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系统:跟任正非学当老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老板需要布好几个局

1.财务上的局

财务的全局首先是安全保障,其次是资产增值,最后是信用经营。

安全保障

前面讲过了,对于投资策略,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不能随便放在乱石堆里,你要为每一部分鸡蛋(资本)准备合适环境。否则,放在不同地方的鸡蛋,都变成了臭鸡蛋。

老板随时要把自己的财务需要规划好,做生意的钱与生活的钱,做到井水不犯河水。

老板千万不要认为公司的钱,就是自己的钱。公司的钱是公家的钱,只有自己名下的钱,才是私人的钱。经营不善,公司可以破产,自己家绝不能断粮,家庭是安全的港湾。老板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确定几套预防风险的方案。

资产增值

资产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才有增值的可能。保证资产增值,是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的。有好多资产,有些在培育期,有些在收获期,有些已经失败。但总的来说,只要是增值的,这就可以了。

资产增值的学问较深,这里涉及较多的投资学和理财经验的知识,是一门专门的学科。首先,什么叫资产,笔者认为,能自动生息的才叫资产。换言之,能自动产生价值的,才叫资产。从这个角度上说,很多花钱买来的,只能叫资源。资源摆错地方后,与垃圾无异。

老板需要考虑,自己的综合资产如何增值。

一是资产的品种合理配置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证券资产、人力资产、无形资产要合理搭配。资产配置比例,根据社会环境、自身条件,各有不同。

比如,对于刚起步的老板,资产配置中,固定资产要配重一点。对于中小企业老板,要注重投在人力资产上,比如自己的学问等。对于大老板,可以锁定一些品牌资产等。华宏锐思的经营理念中有一句话叫“虚实结合”,一方面是经营业务的虚实结合,另一方面是资产积累的虚实结合。

我遇到的一个配置失当的例子是,自己住房没有,倒是买下了一个营商的牌子,可是玩转这个牌子,需要更大的资本,而自己的圈子、能力与信用都不足以玩转这个品牌。这就是资产配置的失当。

资产的增值,有外部增值,有内生增值。外部增值,就是这个资产有外部市场估价,比如固定资产。内生增值,就是有些资产,是与我其他资产组合在一起能产生价值,这也是增值。

这两种增值,我们都要事先谋划好。

二是资产增值离不开系统性

通俗地说,你花了一笔钱,买了一个铺位,可是你出租的效率太低,又没有自用可能,以至于长期空置。即使是增值,那也只能是纸面富贵。

你创办或投资了一个公司,可是,疏于管理,始终赢利不了。这个投资就是贬值的。

资产增值,需要你的投资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向循环。

现金流要实现正向循环,我们的配置就要具备系统性。有时是能力的系统性,有时是资金的系统性,有时是资源的系统性,还有时是综合的系统性。合理的资产配置要体现系统活性。国企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优化国企资产配置。国企多年的粗犷式发展,积累了大把资源,资源浪费将成为负担,资源优化配置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常看到有些老板,以投资为爱好,这儿投一点,那儿投一点,哪一点都不能成系统,结果作茧自缚。

著名的德隆集团,就是这样跨下去的。公司从银行和股市上融来的资金,投向了大大小小数百个项目,而这些项目,鲜有产生了正向现金流回馈的。如此,德隆集团在一次中国的银根紧缩中,应声倒地。

经营信用

财富体现为自己有多少钱,这是土财主。

在现代社会里,财富体现为你的信用。什么是信用,简单点说就是社会相信你值多少钱。这个概念,不完全是你有多少钱,也不完全是你守不守信用。狭义的诚实守信只是作为人人赞颂的美德。我们所经营的是高级信用。

为方便理解,给大家讲个故事。众所周知,罗斯柴尔德家族声名显赫,富甲一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二战时期,该家族成员被杀害,财产被侵吞,濒临崩溃的边缘。这时,家族中一位学艺术的男青年不得不担起家族生存的担子。他梳理了父亲之前的生意关系,并向老罗斯柴尔德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宣布:“罗斯柴尔德将重振家族,过去各位与老罗斯柴尔德在生意上欠下的债一笔勾销,未来互相照顾,可继续积累财富。”短短几年间,罗斯柴尔德家族呼风唤雨,再造金融帝国。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信用。

信用,是你的私人资产、还款能力、运作能力、被知晓并接受的程度的综合概括。信用是人际通货,有高级信用的老板可撬动的资源是巨大的。

在现代社会里,土财主与有高级信用的人相比,前者会坐吃山空,后者却可以呼风唤雨。

老板经营自己的信用很重要。有信用的人与没信用的人比,相当于一个扛火箭筒的人与一个赤手空拳的人。这两个人对抗,哪一个更强,结果是非常明白的。

如何经营自己的信用呢?

