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秘密
有过一定拍摄经验的人,都知道构图中点的重要性。当你满怀欣喜地对眼前的美丽景色按下快门时,产生的照片可能会让你大失所望。你如果不明就里,那说明你还没有对构图形成深刻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构图中最基本的元素——点,它或许可以帮助你找到答案。
在构图中,点是相对于面而言的,与画面相比,点是一个非常小或者说相对比较小的结构,它可以是亮的、暗的或者是彩色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观看画面时,第一反应首先是去认知画面的内容,而构图中的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达到认知目的。点作为构图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可以为我们的画面表现带来什么惊喜呢?一开始,在点的认识上,我们就需要明白,点是我们对眼前景物的一种主观抽象,它的存在是我们秩序意志的产物,它可以强化或者干扰我们的创作意图。因此,我们需要知晓点的秘密,帮助我们实现完美构图。
兰诺赫的清晨
拍摄地点:兰诺赫高地,格伦科,苏格兰。
拍摄器材和数据:尼康135照相机,24-70mm镜头(焦距调至34mm),快门速度1秒,光圈f/22,感光度ISO 200,0.3级中灰渐变滤镜。
单点
在构图中,单点在画面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它可以让观者对画面一目了然,是简洁构图的有效手段。因为没有竞争,所以显得独大;因为没有其他干扰点的存在,所以画面显得简洁和直接。单点构图成为风光摄影师获得简洁画面的第一选择。但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单点就是简单的。单点构图需要你对画面有更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否则会适得其反,使画面单调、乏味。要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你需要注意:(1)单点的选择。单点很容易成为画面的兴趣中心,是最容易吸引观者眼球的视觉点,所以它本身必须足够有趣、耐看。(2)其他构图元素的协调。用其他构图元素丰富画面,衬托单点,使画面内容建立有机联系,形成整体,防止单点过于突兀和独立。
有薄雾的黎明
拍摄地点:苏格兰。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 1Ds mark Ⅲ照相机,24-105mm 镜头(焦距调至 30mm),快门速度 1/2秒,光圈 f/16,感光度 ISO 100,0.3级中灰渐变滤镜。
作品评判:这是一幅构造感强,点线面元素运用颇为成功的佳作。横向延展的色块在画面中由近及远依次排列,在富有节奏的变化中确定画面简约的基调。富有运动感的交界线分割画面,色块间虚实浓淡,明暗疏密,相互映衬,富有变化和情势。而这一切经营皆为铺垫,真正的主角是那棵空灵的小树,在此等抽象的环境衬托下,如此具象的存在便变得极富内容和话语,它的独特性仿佛已超越了其身份,引人思考。
沙漠中的一棵树
拍摄地点:纳米比亚。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5D markⅡ照相机,24-70mm镜头(焦距调至60mm),快门速度1/125秒,光圈f/16,感光度ISO 100,加用偏振镜。
作品评判:画面的设计感透露出摄影师对画面超强的把握力。曲折的线条分割画面,并从地面将观者的视线依次导向天际,形成秩序。孤独的树木如同一个音符,在空阔寂寥的环境中弹奏出生命的旋律。偌大的山丘作背景,对比孤小的树木,给人以高山仰止的紧迫感,为画面增添身临其境的感受。
农田中的房子
拍摄地点:瑞典某农场。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5D 照相机,105mm镜头,快门速度1/160秒,光圈f/11,感光度ISO 200,加用偏振镜。
作品评判:画面截取土地的内部景观,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构图,扩展读者的想象力。侧光为单调的土地带来明暗变化和质感,并制造出隐约的线条排列,从前景延伸到画面深处,在引导观者视线的同时,强化了画面的空间感和形式美感,使得色彩不是很丰富的画面变得有趣起来。
两点和三点
