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假设及调查问卷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既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任务,也是广大思想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所从事的现实工作,课题组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经验的总结过程中,形成以下一些研究假设。
(一)研究的基本假设
(1)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较高知晓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并且表现出高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度。
(2)不同群体和不同人口特征的个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晓度、认同度存在差异,人们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认识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
(3)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与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认同之间存在明显的此消彼长的相互关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既可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批判错误社会思潮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晓度与认同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提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兴趣和重要性认识可以促进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
(5)不同普及途径、载体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过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需要普及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对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和评价是人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介因素,也就是通过提升人们对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和感知,也能有效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
(二)问卷的维度及主要指标
根据课题基本假设,课题组从五个维度对问卷进行设计。
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维度
基于导论中课题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界定,本课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性质、基本观点和理论内涵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指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晓度,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脉络中,置于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观点的背景下,评价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晓情况。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及意识形态观点的背景中,通过比较来了解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情况。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看法和评价。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认同情况。课题组以中央宣传部编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中凝练和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为基本依据,来进一步了解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情况。五是对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观点的认同情况,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情况进行对照分析,课题组选择与社会思潮相对应的两种主要社会思潮进行对比分析,即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作为了解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情况的参照,同时进一步分析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此消彼长的相互关系。
2.对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途径、载体的认识和评价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观点,按照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从外部灌输的理论观点,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可能通过人们的自发实践活动产生,而需要进行一定的理论学习活动,才能够形成较为科学的认识。因此,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离不开其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途径和载体,这里载体是具体承载信息的单元,而途径是相对综合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课题组对人们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途径和载体的问卷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时间、内容、渠道和方式,以对人们对思想理论信息的基本状况作基本评价。二是人们通过图书、报纸、网络等渠道获得思想理论信息情况,图书、报刊是人们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传统途径,网络是一种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新型途径。课题组设计了人们通过传统方式获取的思想理论信息内容和方式,对网络等新型媒体对人们思想理论信息获取情况进行更为细致的设计,以期了解新型媒体对人们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影响。三是对人们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途径和载体的综合评价,课题组列举了人们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主要途径和载体,让人们对其在思想理论信息获取中的有效性做出综合性评价,以了解各种途径和载体在获取思想理论信息中的作用,为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评价维度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等以后,全国各地各行业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目前我们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效果如何,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认识和评价如何以及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期待等,这些都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必须正视的基本问题。课题组从方法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方法就是普及的主体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经由各种途径和载体作用于普及对象的过程,而对我们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认识和评价,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方法的评价。方法这个概念通过普及主体的实践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与途径、载体等形式结合起来。
课题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认识、兴趣和总体评价,涉及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兴趣、态度和认知。二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有效性的评价。问卷的设计中,考虑到不同群体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课题组针对各不同群体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有效性进行有针对性设计,比如在大学生问卷中,课题组较为突出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有效性。三是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需求和期望,对喜欢和容易接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方式方法的诉求。本部分既设计了封闭问卷让人们选择,也设计开放性问卷,以了解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期待。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影响因素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不仅是在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观点以及各种理论背景下展开的,同时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既与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和各种思想理论观点有关,同时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建设密切相关,与人们现实政治活动的认识和评价有关,甚至与人们心理状态和个人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还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及活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这个宏观大背景下,来进一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人们内心的生成因素和影响因素,进一步揭示理论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内在机制。
课题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实践背景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主观描述,是个体社会心态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课题组选取成熟的生活满意度量表,以衡量人们主观生活满意情况。二是人生态度,个体对人生的基本态度是个人人生观的重要维度,它是个人人生的一种基本态度和取向,与个人的发展和对社会的看法密切相关,作为衡量指标可以评价个人人生发展的基本状况。三是对现实政治看法,个体对现实政治看法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个体对政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个人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对党中央的政策措施,对本届政府,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对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等一些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可以折射出个体对政治问题的基本看法。
5.人口学维度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个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认识和评价存在差异。课题组依据不同人群特征,设计不同的人口学特征,以期探讨不同人口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特点。主要涉及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文化程度(年级)、政治面貌、家庭经济收入等。
(三)问卷设计
根据问卷的基本理论维度和假设,课题组在对论题进行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新路径理解和解释的同时,在高校和基层社区召开一系列头脑风暴式的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以形成关于本主题的实践认识和感知,以课题负责人前期调查研究和积累的丰富数据材料为基础[1],借鉴有关思想理论宣传普及活动相关问卷,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途径、载体和方法研究调查问卷共四份。第一份面向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卷);第二份面向教师群体(教师卷);第三份面向领导干部(干部卷);第四份面向基层民众(民众卷)。
1.问卷结构
调查问卷包括五个部分:一是人口学特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二是人们现实生活及政治观念指标,主要涉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满意度、人生态度、对现实政治的看法等。三是人们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状况,特别是获取思想理论信息的途径、载体和方法等。四是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放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观点的比较中,测试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晓、认同和认识。五是人们对党的十七大以来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评价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期望。
2.问卷的标尺
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量化程度和水平,调查问卷在设计过程中,课题组尽量采取量化标尺。课题组采取李克特特等级量化标尺,列出我们要考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种社会思潮的代表性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路径的效果等内容让大学生进行选择,选择“非常赞同”计5分,“比较赞同”计4分,“一般”计3分,“不太赞同”计2分,“不赞同”计1分。这样,对人们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种社会思潮代表性观点、普及途径效果等问题进行量化处理,以提高调查问卷的科学化程度。
3.调查问卷的标准化
调查初步问卷形成以后,课题组采取多种方式对课题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一是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专家评价。二是在武汉大学等高校进行小样本测试[2],对调查问卷信度及其内在结构进行探索性研究和分析。三是与成熟量表和课题组原课题进行比较,分析其比较效度。比如在问卷设计中,我们选择了生活满意度等成熟量表,通过与成熟量表对比来探讨量表的结构效度;我们还选用了课题组在开展“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设计时使用的量表,来探讨问卷的结构效度,并且分析问卷结构,探讨有关群体在社会思潮影响下的发展特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