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
【经】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151]。
【注释】
[151]恶曹:卫地,在今河南延津西南。
【译文】
【经】桓公十一年,春天,正月,齐国、卫国、郑国在恶曹结盟。
【注释】
[152]癸未:为当年五月的七日。
[153]郑伯寤生:郑国国君,名寤生,谥庄,即郑庄公。
【译文】
【经】夏天,五月,癸未(初七)日,郑庄公姬寤生去世。
【经】秋,七月,葬郑庄公。
【译文】
【经】秋天,七月,安葬郑庄公。
【经】九月,宋人执郑祭仲[154]。
【传】宋人者,宋公也[155]。其曰人,何也?贬之也。
【注释】
[154]宋人执郑祭仲:在《左传》里,本条经文和后面两条经文是合并作一条经文的。执,捕捉,拘捕。祭仲,郑国卿大夫。
[155]宋公:宋庄公,子姓,名冯。
【译文】
【经】九月,宋国诱捕了郑国大夫祭仲。
【传】宋人,是宋国国君的意思。经文说“人”,为什么呢?为了贬斥他的行为。
【经】突归于郑[156]。
【传】曰突,贱之也。曰归,易辞也[157]。祭仲易其事,权在祭仲也。死君难,臣道也。今立恶而黜正[158],恶祭仲也。
【注释】
[156]突归于郑:郑庄公死后,祭仲本立世子忽为国君,后来在宋国的威胁下,改立因谋杀祭仲失败而在外流亡的公子突为国君,即郑厉公。突,郑国公子突,郑庄公次子。归,指祭仲将公子突从宋国带回郑国。
[157]易:轻视、轻慢的意思。
[158]立恶而黜正:公子忽是长子,且人品正,公子突是次子,人品恶,按礼应当立公子忽。
【译文】
【经】公子突回到郑国。
【传】称“突”,是贬低他。说“归”,是轻视的说法。祭仲改变了国君更替的事,因为国家大权在他一人手中。国君有难的时候为国君而死,是做臣下应遵守的道义。现在祭仲立了不当立为国君的人,废除了应当立为国君的人,经文这样记载是为了表示对祭仲的厌恶。
【经】郑忽出奔卫[159]。
【传】郑忽者,世子忽也。其名,失国也。
【注释】
[159]郑忽:郑庄公的嫡长子姬忽。
【译文】
【经】郑国的忽跑到卫国去了。
【传】郑忽,就是郑国的太子姬忽。称呼他的名字,因为他失去了国家。
【传】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162]。
【注释】
[160]柔:鲁国大夫。宋公:宋庄公子冯。陈侯:陈哀公妫溺。蔡叔:蔡桓侯之弟,蔡国大夫。
[161]折:地名,不知今何地。
[162]未命:没有分封任命。
【译文】
【经】柔和宋庄公、陈哀公、蔡桓侯之弟,在折地结盟。
【传】柔是谁?是我们鲁国尚未正式任命的大夫。
【经】公会宋公于夫钟[163]。
【注释】
[163]夫(fú)钟:鲁地,约在今山东汶上东北。钟,《公羊传》作“童”,“童”、“钟”两字可通假。
【译文】
【经】鲁桓公和宋庄公在夫钟会见。
【经】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164]。
【注释】
[164]阚(kàn):鲁地,当在今山东汶上西。
【译文】
【经】冬天,十二月,鲁桓公和宋庄公在阚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