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论中国影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之路与经验启示

在笔者看来,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之路大体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国电影艺术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功能,以及创作方法既有相互联系和传承,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貌。经过60年的发展探索,中国电影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也不断面临着新的困难与新的挑战。面对复杂而全新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媒介环境,从60年的发展之路,我们应获得怎样的经验和启示呢?本文将对此作一初步解析。

一、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笔者对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划分的五个阶段分别为:建构模式阶段(1949—1966),走向极“左”阶段(1966—1976),开放多元阶段(1976—20世纪80年代),探索转型阶段(20世纪90年代),复苏重构阶段(21世纪以来)。

1.建构模式阶段(1949—1966)。新中国的诞生,不仅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也开辟了电影艺术发展新的道路。在17年时间里初步建构了有鲜明新中国特质的电影艺术生产、传播模式。这一模式主要体现为:强调电影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宣传功能,扮演配合革命斗争的工具角色,产生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传播功效;这一模式要求对观众进行革命信念的洗礼,革命理想的灌输和革命激情的熏染。在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革命”“激情”“理想”成为这一阶段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关键词。这一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苏联电影的影响,遵循的是列宁关于电影是“形象的政论片”的思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紧张、激烈的国际、国内政治斗争、革命运动及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这一模式实际上早在延安时期已初见端倪,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2.走向极“左”阶段(1966—1976)。“文革”十年,是极“左”政治统治的十年,电影也不例外,自然也走向了极“左”,直接成为了极“左”政治的工具手段。创作方法也丢弃了现实主义的基本要求,将革命浪漫主义推向了极致,呈现出“伪古典主义”的形貌。电影观众则处于完全被动、盲从的地位,因为别无选择,“八亿人民八台戏”即是这一阶段电影观影状态的生动写照。尽管个别影片如《闪闪的红星》《海霞》等也做了难能可贵的艺术探索,但总体上还是凸显着极“左”的色彩与印记。

3.开放多元阶段(1976—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各条战线、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电影艺术领域,“批判现实”“反思历史”成为关键词。这一阶段的电影摆脱了单一的苏联的模式,尤其是极“左”的模式,打开国门,向世界开放,将欧洲主流电影作为学习的榜样,一些电影艺术大师如巴赞、克拉考尔等的电影理论被翻译介绍进来,一些经典的影片也传入中国,这些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电影艺术的成熟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因此呈现多元繁荣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恢复3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二是依循西方纪实美学的原则,结合中国的当代现实生活,形成这一阶段的新现实主义创作潮流;三是大胆引入西方最前沿的电影艺术形式,形成具有现代意味的全新电影艺术创作。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一阶段老、中、青几代电影艺术家都焕发了创作青春,推出了内容与样式丰富多彩的银幕景观,一批传世之作得以生产与传播,如《小花》《小街》《邻居》《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黄土地》《红高粱》等。正是由于思想上的解放才有了中国电影开放的局面,也正是因为开放的局面,才形成了中国电影多元繁荣的时代风貌。

4.探索转型阶段(20世纪90年代)。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处于探索徘徊阶段,在探索中徘徊,在徘徊中探索。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中国电影的转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打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进入了全面探索,这使得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的电影生产模式遭遇到极大挑战;另一方面电视等媒体的崛起和中国加入WTO,也给传统的电影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尽管一些电影艺术家创作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电影艺术作品,也有一些年轻的电影人推出了具有艺术与社会价值的独立影片,但从整体上看,这一阶段电影的生产力在下降,生产关系急需调整,电影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在下滑,不再拥有80年代电影的影响和地位。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徘徊和困境中,中国电影在这一阶段也不断进行着体制、机制、生产与传播等多方面探索,这些都为下一阶段的电影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5.复苏重构阶段(21世纪以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关键词就是“产业化”。在上一阶段探索的基础上,中国的电影政策更加开放,电影全新的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投资主体、生产主体、院线经营日益实现多元化,电影公共服务的理念得到全新的阐释、确立并展开,逐步形成了符合新时代市场规律的电影生产、传播、运营体系。其中,电影生产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电影传播方式、渠道也日益丰富与多样。

二、当前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三个格局

笔者认为,当前的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已形成内容生产、产业和文化的新格局,彰显出时代的活力,也正在开辟着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1.电影内容生产格局: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三足鼎立又相互交融。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电影的内容生产已经形成了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三足鼎立的格局。主旋律电影立足于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中选取符合体现主流价值的题材,突出对电影观众的教育作用;艺术电影着力于电影艺术家个性化的内容与形式探索,凸显独特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追求;商业电影则着力于对市场和观众娱乐化的诉求,通过具有观赏性的视听形象唤起观众休闲娱乐的满足。从当前中国电影内容生产的数量、质量和传播效果来看,这三种类型电影的确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三大类电影既各具特色,拥有不同的目标与追求,但同时也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乃至相互交融。一些成功的电影艺术创作已突破了单一类型电影的传统做法,从不同类型电影中取长补短,如《建国大业》从题材上看属于典型的主旋律电影,但其精细的艺术架构不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在同类题材中取得了相当的突破,具有了艺术电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原创价值,同时一百七十多位明星的加盟也带来了极具观赏和娱乐色彩的商业电影元素,具备了商业电影的价值。而冯小刚一系列贺岁片的推出属于典型的商业电影,但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也使其具有了艺术电影的价值,同时这些贺岁片的惩恶扬善等价值取向也与主旋律电影的要求并行不悖。需要指出的是,如何在艺术电影的生产与传播中渗透主旋律电影的价值,同时又能获得商业电影的价值,在这一方面尚有较大的探索和创新的空间。

