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
【经】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
【译文】
【经】庄公二十三年,春天,鲁庄公从齐国回来告祭祖庙。
【经】祭叔来聘[211]。
【传】其不言使,何也?天子之内臣也[212]。不正其外交,故不与使也。
【注释】
[211]祭(zhài)叔:周天子的大夫。
[212]内臣:宫廷内的臣僚。
【译文】
【经】祭叔来鲁国访问。
【传】经文不说使臣,为什么呢?因为祭叔是天子王室内的大臣。他的外交不合正道,所以不给他使臣的身份。
【经】夏,公如齐观社[213]。
【传】常事曰视,非常曰观。观,无事之辞也,以是为尸女也[214]。无事不出竟。
【注释】
[213]社:祭祀土地神。
[214]尸:主持。
【译文】
【经】夏天,鲁庄公到齐国观看祭祀土地神。
【传】符合惯例的事情就说“视”,不合惯例的就说“观”。观,是表示没有要事的说法,认为这是为了去看主持仪式的女子。没有重要的事情是不应该离开国境的。
【经】公至自齐。
【传】公如[215],往时,正也。致月,故也。如,往月、致月,有惧焉尔。
【注释】
[215]如:去,往。
【译文】
【经】鲁庄公从齐国回来告祭祖庙。
【传】鲁庄公出行,去的时候记载季节,是符合常例的。归来告祭祖庙的时候记载月份,是表示有变故。出行,去的时候记载月份、归来告祭祖庙也记载月份,是表示有所担忧。
【经】荆人来聘[216]。
【传】善累而后进之[217]。其曰人,何也?举道不待再[218]。
【注释】
[216]荆人:楚国人。
[217]善:善行。累:积累。进之:指褒扬。
[218]举:奉行。这句话指对于夷狄来说,只要奉行正道就要表彰,不必等待第二次。
【译文】
【经】楚国人来访问。
【传】善行有所积累然后褒奖他。经文说“人”,为什么呢?因为奉行正道不必等待第二次。
【经】公及齐侯遇于谷[219]。
【传】及者,内为志焉尔。遇者,志相得也。
【注释】
[219]谷:齐国地名,在今山东东阿境。
【译文】
【经】鲁庄公和齐桓公在谷地会面。
【传】“及”,是说这次会面是出于鲁国的意愿。“遇”,就是说彼此的愿望十分投合。
【经】萧叔朝公[220]。
【传】微国之君,未爵命者。其不言来,于外也。朝于庙,正也,于外,非正也[221]。
【注释】
[220]萧:宋的附属国,在今安徽萧县一带。
[221]朝于庙,正也,于外,非正也:在庙堂朝见,是符合礼制的。在国外朝见,是不合礼制的。
【译文】
【经】萧国国君来访问鲁庄公。
【传】小国的国君,没有得到周天子册封的爵位。经文不说“来”,因为是在国外会面。在庙堂朝见,是符合礼制的。在国外朝见,是不合礼制的。
【经】秋,丹桓宫楹[222]。
【传】礼:天子、诸侯黝垩[223],大夫仓[224],士黈[225]。丹楹,非礼也。
【注释】
[222]丹:朱色。这里用作动词,涂为朱色。桓宫:鲁桓公之庙。楹(yíng):厅堂前部的柱子。
[223]黝(yǒu):黑色,指把柱子涂成黑色。垩(è):白土,指把墙壁涂成白色。
[224]仓:涂为青色。
[225]黈(tǒu):涂为黄色。
【译文】
【经】秋天,把鲁桓公寝庙的柱子涂为朱色。
【传】按礼,天子和诸侯用黑柱白墙,大夫的涂为青色,士涂为黄色。将柱子涂为朱色,不合礼制。
【经】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226]。
【注释】
[226]曹伯射姑:曹国国君,姓姬,名射(yì)姑,谥庄,即曹庄公。
【译文】
【经】冬天,十一月,曹庄公姬射姑去世。
【经】十有二月,甲寅[227],公会齐侯,盟于扈[228]。
【注释】
[227]甲寅:当为该年十二月的初五日。
[228]扈(hù):齐地名,疑在今山东观城废县境内。
【译文】
【经】十二月,甲寅(初五)日,鲁庄公和齐桓公会面,在扈地缔结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