当画面中出现两个或者三个点时,由单点形成的视觉主导格局就被打破了,画面上每个点都在视觉上相互抗衡,各自吸引观者的注意力。画面内部有了竞争和张力,并开始分割画面。此时在画面的安排和表现上就要格外注意,否则极易引起视觉混乱。我们可以做到:(1)突出一个点,削弱其他点。要想打破这种相互抗衡的格局,在点的安排上必须有意强化一个,弱化其他,这样才能够重新建立视觉中心。(2)注意视觉连线对画面的分割效果。两个点足以在画面中形成视觉分割线,所以在构图中要尤其注意点与点之间形成的隐形线,确保画面的均衡和秩序。
沙丘与树
拍摄地点:纳米比亚。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5D markⅡ照相机,24-70mm镜头(焦距调至70mm),快门速度1/250秒,光圈f/16,感光度ISO 100,加用偏振镜。
作品评判:画面色彩鲜明,点线面运用成熟,且能够适当控制画面的疏密与松紧(大面积的蓝天和安排紧凑的地面景物形成一种情势反差),是一幅节奏鲜明,富有动感的佳作。摄影师在构图中运用点线面的不同特性来引导观者的欣赏视线。首先,人们关注到处于画面显要位置的树木,以及它背后色彩亮丽的沙丘;接着,沙丘与天空的交界线——富有动感的斜线会将人们的视线导向画面的右边——另一棵树上;而后,人们的视线会过渡到另一区域——远处的沙丘以及沙丘上方的蓝天。
枯树
拍摄地点:火山国家公园,夏威夷。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5D markⅡ照相机,24-70mm镜头(焦距调至40mm),快门速度1/100秒,光圈f/11,感光度ISO 200,加用偏振镜。
作品评判:画面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生命气息,极富渲染力。干枯的树木,满地的荒草,黑魆魆的岩石,昏黄的天空,以及凝重得让人有些窒息的空气,一切都透露着生命的故事和意义。摄影师采用低角度拍摄,夸张枯树的视觉形象,压缩地面景物的空间感,选择倾斜的地平线制造一种不安的运动感,使整个画面充满一种紧张情绪。而地面绿色的点缀,与画面呈现的气质产生一种极大的反差,使画面充满了话语,引读者思考。
月光下的孤岛
拍摄地点:爱琴海。
拍摄器材和数据:尼康D700照相机,70-200mm镜头,双重曝光,焦距调至70mm端,快门速度1/10秒,光圈f/5.6,感光度ISO 200,对景色第一次曝光;待至月亮升起,焦距调至200mm端,快门速度1/100秒,光圈f/4.5,对月亮进行第二次曝光。
作品评判:在这幅以点构成的画面中,用极少的元素诉说出丰富的内涵,非常难得。画面中的月亮与小岛上下呼应,一明一暗,富有趣味的同时又富含意蕴,同时两者形成视觉连线,将画面一分为二,形成均衡构图,稳定画面。远处朦胧的景色与清晰的主体形成虚实对比,强化画面空间,营造悠远、静谧的月夜气氛。这让人不难体会到当时在画面背后的摄影师之心境。
树影
拍摄地点:死亡谷,纳米比亚。
拍摄器材和数据:宾得67照相机,55mm镜头,快门速度1/125秒,光圈f/22,加用偏振镜。
作品评判:不得不说,看到这幅照片,的确会让人感到有些不安。它独特的角度和形象会让人联想到某些“恐怖”的东西。但是,它只不过是一幅风光照片,摄影师只是跟你开了一个玩笑。摄影师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构图方式让人赞叹,这种戏剧性的营造是一种值得欣赏的能力,因为在平凡中制造神奇和惊喜,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敬佩了。
视觉线和视觉形
当画面出现三四个甚至更多的点时,就意味着出现了元素的重复和间隔。此时,人的眼睛为了观看的方便就会使用简化原则,在点与点之间寻找最短距离,即一条直线,如果若干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则会形成某个最简单的图形,将相近的点连成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视觉线或视觉形。我们在构图时可以有效运用视觉的这一原则,帮助我们在画面中构筑出更庞大的画面结构。比如因为视觉线和视觉形的存在而对画面进行的分割,可以形成新的形状和结构。如此就可以对复杂的景物进行分割、归纳,形成新的秩序,使画面富有层次和内在联系。