2.电影产业格局:大片、中片和小片共同繁荣,中片亟待重点发展。

所谓大片、中片、小片,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以投入的水平来界分的。数千万元以上的投入一般称之为大片,一千万至数千万元之间的一般称之为中片,一千万元以下的投入一般称之为小片。近年来,以《英雄》《十面埋伏》《赤壁》等为代表的电影大片,以其巨大的投入、豪华的明星阵容、恢宏的场面与气势、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回报,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众多的小片则以其个性化的创造对青春、生命、历史、现实予以了精致的发现和展示,体现出较为鲜明的艺术质感。

但我们也要看到大片固然拥有令人羡慕的票房号召力,却往往因为过多地表现了我们历史文化中的扭曲甚至荒诞的一面,过度在意欧美反应的“媚洋”倾向而招致人们诟病,在拉动电影市场的同时难免对艺术文化造成损伤。不少小片或许不乏精美的艺术表现,但却由于投入不足,规模有限,难以收获理想的票房,对电影产业的贡献度也因之不足。当然,个别小片如《疯狂的石头》也创造了出人意料的票房奇迹,但这毕竟是凤毛麟角的个案。

近年来,以《云水谣》《铁人》等为代表的中片的推出,景况令人欣喜。这些中片投入不大,但却拥有了较好的票房。在获得市场价值的同时,又不失艺术的质感,呈现出较高的文化品位与品格。可以说,中片兼具了大片的市场效应与小片的艺术文化品质。因此,重点发展与推动中片发展是激活中国电影产业的关键。

3.电影文化格局:在艺术文化、传媒文化和娱乐休闲文化中应当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从文化视角来看,电影属于艺术文化,又属传媒文化和娱乐休闲文化。在艺术文化中,电影在各个历史阶段,时常扮演着引领的角色,对其他艺术样式,如音乐、美术、电视等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电影对于其他艺术品种的影响力近些年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尽管一些著名电影人如张艺谋、陈凯歌等在其他艺术样式的探索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总体上看,电影艺术在引领其他艺术和创造新的艺术样式的进程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传媒文化领域,纪录电影、科教电影曾经产生过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而多年来,随着电视的崛起,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崛起,电影在传媒领域独特的宣传与教育作用受到削弱。在媒介走向融合的今天,电影需与时俱进,强化其独特的传媒功能。而在休闲娱乐领域,电影与之具有天然的缘分。我们在《印象刘三姐》的演出现场,在庐山旅游景区已经体验到电影在其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休闲娱乐业的繁荣,电影理应在其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引领并创造新的艺术样式,还是强化传媒功能,融入休闲娱乐等创意产业,电影的文化功能在未来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与拓展,进而形成更全面、更完善的电影文化格局。

三、对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四点思考

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之路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不少遗憾乃至教训。站在历史发展的新的起点上,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笔者对未来中国电影发展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本土化。不论是模仿苏联还是模仿欧美,借鉴与学习必不可少,但真正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成功的电影作品,无一不是深刻反映现实与历史,真实表达了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体现出中国气派、风度和风范的佳作。因此,坚持走本土化路线,扎根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追求中国百姓的喜闻乐见,彰显鲜明的民族特质与大国气度,这应当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动摇的目标追求。

2.国际化。国际化意味着中国电影不能“闭关锁国”,而要坚持开放,从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电影理论和实践中汲取营养,丰富我们电影生产、传播的理念、方法与手段。在理念上,应当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以民族性的话题表现人类性的情怀;在方法上,应当融入世界电影主流,以国际通行的规则、国际惯例来生产、传播和运营民族电影;在手段上,则应学习和借鉴最先进的技术和艺术手法,不断巩固和提升与世界电影对话的能力。

3.人文化。不论是事件、故事、情节还是细节,也不论是叙事方式与表现技巧,最终都离不开银幕上大写的“人”的形象。以人为本,塑造出有血有肉,同时有历史文化含量的银幕形象,从而丰富新时代中国电影画廊,这应当是中国电影为之不懈努力的重要任务。

4.专业化。评价电影艺术的水准有很多,如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市场标准、产业标准,这些固然都很重要,但电影艺术有其自身的一整套专业化评价标准。尤其在电影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能否达到精益求精的专业化水准,对电影艺术的品质和效应影响巨大。只有在电影艺术的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都能保持较高的专业化追求,才有可能实现电影艺术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完美统一。

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是新中国60年文化艺术创造和社会生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来,中国电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多方面的功能,扮演了多样的角色,成为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共同的影像记忆。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不断地从新的时代起点上予以回顾、梳理,其丰富的经验将会为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原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