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话
在进入纪元和纪元初的头几个世纪之时,道家哲学开始演化为宗教,该宗教吸收了上古民间崇拜和巫术信仰的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士们为了自己的目的积极利用中国古代神话形象,首先是利用黄帝和西王母。黄帝失去了远古文化英雄的特点,变成了第一位神仙,变成了作为宗教体系的道教的始祖和保护神,尽管这并没有导致有关他的新的神话情节的出现。不妨设想,黄帝形象的变形是由他在此前的神话传统中居于众神中的特殊地位(被限定在中央的位置)决定的。西王母的形象则是另一种情形。她进入道教诸神中,不是因为她是实行惩罚的西方的女性统治者,而是因为她是不死之药的拥有者。在关于西王母的新的传说中,不死药已经被长在她的花园里的神奇的桃树上的仙桃所代替(生命之树同女性神的特殊联系在各民族的神话中都有记载)。
根据五行理论,西王母获得了金母之名,因为西方属金,与此相应,她的丈夫被称为木公,因为木与东方相配。这些人物的重新的定位,他们同养生和长寿思想的联系,都是由于养生和长寿成了中世纪道教的核心问题——道教徒热衷于炼丹,追求其他的长寿之道(借助于房中术、特殊的吐纳术、导引术和食疗等)。不必惊诧,道教神话中的主人公基本都是神仙。八仙的概念特别流行,他们是各种艺术和职业的保护神,不停地创造各种奇迹,而且时常造访西王母的宴会。在道教神话中,关于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山的传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浮在海上,它们的概念是从中国古代神话中借用来的。这三座山是道教天堂的变体,在那里住着很多仙人。道家向宗教的转化,佛教、儒教(它不是宗教,而是具有文化实践因素的伦理学说)、道教之间分享影响空间,导致出现以下情形,即道教继承巫术,获得了完整的“法力”来驱除恶魔。在道教神话中,鬼魔的各种掌控者(比如张天师、钟馗、姜太公)运用了这种特殊的法力。
道教诸神里有成千上万的无所不能的仙人、圣者、神、魔、土地神、淫祀对象,还有3千多人形神。这些数目繁多的神由三位初始的、抽象的、神秘象征物——太初、太岁、太一(从这个三位一体中可以看出对中国古代神话的“三皇”观念的模仿)统帅着。也有另外的说法,即是天一、地一和太一。在道教神话的发展中,在它同民间信仰的接近中,这个三位一体的抽象范畴逐渐人格化为老子、黄帝和盘古(有时是太一)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