作品评判:这是一幅用时间雕刻出来的佳作。其中,岩石上的冰凌在画面中最富表现力,其真实的质感与被长时间曝光后虚化如镜面的海水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柔的更柔,硬的更硬。其次,在画面结构上,摄影师也仔细经营。右下角的岩石与近景、远景中的岩石形成视觉的过渡,并构成一种疏密关系,富有节奏。同时,近景中紧凑的岩石与远景中的孤石在结构上形成三角构造,集中观者注意力,并稳定画面。而这一切细节几乎都被置于地平线以下,这与地平线以上的天空在大空间上又形成一种疏密情势,使画面松紧有序,环环相扣,富有内在逻辑,可读性强。
冰雪覆盖的岩石
拍摄地点:波罗的海。
拍摄器材和数据:尼康D3X照相机,35mm镜头,快门速度10秒,光圈f/22,感光度ISO 200,0.3级中灰渐变滤镜。
雪地中的干草包
拍摄地点:亚伯达,加拿大。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5D markⅡ照相机,50mm镜头,快门速度1/125秒,光圈f/16,感光度ISO 100,加用偏振镜。
作品评判:当画面上出现过多的点元素时,对画面的秩序会形成挑战,所以如何归纳和安置这些点元素是摄影师在画面构图中要揣摩和研究的。此幅作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有一个极好的潜在结构来框束这些散落于地面上的点——干草包,使其散而不乱,有章可循,有形可据。从前景一直延伸至地平线上的干草包形成一条视觉弧线,与画面右侧的几个干草包构成一种扇形的视觉形,使观者的视线集中在此,达到表现的目的。
海里的木桩
拍摄地点:利物浦附近,英格兰。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5D照相机,24mm焦距,快门速度10秒,光圈f/22,感光度ISO 100,加用偏振镜,0.6级中灰渐变滤镜。
作品评判:这幅画面最吸引人的是木桩以及木桩上流动的光线。其实这样的景物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稀奇,它很平凡。但是光线和构图给予了它新的衣裳和骨架,使它焕发光彩。摄影师选择黄昏金黄的光线,并用慢门幻化海面,制造肉眼日常所不能见的海水形象,并采用较低的拍摄角度将木桩的高度夸张化,使一切看上去都如此不同,将原本平凡的景物表现得富有戏剧性。而作为画面主体,对木桩的构置也独具匠心,其对角线排列和空间的大小透视,在疏密有致的错落中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相似性中的差异性
人们认识事物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比较和分析,所以当观者观赏一张照片时,他会去寻找照片中物体的相似和不同,因此,相似性的景物更能够激发观者的阅读兴趣。所以我们在构图中,可以有意寻找具有相似性的景物,吸引观者视线,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增加照片的耐读性。此外,将具有相似性的景物进行重复排列,可以形成节奏感,有助于营造静止的感觉。
清晨码头
拍摄地点:利物浦附近,英格兰。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5D照相机,35mm焦距,快门速度1/2秒,光圈f/14,感光度ISO 200,0.3级中灰渐变滤镜。
作品评判:此幅照片的拍摄主体虽然是两只小游艇,但是却能让人感受到另外的情感,画面中透露出来的静谧气氛和特有温情打动着观者的心。两只小游艇如同双胞胎兄弟相互依偎在一起,好像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旁边昏黄的灯光陪在它们身边,诉说着它们梦中的童话故事,而水面所营造出来的第二空间也增加了画面的幻化意境。而你就站在它们面前,观看着诗意的画面,联想着自己的故事。是的,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能让观者停住脚步了。
沙之韵动
拍摄地点:桑顿海滩,丹特里国家公园,澳大利亚。
拍摄器材和数据:佳能1Ds照相机,50mm焦距,快门速度1/60秒,光圈f/16,感光度ISO 200,加用偏振镜。
作品评判:对于微观景物的表达,高深之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通过对画面的抽象表达,而产生超越景物本身的另一种景象。你可以看到微观景物中的沙粒,又可以看到另外一番大千景象,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使观者在这种视觉矛盾中游离臆想,正是画面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