好比咱们是在蓄一潭活水。一是生意要做到滴水不漏,最好是现金流经过你的生意系统是明显放大的,最差要做到不亏损。因为信用是一个倍增器,如果你的生意是漏水的,那这个缺陷会被放大,还不如仅凭你的本钱做事。拓展一点,信用会与金融挂钩,而金融的法则是“强者恒强,富者恒富”。

就好像扛着火箭筒,你要确保你的视力是好的,不能把火箭筒对着我军的先头部队开火,也就是不能做不利于我方正向现金流的投资。

其次,生意不漏水之后,还要建立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池。信用做大后,老板手里会有阶段性的富余现金。这时一定要有理财手段与能力,能保持自己的现金在工作,产生积极的回馈。

犹太人在世界是较为富裕的,犹太人发现的致富秘诀是,钱是能生钱的。把大把现金放在手上,就是一种浪费。而信用系统和金融系统,最青睐的是能把钱的效率用到极致的人。

老板,一定要搞懂钱的规律。

2.业务上的局

业务上,每个业务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综合考虑。华为认为业务是策划出来的,策划即是我在活系统系列下一本书《活系统:狼性营销》中强调的“深算”。对每个业务做一个策划,多长时间会达到什么状态。最差的结果是怎样,能不能承受,对策是什么。空间上,各个区域的小策划既独立又相互照应,合起来便大体是公司的总策划,这是华为的网格式策划。

对于初创企业,准确的策划太重要了。下面分享一个案例。

华宏锐思辅导的一家初创企业,一开始,是从事IPTV(网络电视)的,当时主事者提出来,我们专注于研发新产品。经过研讨,笔者提出,我们两条腿走路。一手做产品研发,一手做关键芯片的供应。

业务规划的布局,就是从空间和时间上综合考虑,让业务自己成长,将来再做选择题。

比较难受的当老板的困局是两种情况,一是进退维谷,二是得不偿失。进退维谷,常常是单项选择。得不偿失往往又是前期花钱时选择了太多,然后又不成系统,最终耗尽自己的资源。

还是回到笔者辅导的那家初创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IPTV的市场,要撬动,非我等的资源可以办到。业务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都有可能有你越不过去的坎,如果我们没有预计失败的可能性,当失败来临时,我们就无法面对了。

而此时,关键芯片供应的业务,已开始蒸蒸日上,又遇广电总局打压IPTV。如是,我们顺理成章地,把研发的业务搁置,开始在IC供应领域培育团队,顺利地生存下来。

当然,我们同时总结以前研发产品的经验,另开了一个户头,开始积累产品运营的必要经验,条件成熟时,产品研发及运营的业务也会重新开展。

当老板比较忌讳的是,一个业务还没有发展起来,又投入了另一个业务。这样动作的结果是形成四分五裂的局面。应该追求的状态是,有足够的资源养着几个业务,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如何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主要看不同的业务类型对于公司或集团价值的影响。

迪士尼主题乐园的成本是很高的,一般要30年至40年才能回本,香港迪士尼乐园至今没有达到收支平衡。但是今年迪士尼又在上海开了一家主题乐园,为的是在空间上布局到中国内陆地区,通过游客体验扩大品牌影响力。迪士尼商业模式是“轮次收入”,电影票房、发行录像带、体验主题乐园、动画衍生品和特许经营的产品、网络游戏都是它的收入来源。它的品牌价值远大于它一部分现金流的价值,何况这是一家每日进账3000万美金的公司。迪士尼的“轮次收入”体现了它的业务布局思路。

然而,一项新业务从零到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恒大,广东老牌的地产商。恒大足球让全亚洲都认识了它。如此巨大的广告效应,恒大自然要充分运用、消化。于是乎,恒大推出自己的饮用水产品——恒大冰泉。作为快消品,在资金的运作上又能与恒大地产相互补充,更加优化恒大的结构。恒大集团在恒大足球夺冠后,立刻推出了恒大冰泉,据我所知,从策划到实施前后不到两个月。战略上堪称完美,战术上却有极大风险。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缄默知识,需要更多的摸索、尝试。几年时间里,恒大冰泉遭受了亏损,降价,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再回到笔者指导的那家初创企业,我们最终的策划是稳住IC供应的优势,放大企业资本,涉足IPTV下游销售,建立其下游销售渠道,积累经验,确立盈利模式,最后打通其产业链。

当老板,要与时间为友,做到始终有逃生的空间、通道。

规划业务时,掌握几个有一定关联度的业务,分兵布阵,互为犄角,业务之间为公司的人、才、物、信息能够互惠。

例如,美的的老板,从事家电的同时,让家族成员从事电子元器件加工供应的事业。一方面,强化了美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促进了家族财力的稳健。美的,同时还布局了物流、房地产等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了美的企业群,美的财团。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美的集团何享健长期培养接班人,提前布局,顺利完成交接班的问题。

当老板,要布好业务的局,让时间和空间替自己工作。

3.资源上的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这些资源里,有些是可以用钱买到的,我们称之为通用资源。还有一些资源,是用钱买不到的。从资源的特点上讲,又有消耗型资源和成长型资源。

