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第2辑·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现实意义

中国自然不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敌对性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冲突,经济上和政治上的不平等无处不在,宏大的社会转型,群体性事件,劳资关系,这一切都值得我们重读马克思,去探寻马克思阶级理论今天的现实意义。且放下意识形态之争,中国社会目前广泛存在着政治权力寻租,分配领域中贫富差距过分悬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对农民工同工不同酬的身份歧视,以及价格剪刀差造成的对农民劳动价值的剥夺等行为的特殊社会性质。将这些行为归入剥削范畴,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原则。如果不能正视这些社会不公平现象并及时进行改革,那么中国社会就有可能走向两极分化或马克思笔下的阶级对立。我们不妨把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视作从反面对中国社会的警示。

马克思既指出社会冲突的危险所在,也指出了出路所在,也就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具体到中国来说,就是改革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底层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由于我们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情况估计过分严重,使得我们搞了几十年的阶级斗争;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不断开始固化,定型为一种社会结构。因此我们更应追求一种动态的社会平衡,这既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出台全面而深入的社会政策,改善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处境,提供给全体公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防止底层进一步沦落。同时继续培育中间阶层,为社会生产缓和冲突的中间地带。最后还要抑制高收入阶层不断的过度财富积累,通过行之有效的财富再分配手段消解收入差距带来的巨大贫富差距。

(原载《学理论》2012年第2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 参考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 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5] 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 参考陆学艺《中国中产阶级占人口22%至23%》,新华网2009年8月18日。

[7] 同上。

[8] 李强:《倒丁字形社会与“共同富裕”渐行渐远》,《绿叶》2009年第12期。

[9]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