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守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7章 任法

〔解题〕本文是体现管子法治思想的重要篇章,全文集中论述了治国必须依靠法律的观点。法是天下的至道,即使是仁义礼乐也是出自于法,是不论君臣、上下、贵贱都必须遵循践行的,君臣、上下、贵贱都遵行法,就能达到国家大治。君主依靠法来治国,就可以垂衣拱手而天下大治;百姓的行为有了规范,就可以听从号令;官吏就能服从权威,不敢犯上作乱。只要法度严明,就能使上下有序,国家安定。而君主想要用好法,必须占据好所处的位置,掌握好手上的权柄。掌握好权位,有助于法令的贯彻。但管子同时又强调了君主须“自禁”,即君主自身也须在法令之下行事,否则就会失去所拥有的权柄。守法为公,背法为私,君主如果奉公以法,则臣民百姓听从号令、遵纪守法;君主如果因私乱法,则臣民百姓各谋私利、损公肥私。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1],任数而不任说[2],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3]。失君则不然,舍法而任智,故民舍事而好誉;舍数而任说,故民舍实而好言;舍公而好私,故民离法而妄行;舍大道而任小物,故上劳烦,百姓迷惑,而国家不治。圣君则不然,守道要,处佚乐,驰骋弋猎,钟鼓竽瑟,宫中之乐,无禁圉也[4]。不思不虑,不忧不图,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垂拱而天下治[5]。是故人主有能用其道者,不事心,不劳意,不动力,而土地自辟,囷仓自实[6],蓄积自多,甲兵自强,群臣无诈伪,百官无奸邪,奇术技艺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7]。

昔者尧之治天下也,犹埴之在埏也[8],唯陶之所以为[9];犹金之在垆[10],恣冶之所以铸[11]。其民引之而来,推之而往,使之而成,禁之而止。故尧之治也,善明法禁之令而已矣。黄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黄帝之治也,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

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此先圣之所以一民者也。《周书》曰:“国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12],则不祥;国更立法以典民[13],则不祥;群臣不用礼义教训[14],则不祥;百官服事者离法而治,则不祥。”故曰: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以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15]。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16],故曰“法”。

古之法也,世无请谒任举之人[17],无间识博学辩说之士[18],无伟服[19],无奇行,皆囊于法以事其主[20]。故明王之所恒者二:一曰明法而固守之,二曰禁民私而收使之[21],此二者主之所恒也,夫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私者,下之所以侵法乱主也。故圣君置仪设法而固守之,然故谌杵习士闻识博学之人不可乱也[22],众强富贵私勇者不能侵也[23],信近亲爱者不能离也,珍怪奇物不能惑也,万物百事非在法之中者不能动也。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

今天下则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然故谌杵习士闻识博学之士能以其智乱法惑上,众强富贵私勇者能以其威犯法侵陵,邻国诸侯能以其权置子立相[24],大臣能以其私附百姓[25],剪公财以禄私士。凡如是而求法之行,国之治,不可得也。

圣君则不然,卿相不得剪其私,群臣不得辟其所亲爱[26],圣君亦明其法而固守之,群臣修通辐凑以事其主[27],百姓辑睦听令道法以从其事[28]。故曰: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29],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故为人主者,不重爱人,不重恶人;重爱曰失德,重恶曰失威。威德皆失,则主危也。

故明王之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之所操也。主之所处者四[30]:一曰文,二曰武,三曰威,四曰德。此四位者,主之所处也。借人以其所操,命曰夺柄[31];借人以其所处,命曰失位。夺柄失位,而求令之行,不可得也。法不平,令不全,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故有为枉法,有为毁令,此圣君之所以自禁也。故贵不能威,富不能禄,贱不能事,近不能亲,美不能淫也。植固而不动,奇邪乃恐,奇革而邪化[32],令往而民移[33]。故圣君失度量,置仪法,如天地之坚,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时之信,然故令往而民从之。而失君则不然,法立而还废之,令出而后反之,枉法而从私,毁令而不全。是贵能威之,富能禄之,贱能事之,近能亲之,美能淫之也。此五者不禁于身,是以群臣百姓人挟其私而幸其主[34],彼幸而得之,则主日侵。彼幸而不得,则怨日产。夫日侵而产怨,此失君之所慎也。

凡为主而不得用其法,不适其意[35],顾臣而行[36],离法而听贵臣,此所谓贵而威之也。富人用金玉事主而来焉,主离法而听之,此所谓富而禄之也。贱人以服约卑敬悲色告诉其主[37],主因离法而听之,所谓贱而事之也。近者以逼近亲爱有求其主,主因离法而听之,此所谓近而亲之也。美者以巧言令色请其主,主因离法而听之,此所谓美而淫之也。

治世则不然,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其杀戮人者不怨也,其赏赐人者不德也[38]。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是以官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说,皆虚其匈以听于上[39]。上以公正论,以法制断,故任天下而不重也。今乱君则不然,有私视也,故有不见也;有私听也,故有不闻也;有私虑也,故有不知也。夫私者,壅蔽失位之道也[40]。上舍公法而听私说,故群臣百姓皆设私立方以教于国[41],群党比周以立其私,请谒任举以乱公法,人用其心以幸于上。上无度量以禁之,是以私说日益,而公法日损,国之不治,从此产矣。

夫君臣者,天地之位也;民者,众物之象也。各立其所职以待君令,群臣百姓安得各用其心而立私乎?故遵主令而行之,虽有伤败,无罚;非主令而行之,虽有功利,罪死。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42];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故上令而下应,主行而臣从,此治之道也。夫非主令而行,有功利,因赏之,是教妄举也;遵主令而行之,有伤败,而罚之,是使民虑利害而离法也。群臣百姓人虑利害,而以其私心举措,则法制毁而令不行矣。

——《管子·任法》

注释

[1]任:凭借,依靠。

[2]任数而不任说:依靠实际的数据而不依靠口头的言说。数,数目,数量。

[3]佚:安乐,安闲。

[4]圉:禁。

[5]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作为。

[6]囷(qūn逡):圆形的粮仓。

[7]高:夸大。孟:通“猛”,勇猛。过:超过,夸张。

[8]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埴(zhí直),黏土。埏(shān山),以水和土。

[9]陶:陶工。

[10]垆:通“炉”,火炉。

[11]恣:任凭,听任。冶:冶工。

[12]道:遵循。

[13]更:改变。典:掌管。

[14]教训:教化训诫。

[15]仪:标准,典范。

[16]发:行,做。

[17]请谒:私下告求。任举:担保举荐。

[18]间:杂乱。

[19]伟:特异。

[20]囊:囊括,包括。

[21]收:管束。

[22]谌(chén陈)杵:假装真诚的奸诈之人,一说应为“堪材”,材力强盛能任事者。习士:习法之士。

[23]众:人多。侵:侵凌,侵犯。

[24]置:立,设立。

[25]附:使依附。

[26]辟(bì弊):任用。

[27]辐凑:车辐凑集于车毂,比喻人或物向一个中心集中。

[28]辑睦:和睦,协和。

[29]断:决断。

[30]处:占有。

[31]命:命名。柄:权柄。

[32]植:所树立的。革、化:改变,变化。

[33]移:变化,改变。

[34]幸:宠幸,受宠幸。

[35]适:适应。

[36]顾:看。

[37]服约:屈服隐约。

[38]德:感激。

[39]匈:同“胸”,“胸”的古字。

[40]壅蔽:阻塞蒙蔽。

[41]设私立方:设立私人的言论。

[42]响:回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