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其他城市服务贸易发展对比分析

(一)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对比分析

1.总量分析

2014年上海市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服务进出口总额175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对外贸易的比重约为27.3%。其中,服务出口49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服务进口125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

2.结构分析

(1)传统服务贸易依然占据较大比重

2014年上海市传统服务贸易(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进出口占总额的比重为69.7%。其中,旅游服务进出口937.8亿美元,以53.5%的占比继续成为全市服务贸易第一大类别,实现贸易逆差910.0亿美元,也是全市服务贸易的主要逆差来源;运输服务进出口284.7亿美元,比上年继续呈下降走势。

(2)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增长较快

2014年除通信服务外,上海市其他类别的服务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其中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增速最快,达到14.7%。出口方面,增长较快的类别为建筑服务112.9%、通信服务15.2%;进口方面,增长较快的类别为广告宣传、电影和音像等,增长均超过20%。

(3)内资企业继续成为服务贸易主力

2014年,上海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内资企业的比重最高,达到61.8%;其次为外资企业26.7%、港澳台投资企业11.4%。出口方面,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外资企业52.6%、港澳台投资企业27.1%和内资企业20%;进口方面,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资企业78.1%、外资企业16.5%、港澳台投资企业5.3%。

2014年,上海市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香港特区,双边贸易额为479.7亿美元,占全部服务贸易额的比重为27.4%;其次是美国和澳门特区。从出口数据看,居上海服务出口市场前六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德国和英国,合计出口占比74.7%;从进口数据看,居上海市服务进口市场前六位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美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合计进口占比70.9%。

(二)深圳市服务贸易发展对比分析

1.总量分析

2014年深圳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006.1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为436.8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额为569.3亿美元。

深圳市服务贸易在我国加入WTO后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1—2014年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速达35.29%,出口年均增长率为33.67%,进口年均增长率为36.74%。

服务贸易占全市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2.80%提高到2014年的20.62%,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2.结构分析

2010—2012年深圳市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其中,运输业出口比重由17.98%降至8.74%,进口比重由16.69%降至10.08%。

其他商业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不断上升,2012年占深圳市服务贸易出口的85.78%,占服务贸易进口的77.18%。其他商业服务主要包括法律、会计、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广告、展览、市场调研等,它们贡献了深圳市最主要的服务出口收入和最大的服务顺差。

(三)北京市服务贸易发展对比分析

1.总量分析

北京市服务贸易发展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总量大。北京市以第三产业结构为主,第三产业占全市GDP总值的80%以上,其中,服务贸易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1/3。2014年,北京市服务贸易总额约7000亿元,占全市GDP总值(21330.8亿元)的30%左右。

二是增长快。从2003年到2014年,北京市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近十年的发展中,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小幅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见表23。

表3 2003—2004年北京市服务贸易情况

2.结构分析

按照生产要素的密集属性,运输和旅游属于劳动、资源型的传统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则属于资本、技术型的新兴服务。

2003年迄今,运输和旅游在北京市服务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一直维持在40%至50%之间,其他商业服务始终保持在50%以上,服务贸易结构总体偏于资本、技术密集型。

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8个行业中,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与咨询占比最为突出,发展也最为迅速。

3.竞争力分析

整体来看,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相对薄弱,且有逐年下滑的态势。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运输和旅游两大服务类别的竞争力指数显著低于其他主要省(市);但在其他商业服务上,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见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