对于资源,一个完整、系统的规划也是必需的。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哪些资源,将会有哪些资源,收集及培育这些资源的策略是什么样的。

总结起来,企业需要资源,有人力资源、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还有政策资源。

人力资源

我们的团队如何组成?公司的团队,不能仅靠从人才市场招聘。公司的团队,组成也是分层次的。用华为的话说,就是混凝土模式。

混凝土是很坚固的,它的构成是,钢筋、砾石、黄沙、水泥。在一个公司里,谁是你的铁杆,谁是砾石,谁是黄沙?水泥就是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

老板要把企业不同阶段的人员构成、来源,心里大概有一个谱。

笔者辅导过一个农业公司,经过研究,发现在这个行业里,不需要太聪明的人,也不需要太职业化的人,最重要的是执行力强。在为该公司谋划团队建立和人力资源系统建设时,就要将执行力列为最重要的条件。(分析清楚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很重要,在几种要求的要素中排好优先序,这便是日后的用人标准和培养方向。)

同时,老板需要分析,什么样的人,执行力最强,能够心无旁骛地在这个行业里长期工作。长远来讲,公司该如何培养执行力文化,如何激励有执行力的行为?

客户资源

客户在哪儿,如何开发?

这个问题是老板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创业型的老板。开发客户资源的第一阶段是谋求生存。

创业成功的老板,则需考虑,如何让你的团队二次创业。新的客户从哪儿来,如何说服新客户给我们服务的机会。开发客户资源的第二阶段是谋求发展。

笔者常说,一个企业里,最难的事是研发。但这个研发,不单单指产品研发,业务模式的研发比产品研发更难。老板要亲自抓业务模式的研发,业务模式的研发,首先要解决客户在哪儿,如何成单。搞清楚这些问题企业的业务模式就成型一半。

前文中说的美的集团安排自己亲属布局家电上游,就是有了客户资源,安排家族成员创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客户资源,就可以投资。

老板布局时,要谋划如何开发客户的局。有时候,我们没有现成的客户,就要考虑业务推广的方式方法,去寻找陌生客户。

信息资源

做生意少不了信息。做生意需要的信息,分为结构化信息、活信息、缄默信息。

结构化信息,就是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等固化的内容,通常是公开的。

活信息,是新鲜的,从别人脑子里总结出来的最新的动向,搞定关键问题的诀窍等。

缄默信息是大家不用时不知道,但是一到用时,才需要知道的信息。通常是要付出时间代价去沉淀出来的,关于大量关键细节的感知感悟。

各类信息,怎么获得,怎么一直让自己不缺信息?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主动权。

关系资源

当老板的主题是做生意。做生意,就是在交易的过程赢得存活机会。既然是交易,就要与人打交道,就要形成大量的关系。

你的关系网管理得恰当,你的资源布局中需要的许多资源,在关系网中都能解决。

笔者的组织行为学老师,清华经管学院的杨斌教授讲过一句话,强联结支撑你成功,弱联结提供成功的机会。

关系资源布局,我们可以用一张网来形容。你要结一张大网,不过这一过程通常都是无意识的,这张网的核心圈,是做强自己与自己的强联结,外围是做大自己可以调动的资源的范围和这个范围里资源的互补性。关于关系网的质量也无需多言,主要是看缘分和老板的个人水平。“亲贤能,远小人”关系网的质量就会高。

在这张网里,建立起信任便是形成强联结的开始。

政策资源

当老板,要对政府的政策很熟悉。要研究清楚政府的政策以及资源倾斜的方向,相对应地做一些资源规划。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申请产业支持,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

比如,前几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正是乘了中国政府“引进来,走出去”的东风,李书福在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强调“听党话,跟政府走”。客观地讲,福特都没办法经营好的沃尔沃,吉利更没有足够的市场资源喂饱它,李书福是利用政策资源,赌政府支持。北京市财政支持吉利收购,工信部长出席签约仪式,吉利收购沃尔沃只出了四分之一的钱,吉利的“收购计划”底气在于政策支持民族企业整合海外资源。

笔者认识的一位做风险投资的老板,在做风险投资前,做的是纺织行业,曾经垄断过中国输送欧洲的纺织品市场。后来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失势,企业破产。但是很快这位老板又东山再起,做起了风险投资,而且做得很好,个人财富很快地重新聚积。

他的特长是对于政府的政策资源掌握地很深,较低成本顺利地拿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他投资的IT方面的公司,是政府产业化示范基地、获得政府每年无偿资金资助。

另外一家搞生物医药的企业一直在艰难地成长中,但获得政府历任领导的关怀,因此营运成本也显著下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我们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政府卓有成效地做着转移支付的工作,政府不断在寻找合适的帮扶对象。作为老板,要精心策划政策资源,通过获得政府帮助来取得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