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穀梁传(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四年

【经】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译文】

【经】桓公十四年,春天,正月,鲁桓公与郑厉公在曹国会面。

【经】无冰[192]

【传】无冰,时燠也[193]

【注释】

[192]无冰:周历的正月春季相当于今天的冬季,故应该有冰,无冰就表明气候反常,所以史官将其记录下来。

[193]燠(yù):暖,热。ft

【译文】

【经】正月没有冰。

【传】没有冰,因为时令反常变暖了。

【经】夏,五[194],郑伯使其弟御来盟[195]

【传】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196]。其弟云者,以其来我,举其贵者也[197]。来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孔子曰:“听远音者,闻其疾而不闻其舒。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立乎定、哀以指隐、桓,隐、桓之日远矣[198]。夏五,传疑也。

【注释】

[194]五:“五”字后面文字有缺,或指五月。

[195]其弟御:郑厉公的弟弟,名姬御。隐公七年也有“齐侯使其弟年来聘”的记载。

[196]以属通:作为亲属交往。即是说诸侯的兄弟与诸侯之间应是君臣关系。

[197]举其贵者:弟弟和臣子两个身份中,弟弟的身份更加尊贵,所以称弟。

[198]隐、桓之日远矣:指孔子生活在鲁定公、鲁哀公的时期,写鲁隐公、鲁桓公时期的事情,相距时间太远了,可能有不清楚的地方。ft

【译文】

【经】夏天,五月,郑厉公派他弟弟姬御作为使者来鲁国结盟。

【传】诸侯地位尊贵,他的兄弟也不能以亲属关系与之交往。经文里说“弟”,因为他来的是鲁国,所以要特别举出他尊贵的身份。来盟,就是说这次结盟事先已经约定过了。不记载日期,因为事前约定的结盟照例是不记载日期的。孔子说:“听远处的声音,能听到激扬的而听不到舒缓的。看远处的事物,能看到大体形貌而看不到面色姿容。”生活在鲁定公、鲁哀公时期来记述鲁隐公、鲁桓公时代的事情,时代距今太远了。“夏,五”,就是存疑的写法。

【经】秋,八月,壬申[199],御廪灾[200]。乙亥[201],尝[202]

【传】御廪之灾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为唯未易灾之余而尝可也[203],志不敬也。天子亲耕,以共粢盛[204],王后亲蚕,以共祭服[205]。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206],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何用见其未易灾之余而尝也?曰:甸粟而内之三宫[207],三宫米而藏之御廪[208],夫尝,必有兼甸之事焉[209]。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以为未易灾之余而尝也[210]

【注释】

[199]壬申:当为该年八月的十五日。

[200]御廪(lǐn):储存祭祀所用谷物的仓库。

[201]乙亥:当为该年八月的十八日。

[202]尝:秋祭名。

[203]未易:没有改换。用火灾之后剩余的粮食祭祀是不合礼制的,也就是传文说的“不敬”。

[204]粢盛(zīchéng):指盛放在祭器内的谷类祭品。

[205]祭服:祭祀时穿的礼服。

[206]祢(nǐ):父亲的意思。父亲去世,牌位进入宗庙后就称作祢,“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祢”。

[207]甸:甸师的省称,甸师是当时官名,掌管公田耕种等事。粟:指未去皮的稻谷,这里用作动词,指收上来的粮食。内:同“纳”,收纳、保存的意思。三宫:诸侯夫人的代称。

[208]米:指去皮的稻谷,这里也用作动词,指舂米。

[209]兼甸:即兼旬,二十日。“甸”当为“旬”字之误。兼旬是指三宫的夫人亲自将粟舂成米,大约要二十日,所以用兼旬来指夫人亲自舂米这一过程。

[210]以为未易灾之余:《穀梁传》认为壬申日受灾,乙亥日就举行尝祭,时间太近,不足兼旬,所以认为没有更换新的粮食就直接用火灾剩余的粮食举行了尝祭。ft

【译文】

【经】秋天,八月,壬申(十五)日,储存祭祀所用谷物的仓库发生火灾。乙亥(十八)日,举行尝祭。

【传】储存祭祀所用谷物的仓库发生火灾是不用记载的。这里经文记载了,为什么呢?因为使用了火灾之后剩余的粮食举行尝祭,所以要记载这种对神不敬的行为。天子亲自种田,来供用祭祀的粮食,王后亲自养蚕,来供用祭祀穿的衣服。国中不是没有好的农夫和手巧的女子,因为用别人尽心尽力做的东西来侍奉祖先,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做的好。怎么看出来是用火灾剩余的粮食进行尝祭的呢?回答是,甸师收上来的谷物保存到三宫,三宫舂好的米储存到御廪。尝祭,一定要有三宫夫人舂米这二十日的工序。壬申(十五)日,御廪火灾,乙亥(十八)日,就举行了尝祭,因此知道没有更换火灾剩余的粮食就举行了尝祭。

【经】冬,十有二月,丁巳[211],齐侯禄父卒[212]

【注释】

[211]丁巳:当为该年十二月的初二日。

[212]齐侯禄父:齐国国君,名禄父,一作禄甫,谥僖,即齐僖公。ft

【译文】

【经】冬天,十二月,丁巳(十二)日,齐僖公姜禄父去世。

【经】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213]

【传】以者,不以者也[214]。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非正也。

【注释】

[213]以:率领的意思。

[214]不以者:不该率领的意思,指四国不应该把本国军队交给宋国率领。《穀梁传》认为经文用“以”字有反讽的意思。ft

【译文】

【经】宋国率领齐军、蔡军、卫军、陈军讨伐郑国。

【传】经文用“以”字,是说不该率领的意思。百姓,是国君的根本。驱使百姓去作战送死,是不合正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