3~6岁)。此时,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并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力比多的满足。这一时期儿童在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心中的恋母(俄狄浦斯)情结和女孩心中的恋父(伊利克特拉)情结。
④潜伏期(6~11岁)。这一时期,口唇期、肛门期的感觉,前生殖期的恋母情结的各种记忆都逐渐被遗忘,性兴趣被其他兴趣如探索自然环境、知识学习、文艺体育活动以及和同伴交往等所取代。
⑤青春期(11岁或l3岁开始)。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l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摆脱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同时到了青春期,个体容易产生性的冲动并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3)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①区别: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重视性本能的作用,把性本能的发展视为人格发展的唯一动力。
②联系: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6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及各自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答:人格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生物遗传因素
国内外诸多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在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格的许多特性都有遗传的可能性。
关于遗传对人格的作用,一般认为: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影响力的强弱也要看行为的社会意义,对于社会意义不大的行为,社会允许较大的变异;而对社会意义十分重要的行为,就不允许有太大的变异。此外,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不仅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其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养方式分成三类,即权威型、放纵型和民主型教养方式,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总之,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在塑造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早期童年经验
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人格发展的确会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5)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价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外,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6)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的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不过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7)自我调控因素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具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综上所述,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7结合实际论述人格的本质特征。[首都师范大学2013研]
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典型心理品质。人格的本质特征主要有:
(1)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如“固执”在不同的环境下有其特定的含义,在不同人身上也有不同的含义。在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的环境中,“固执”带有“撒娇”的意思;而在冷淡疏离、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固执”又带有“反抗”的意思。
(2)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会出现适应的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8试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人格理论。[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答: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的和整合的作用。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发展任务的完成、危机的解决会促进积极品质的产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1)婴儿期(出生~2岁)。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2~4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幼儿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外,他主要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着探索新的世界。
(3)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男女儿童虽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爱慕之情,但能从现实关系中逐渐认识到这种情绪的不现实性,遂产生对同性的自居作用,逐渐从异性同伴中找到了代替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使俄底普斯情结在发展中获得最终的解决。
(4)学龄期(7~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5)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埃里克森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继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延缓承担的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
(6)成年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这一时期的个体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巩固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得到亲密感,但由于寻找配偶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害怕独身生活的孤独之感。
(7)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为获得繁殖感(创生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时男女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是指关心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因此即使没有自己的孩子,也能达到一种繁殖感。
(8)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则产生一种完善感。一个人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埃里克森这个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
9试论人格的决定因素?[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决定因素主要有:
(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2)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功能,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重大的影响。权威型父母教育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的人格特征。放纵型父母教育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独立性差、蛮横无理、胡闹等。民主型父母教育的孩子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4)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5)学校教育因素。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6)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的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
(7)自我调控因素。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其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综上,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10从人本主义的观点来看,对一个孩子说:“我爱你是因为你表现好”错在哪里?(提示:结合影响自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谈) [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答: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罗杰斯认为婴儿早期的现象场是一个混合的、没有分化的、简单的整体,早期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从通过感知父母对自己如何评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儿童的自我评价,或者是对个人价值的判断,从对这些评价的感知中发展出来后,如果伴随着父母的赞同和支持,儿童就能把它们结合到自己的自我意识中去。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和经验之间的状态是和谐的。
但是,如果父母将条件强加到儿童已形成的基础自我价值上(即在一些条件下赞扬儿童,但在另一些条件下批评儿童),如题干所述,对一个孩子说:“我爱你是因为你表现好”意味着父母将条件强加到儿童身上,儿童会形成如果我表现不好,父母就不会再爱我了的压力,儿童会体验到威胁自我的感觉,这种威胁的感受使得儿童可能会拒绝这些体验。即经验和原来的自我结构不和谐,就可能被拒绝或歪曲,导致自我经验偏差。
此外,“我爱你是因为你表现好”意味着父母是有条件的积极看待孩子,即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评判孩子的品行或成就,如果达到了标准,才提供积极看待;否则,就有可能提供消极看待。有条件的积极看待可能干扰儿童自我实现倾向与他的健康发展。父母把自己的要求与希望强加给孩子,并以此作为提供积极看待的条件。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积极看待,可能会不顾自己的内在兴趣,顺从父母的外在要求与希望。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自我实现倾向肯定会受到干扰与压抑,其人格健康发展就会大有疑问。
而无条件积极看待意味着对一个人做的所有事情都一样积极看待,即使是客观上消极的行为也要接受,因为它是这个人的一部分。从自我实现倾向的角度说,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最重要。
因此,为了儿童自我的健康发展,父母与教师应给儿童以无条件的积极看待,尊重、重视儿童的经验和情感,设身处地的为儿童着想,当儿童感到安全和自信时,就会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朝向自我实现。
11试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并作简要评价。[首都师范大学2013研]
答:(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含三种心理成分,主要有:
①本我,是原始的本能,是人格中最难接近的又是强有力的,包括人类本能的性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遵循快乐原则,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
②自我,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能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遵循现实原则;
③超我,包括两个部分:a.良心,b.自我理想,超我是人格的法官,是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从自我发展而来,代表着理想,追求完美,遵循道德原则。
(2)评价
弗洛伊德是率先对人格进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学家,其人格结构理论的提出标志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开始,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他的人格理论中关于无意识的研究开辟了人格研究的新领域。然而弗洛伊德完全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人格,把本能当成是人格结构中至高无上的天然作用力量是不科学的。此外,他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无意识决定的从而忽视了意识对人们的作用。
12人们为什么会表现出攻击性?何时会表现出攻击性?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人格理论有不同的回答。请你以对攻击性现象的解释为例,比较不同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要求至少涉及4种范型。[首都师范大学2013研]
答: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侵犯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1)侵犯行为产生的因素
①情绪唤起水平。研究表明个人的总体情绪唤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侵犯行为。
②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道德水平越高,个人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越趋近于正好与侵犯相反的亲社会方向。
③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晌。因为个体在群众中获得的力量感和匿名性,个体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
④大众媒介。暴力传播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青少年的是非判断标准还不成熟,容易模仿暴力节目中的行为。
(2)攻击性行为的理论
①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追求生命终止的愿望。这种追求死亡的本能是人们产生攻击性冲动,进行各种破坏和暴力活动的根源,这种本能有时也指向主体的内部,表现为自我惩罚、自残和自杀等。
②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攻击性本能,这种本能来自于祖先,因为只有通过搏斗才能保护领地、争夺食物源、维护等级秩序等,攻击性本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③社会学习理论,把攻击性行为看做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而习得的,认为攻击性行为得以习得和保存的原因主要有:①具有工具性作用,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②得到了社会的强化;③可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④来自攻击者的自我强化。
④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成分在攻击性行为中的作用,认为对挫折等易引起攻击行为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如何加工和解释有关社会线索的。那些具有较多攻击行为的儿童更多的是将有关的信息解释为“别人对我不尊重、对我怀有敌意”。因此,也表现出对对方的敌意行为。
(3)比较
弗洛伊德的理论和生态学理论都认为攻击性行为由本能引起,但是弗洛伊德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在于心理病理患者,而不能简单扩展到正常人。而生态学理论指出了人类侵犯性的生物遗留性质,有显然的合理性与应用意义,但用本能的观点解释所有人类的侵犯行为,而忽视了人类社会自身的规律。
班杜拉认为攻击行为是主体和环境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认为攻击是学习的结果,是非常可取的,这个理论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13举例说明人格测量中的自陈量表法和投射测验的优点和缺点。[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自陈量表和投射测验是科学测量人格的两种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1)自陈量表
