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君子”、“仁者”和“圣人”的多层次的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问题,是与道德修养、道德教育密切相关的。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为人树立道德榜样和道德修养的目标,孔子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理想人格,这就是“君子”、“仁者”和“圣人”。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的西周文献中就已经存在了。不但《易经》、《尚书》中曾多次提到“君子”,而且在《诗经》的《国风》、《大雅》、《小雅》中,提到“君子”的就有150多次。一方面,孔子继承了传统的说法,把君子当作在高位的人,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论语·阳货》)等;另一方面,孔子更强调把“君子”当作一种有高尚品德的人,当作一种道德上的典范,并作为人们应该效法的理想人格。这里所说的作为理想人格的“君子”,主要是从道德意义上讲的,并不一定指当权的在位者。
孔子认为,“君子”总是以仁的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这就是说,君子是没有丝毫时间可以离开仁的,哪怕是吃一顿饭的工夫,即使在仓促匆忙的时候,甚至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与仁同在,保持仁的品德。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恭、宽、信、敏、惠等道德品质,也都是君子所具备或应当具备的。由于“孝悌”是仁的基础和根本,所以君子对此尤为重视。由于君子有很好的品德,所以也就能够有很好的道德情操。君子的心情能够经常保持平坦宽广,“坦荡荡”(《论语·述而》)、“不忧不惧”(《论语·颜渊》)、“泰而不骄”(《论语·尧曰》)、“敬而无失”(《论语·颜渊》)、“与人恭而有礼”(同上)、“文质彬彬”(《论语·雍也》),而且“知天、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不作非分妄想(“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
“君子”不但善于自处,而且还能团结别人,他能和别人亲密无间地合作共享,和别人相团结而不是相勾结(“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庄矜而不争执,合群而不闹宗派(“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他能用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看法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却不会去盲从附和,阿谀奉承(“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极力成全别人的好事,但不助长别人的错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他总是言行一致,信守自己的诺言(“言思忠”[《论语·季氏》]),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反对说大话,宁愿多做,而不愿说那些做不到的事(“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君子”还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这就是说,“君子”并不是没有缺点和错误的人,而是光明正大,且能公开自我批评、认真改正自己错误的人。
“君子”虽然有很高的品德,但即使未被重用,也从不会抱怨别人,而只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直到老死,自己的名声也不被人们所称道,这才是君子引以为恨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君子”有高尚的节操,一切以仁义为准则,不行不义之事(“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国家有道,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政治黑暗,就辞退官职,在内心中保留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不随波逐流(“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在生活方面,“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一箪食,一瓢饮,曲肱而枕,也能安守贫困,不怨天不尤人,总是保持愉快的情绪。
总之,孔子为当时的统治阶级以及各阶级的人们描述了一个具有他所认为的高尚道德品质的“理想人格”。自此以后,“君子”这一概念,在更多的意义上就不再指在位的贵族,而主要指一种“理想人格”和“道德境界”了。人人都应该做一个“君子”,这已经不是指要人们在社会地位上成为一个在位的贵族,而是指人们应该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理想人格的问题上,除“君子”外,孔子又强调所谓“仁者”或“仁人”。“仁者”或“仁人”似乎是比“君子”更高的一种理想人格。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他认为可算作仁人的人是很少的,《论语》中说:
据此看来,仁人不一定非要守小节小信。离开邪恶残暴的君王,洁身自好,一尘不染是仁人;甘受屈辱,以求把仁人道义、社会文明传给后代的人是仁人;谏劝邪恶残暴的君主弃恶从善,不惜身家性命的人是仁人;不守通常所说的忠节,而前后扶持两个君主,但止息了战争,匡正了天下,为民众谋了大利的人,同样也是仁人。凡是讲究权变,不损害仁的原则并极力去实行仁的原则的人,都可以叫作仁人。
仁人是一种很高的理想人格,他具备了更为高尚的道德品质:
从以上可以看出,仁人具有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可以说,仁人就是最完美、最高尚的君子,他是所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和化身,是君子力求达到的理想人格。《论语》中说,子产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对待君上负责认真,教养人民有恩惠,役使人民合于道理;令尹子文三仕无喜,三已无愠,且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接位的人,对国家十分忠诚;陈文子不与杀君者同仕,不与犯上者同仕,清白得很。然而,他们都不能算作一个仁人,而只能算一个君子。仁人和君子的区别,似乎相当于理想人格的最高要求和最低要求的区别。
除了君子和仁人以外,孔子还提出圣人的理想人格。圣人是比君子和仁人更高的理想人格,这是普通人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并不要求人们都做圣人。正如《论语·雍也》所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