自陈量表又称自陈问卷,是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自陈量表是依据所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客观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去逐一回答,以此衡量受测者在这种人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
①自陈量表的优点:
第一,自陈量表的题量较大,多数用于测量人格的若干特质,有的量表只测量人格的一个方面。比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格测验之一,共有566个项目,对临床确实有效,并且从MMPI的大量题目中还发展了许多新的人格量表。
第二,自陈量表的项目形式一般采用是非式或选择式,它的计分规则比较客观,施测手续比较简便,测量分数容易解释,因此对于施测者和测验情境的要求都不太高。比如,《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有A、B两套等值的测题,每套187个项目,每个项目有a、b、c 三个选项,受测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选项。每个项目有a、b、c 3个选项,根据受测者对每一项目的回答,分别记为0,1,2分或2,1,0分。
②自陈量表的缺点:
第一,容易出现社会赞许性偏差,社会赞许性偏向是指受测者按照社会认可的价值或标准来回答问题,以不真实的意愿代替真实意愿的心理倾向。
第二,容易出现反应定势,反应定势指被试的回答与问题的内容无关,只是按照自己的特定方式进行回答的一种心理倾向。在自陈测验中,反应定势有下列几种类型:默认、极端化、回避、粗心、位置定势。
第三,无法测定潜意识动机,自陈式人格测验的基本假设是受测者最了解自己的人格,但实际上一个人不可能知晓与人格有关的所有事实,尤其是他的潜意识动机。
③以MMPI为例说明:
第一,优点表现在:MMP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格测验之一,对临床确实有效。采用经验标准编制测验、使用效度量表以及分数解释的编码法等都给以后的测验编制提供了思路,从MMPI的大量题目中还发展了许多新的人格量表。
第二,不足表现在:MMPI过多使用病理名词,对正常人使用难免会带来不便;常模由700名明尼苏达的正常成人得到,代表性差;MMPI的题量过大,施测比较费时。
(2)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为了克服自陈式人格测验所不能克服的问题——无意识动机造成的“防御心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人格测验。投射测验有如下几条假设:第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解释性反应都是有其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是可以给予说明和预测的;第二,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虽然决定于所呈现的刺激特征,但受测者过去形成的人格特征、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心理因素也都会影响其对刺激反应的过程和结果;第三,正因为受测者的人格会无意识地渗透在其对刺激情境的解释性反应中,所以通过分析受测者对模糊情境的解释,就可能获得对受测者人格特征的认识。
①投射测验的优点:
第一,使用非结构化任务,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反应不受限制。为了促进受测者想象,投射测验一般只有简短的指导语,测验材料也很模棱两可。在这种情况下,受测者对材料的知觉和解释就可反映其思维特点、内在需要、焦虑和冲突等人格方面。可以说,刺激材料越不具有结构化,反应就越能代表被试人格的真正面貌。
第二,测验的目的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受测者事先并不知道施测者将对他的反应做何种心理学的解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受测者的伪装和防卫,使测验的结果更能反映受测者真实的人格特征。
14简要介绍心理投射技术及你对它的认识。[陕西师范大学2011]
答:(1)有关投射的定义与概念。
投射技术,或者投射分析的特点是,用模糊的刺激材料,让被试者进行开放式的反应,从而以隐蔽的方式评估被试者整体的(无意识)人格。经常应用于心理测验中,并且是心理测验的另一门类。
投射测验指测验中所用的刺激多为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图形、墨迹或数字,让受测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做出反应,由对反应结果的分析来推断其人格。
投射的意义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个人特征无意识的投射到外界事物上,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种方法的机理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中的外射机制。这类测验主要以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文字联想测验、画人或画树测验为代表。
(2)投射测验的理论假定
①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解释性反应都是有其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是可以给予说明和预测的;②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虽然决定于所呈现的刺激的特征,但反应者过去形成的人格特征、他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未来的期望等心理因素也会渗透在他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及其结果之中;③因为个人的人格会无意识地渗透在他对刺激情境的解释性反应之中,所以,通过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意义模糊的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对这种情境做出自己的解释,然后通过分析他解释的内容,就有可能获得对受测者自身的人格特征的认识。
(3)投射测验的特点
①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确切的意义,这就为受测者提供了针对测验材料进行广阔自由联想的机会和空间。
②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反应不受限制,可以根据自己对测验材料的理解作任何想像式解释,因此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决定于测验材料的性质,而是决定于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和当时的心理状态。
③测验的目的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受测者事先并不知道施测者对他的反应作何心理学的解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受测者的伪装和防卫,使测验的结果更能反映受测者真实的人格特征。
④测验结果的解释重在对受测者的人格特征获得整体性的了解,而不是对某个或某些单个人格特质的关注;
⑤测验的内容多为无明确意义的图片,在测验时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人格的跨文化研究;
⑥相对于自陈量表,投射测验的最大局限是计分上的困难,这使得研究者对测验结果难以进行确定的定量分析。
(4)对投射测验的评价
①可以对人格作综合的、完整的探讨,对受测者的内心生活作深层的探索,并做出动态解释;测验本身不显示任何目的,受测者不至于有意防范而作虚假的反应。②评分缺乏客观标准,难以量化;缺少充分的常模资料,测验结果不易解释;信度和效度不易建立;原理复杂深奥,非经专门训练者不宜使用;与其他测验相比,被试的反应更易受实施情景的影响。
以下题目暂无答案解析,仅供考生参考
15举例一到两个你自己的主要人格特征,并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其形成。[2014年北师大考研真题]
16性格形成和发展[南开大学2014研]
案例分析
1一个小孩模仿电影情节用刀枪伤害他人,问哪个人格理论可以解释此行为,并介绍此理论。[上海师范大学2012研]
2一个小孩在学校表现为内向安静乖巧,在家任性冲动调皮,问此“双面性格”的原因。[上海师范大学2012研]
3冰山模型说明什么,详细叙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并进行评价。[上海师范大学2013研]
4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阶段理论,述青少年为什么说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上海师范大学2013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